幽深布苏里
2017-01-09陈锶
陈锶
巍巍兴安,茫茫林海,山青水秀的鄂伦春旗有着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素有“林海明珠”之美誉,是修身养性的绝佳去处。正值盛夏,我有幸参加了在鄂伦春旗阿里河镇举办的内蒙古第十九次“三少”民族文学创作笔会。会议当天就跟随作家采风团去了布苏里。布苏里军事文化旅游景区曾是北国军事要塞,为东北最大的综合后勤军事基地,是我国文革时期的历史遗存。
清晨,阿里河的天气微阴、微凉。我们坐在大客车上,心情异常兴奋。即使隔着车窗,仿佛也感受到了山风徐来,嗅到了林间无比清新的空气。大客车一路疾驰,奔向大山深处,车窗两侧奇美的风景平展开来,又向后掠去。远处是连绵的青山,近处是成片的白桦林,二者相衬,仿佛一幅淡墨山水画。白桦身着一袭白衣,伸展开青葱的手臂,微风拂过,浅吟低唱,的确有少女风姿;而她身旁不远处的落叶松笔直挺拔,好似她的如意伴侣。尤其是林间那清澈的小溪水活跃跳动,看在眼里,润在心头。尽管我已是第二次来阿里河,可这山间的风光仍令我留恋不已。
地下油料库
地下油料库是布苏里景区最神秘之处,它分为上下两层,工程浩大,是罕见的巨型地下油库。地下阴冷,若入山洞,必先租棉质军大衣。解说员说这是以前秘密挖掘的军用油料库,始建于六十年代末,二十年后才撤军对外开放,变成军事文化旅游景区。怪不得眼前的工作人员还穿着军绿衬衫,大门两边的标语也保留着文革时期的风格。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门联矗立在庄严的大门两侧,给人誓不可侵犯的震慑。这个与部队有关的军事文化旅游区的确庄严肃穆、井然有序,正是部队该有的氛围。本来报社安排我下连队,为战士们做好书推荐。今天看来,我进入部队的时间提前了。能先触摸一下布苏里,了解一些军事文化,对我来说无异于意外的惊喜。
我们拿到的军大衣肥肥大大,穿在身上几乎要拖地了,走起路来,人没了,仿佛一件军大衣在移动。刚到山洞口,便有一滴水从上面滴下来,落在了我的额头,让我吃了一惊。向洞里望去,虽有几盏照明灯散发着微弱的光,但里面仍幽深黑暗。走进去,一股冷气扑来,幸亏穿了这件军大衣。据说,当年地下油库的焊接工作都是由女兵完成的。因为施工条件恶劣,女性耐力强于男性;且洞内空间狭小,女兵活动更灵活。我不知道她们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只觉得这里寒气逼人、阴冷潮湿,外加工作强度大,对女性身体健康一定是有害的。想到此,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再往里走,看到了很多仪器,有大小油罐和输油管道之类。里面的光线严重不足,却成不了我联想的屏障,我的心早已回到了当年建设者的身旁,感受到了他们誓死捍卫家园的激情。
走出洞口,一股热风迎面扑来,洞里洞外真是冰火两重天啊!上一秒还觉得脊背发凉,下一秒却热得要出汗了。脱去军大衣,我觉得有一种被释放、重回人间的感觉。然而,我精神里的某一部分已经永远地留在了那个山洞里。
窑洞指挥部
窑洞指挥部是当年基地指挥中心,基建初期指战员所居之地。房屋穹顶靠山,内部有火炉、火炕,具有北方取暖特点。其中设有指挥部、弹药库、军工库、物资库、办公室、会议室、通讯室、作战指挥室、官兵宿舍和食堂等,一共有三个窑洞。该建筑风格很像陕北的窑洞,非常朴实、生活化、接地气,可走进去又让我有种回到韶山毛主席故居的感觉。
窑洞指挥部展示着基地建设中使用过的导火索、航天器模型、战士们的手风琴、古老的唱片机和老式发报机。官兵居住的营房里,木床上整齐摆放着军被,屋内还有黄色脸盆、毛巾、军用水壶和自制安全帽,墙上挂着战士们的军用绿书包。作战指挥室里的墙上挂着一张军用地图,桌上有沙盘操演的阵地模型。手捧着军用大白茶缸,坐在会议室内,看着墙上的军用地图和桌上的阵地模型,恍然间让我有种参加作战紧急会议,马上要有敌人来犯,我军将与之开战的错觉。
物理库里有米袋、面袋和麻袋,一应俱全,这应该是个粮仓。通讯室里有专业军绿色的老式发报机,这让我想起那些战争片、谍战剧里发电报密令、传送接收情报的通讯员,耳边已经响起那种“嘀嘀”声。一个小茶几和两张小沙发设在毛主席画像之下,坐在沙发上,眼前一一闪过那些领导人伟岸的身影,也恍惚一点点看清了他们尊严的面容。
当然,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军工库和弹药库。那些摆放在玻璃板后的枪支弹药,如步枪、冲锋枪、手枪让我热血沸腾。一把军用小号,让我想到战场上的小号手。他吹响那支系有红布条的冲锋号,战士们闻声而动,从弹药箱里取出子弹来,装进枪膛,在一轮已被鲜血染红的夕阳下,举枪上阵,发起决死的冲锋。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让我们这代人无比地羡慕与神往。
元帅楼
其实,元帅楼就是一座叶剑英博物馆。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元帅曾两次下榻于此。这里现在仍保存着他用过的办公桌椅、床铺、沙发、笔记本、手表等种种物品。当年金戈铁马、峥嵘岁月,如今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供人们参观瞻仰。孤单的二层小楼,却自有其与众不同的气场。我相信,那些如烟的往事会成为故事,却永远也不会消失;那些应该被记住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北国第一哨
北国第一哨是营级哨所,是全国最高级别哨所。1969年8月21日,沈阳军区为表彰08哨所全体官兵,请来林彪为哨所题辞——“北国第一哨”。
“北国第一哨”门前设有双门岗,双门岗设在大门的两边,有一个镌刻着“北国第一哨”的石碑立在前面。站在门岗里拍照,让我感到似乎自己就是这“北国第一哨”站岗的哨兵,一种光荣感油然而生。
依山傍水、景色颇佳的“北国第一哨”就像一名为祖国边疆站岗放哨的巡防战士一样,阳光明媚,在淡黄色小野花儿的点缀下,伫立在青山里。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细长的小桥,河边有两艘小船,河水清澈,潺潺流过。掩映着它们的是河边随着微风摇曳的青草。
石碑不远处有一辆军绿色的坦克和两辆军绿色的军用卡车。站在坦克边、卡车上,恍然让我有种马上就要驾驶坦克,全速前进,奔赴战场的感觉。
走进去是一个小庭院,有一条小径直通向一座二层小楼。作家们就这样三三两两,结对而行,或留意于这二层小楼的内部,或在门岗处拍照留念,或对那辆坦克感兴趣,或流连在小河边、漫步在小桥上。回过头去,看见鄂伦春族著名作家敖长福先生正在和作家海勒根那聊天,作家们的思想总是要不断地碰撞吧?细想来,自己固然偏爱自然景观,但人文景观也十分吸引我。
幽深难测的布苏里啊,你还有多少故事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解密呢?
责任编辑 五十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