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区河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调查与分析
2017-01-08叶建生赵子明刘美剑韩兴鹏戴建华
■叶建生 袁 圣 赵子明 刘美剑 韩兴鹏 戴建华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是我国享誉全球的淡水养殖蟹类。养殖河蟹经济效益较好,许多养殖户亩均效益达到1万元以上[1-4]。随着近年来养殖规模迅速扩张,养殖病害也越来越多,加之养殖水环境越来越恶劣,养殖户普遍大量使用杀虫、杀藻、杀草、消毒药等,尤其近两年河蟹肝胰腺病变综合征(现无统一名称,俗称“水瘪子”病)在江苏各个河蟹养殖区暴发蔓延,严重影响了河蟹产业的发展。
河蟹属甲壳动物,其肝胰脏承担了消化、免疫、解毒、同化等多种生理功能,患“水瘪子”病河蟹体色发暗无光泽,机体松软有弹性,肝胰腺肿大或萎缩,肌肉组织间和胸腔积水,后期空肠空胃,出水易死亡,病蟹无经济价值[5-8]。目前该病病因和病原尚不明确,研究报道很少,众说纷纭,已成为河蟹养殖中后期爆发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在河蟹第3次蜕壳后即开始发生,江苏省苏北地区尤为严重,其病因比较复杂,基本上能引起河蟹肝胰脏病变的因素都能诱导“水瘪子”病的发生,而且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即使不死亡也会大大降低商品蟹的规格,同时无膘无膏难以上市,给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本文主要对江苏地区的河蟹“水瘪子”病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找出可能的发病原因,指导河蟹养殖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1 调查方式
2016年3月~2016年12月,项目组分别对苏南(60个)、苏中(80个)、苏北(60个)三个地区,共计200个蟹池开展“水瘪子”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系统监控(见表1),采用定点跟踪、电话咨询、问卷调查、采样分析、科技服务等方式,从蟹苗阶段到成蟹阶段进行全程跟踪,针对每个蟹池从养殖模式、投入品、环境因子、水草管理等诸多方面系统开展调查和分析。
表1 调查蟹池分布情况
2 调查结果
通过200个蟹池调查发现,每个蟹池“水瘪子”病的发病程度不一样,70%以上蟹池都不同程度出现“水瘪子”病,发病比较严重的占21%,养殖过程中也有不同程度死亡,其中特别严重的有6个蟹池,死亡率达到80%以上,损失惨重。
2.1 放苗密度
放苗密度较稀的蟹池,“水瘪子”病的发病率低,而放苗密度较高的发病率反而高(见表2)。其中放苗密度为<600只/亩,“水瘪子”病的发病率仅为6%;当放苗1 001~1 500只/亩和1 501~2 000只/亩的蟹池,“水瘪子”病的发病率非常严重,分别为24%和36%,而且死亡率也很高。
表2 放苗密度与“水瘪子”病发病率
2.2 饲料蛋白含量
养殖河蟹投喂饲料蛋白含量越高,“水瘪子”病的发病率越高;投喂动物蛋白含量越多的池塘,“水瘪子”病的发病率越高(见表3)。其中投喂超过40%蛋白的饲料,“水瘪子”病发病率高达48%;投喂33%~39%蛋白的饲料,发病率轻些,发病率降低到26%;有些前期投喂32%蛋白的饲料,发病率最低,仅为4%。另外,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养殖户蟹池前期投喂高蛋白饲料或冰鲜鱼较多,“水瘪子”病发病较重,而投喂少的甚至基本不投喂的,反而发病情况轻一些。
表3 饲料蛋白含量与“水瘪子”病发病率(%)
2.3 水草覆盖率
蟹池水草覆盖率越高,“水瘪子”病的发病率越高;反之越低(见表4)。当蟹池水草覆盖率>60%,“水瘪子”病发病率高达44%;水草覆盖率40%~60%,发病率下降到32%;水草覆盖率30%~39%,发病率仅为23%。
表4 水草覆盖率与“水瘪子”病发病率(%)
2.4 水位调控
蟹池水位越深,“水瘪子”病的发病率越高(见表5)。河蟹养殖水深控制一般“前浅后深”,前期水位调控在生产中存在一定差异,后期基本一致。前期水深在40 cm以下的池塘,基本没有发生“水瘪子”病,发病率仅为4%;而有些养殖户为了控制青苔生长,加深水位,有的蟹池前期水深达到60 cm,这部分蟹池“水瘪子”病的发病率高达26%。
表5 河蟹养殖前期不同水位与“水瘪子”病发病率
2.5 酸碱度(pH值)调控
“水瘪子”病的形成跟蟹池水体的pH值关系密切。水体pH值越高,“水瘪子”病的发病率越高(见表6)。当pH值过高(>9.5),“水瘪子”病的发病率高达56%;当pH值8.5~9.5,“水瘪子”病的发病率为35%;当pH值7.5~8.5,“水瘪子”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仅为23%。
2.6 溶解氧(DO)调控
增氧效率影响“水瘪子”病的发病率(见表7)。既不采用机械增氧,也不使用生物制剂的蟹池“水瘪子”病的发病率最高,为46%;经常使用生物制剂或机械增氧,发病率分别为32%和24%;使用机械增氧,并且经常使用生物制剂改良底质和水质,大大增加了水体DO含量,“水瘪子”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为8%。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对于未采用任何增氧措施的蟹池,面积>10亩的大蟹池“水瘪子”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5亩以下小蟹池,说明增氧条件差的蟹池,增大养殖面积会有效改善水体DO状况,降低“水瘪子”病的发病率。
表6 不同水体pH值与“水瘪子”病发病率
表7 不同增氧方式与“水瘪子”病发病率
3 讨论分析
3.1 “水瘪子”病与苗种的关系
河蟹苗种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水瘪子”病的发病率。调查结果分析显示:苗种差的蟹池,普遍发病率较高,而且河蟹摄食、蜕壳、生长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养殖户购苗时,由于天气温度较低,为了提高苗种捕获率,常采用刺激性药物,导致苗种活力较差,这是后期易发生“水瘪子”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部分养殖户认为既使购买的是用刺激性药物诱捕的苗种,虽蟹苗质量不高,但只要养殖技术到位,“水瘪子”病的发病率是能够得到控制。其实不然,在跟踪调查中发现,这部分养殖户蟹池“水瘪子”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
因此,最好到蟹苗池塘了解具体情况后再决定购买,或者和长期合作的信誉较好的蟹苗场合作;在蟹苗池塘选苗时,要仔细分辨,争取购得健康、活力强的好苗,提高养殖成功率。
3.2 “水瘪子”病与养殖环境的关系
3.2.1 杀虫剂过量使用
养殖初期,蟹池经常出现浮游动物爆发的现象,养殖户经常使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杀灭水体中枝角类浮游动物。这些药物的过量或经常使用会破坏养殖水体环境,导致亚硝酸盐和氨氮超标,影响水草生长和河蟹体质。这些杀虫药毒性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河蟹慢性中毒,损伤河蟹的内部组织器官,这是“水瘪子”病发生的诱因之一。
3.2.2 蟹池pH值偏高
在养殖中期蟹池水草控制不好,导致水草生长过密,强烈的光合作用消耗CO2,导致蟹池水体pH值急剧升高,最高可达10.21[9];还有水体环境调控不好,高温期间出现蓝藻爆发,也会引发养殖水体pH过高,有的池塘达到9.5甚至更高。一旦养殖水体pH过高,会影响河蟹摄食和蜕壳等,增加河蟹的胁迫反应,从而加重了“水瘪子”病的发病程度。
3.2.3 蟹池DO偏低
由于一系列原因,造成蟹池DO偏低,如果河蟹长期处于低DO水环境中,会影响河蟹摄食,严重时甚至不摄食,消耗自身营养,抗病力差,容易发生“水瘪子”病[10]。在DO调控上,要使用机械增氧,定期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体环境,保持DO始终达到5 mg/l以上。
3.2.4 蟹池底质环境差
随着养殖的进行,蟹池淤泥逐渐增多,底质环境极其恶劣,一旦出现梅雨季节等恶劣天气,导致蟹池底部有机质上翻,引起水体浑浊,透明度降低,水草挂脏和活力下降,严重时水草根部发黑,草叶萎缩,进一步恶化蟹池底质,导致河蟹摄食下降和肝脏等内部器官损伤,易引起“水瘪子”病。
3.2.5 蟹池水位与“水瘪子”病的关系
养殖前期水位在40 cm以下,水体接受的光照多,光照越强,“水瘪子”病的发病率越低。在调查中很多养殖户反映这种情况下“水瘪子”病的发病率低。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养殖前期为了控制青苔生长和水草长势刻意提升水位的池塘,“水瘪子”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因此,前期养殖水位控制在40 cm以内。
3.3 “水瘪子”病与养殖管理的关系
3.3.1 使用低质量饲料
一些养殖户贪图便宜使用一些低劣饲料,一方面饲料营养不足,导致河蟹营养不良;另一方面饲料消化不好,甚至形成体内毒素,长时间投喂会造成河蟹生长缓慢,严重时养殖中期就出现零星死亡,导致后期“水瘪子”病易爆发。另外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产量,全程用冰鲜鱼投喂,不会营养搭配,长时间摄食高蛋白饲料,河蟹肝脏代谢能力受到影响,也是后期“水瘪子”病发生原因之一。
因此,在饲料投喂上,要使用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长期投喂低质饲料,不仅影响河蟹的生长,而且会加重河蟹肝脏负担,易引发“水瘪子”病;全程采用冰鲜鱼投喂的,要善于营养搭配,补充投喂玉米、南瓜等粗粮,做到“荤素搭配”,提高河蟹的抗病力。
3.3.2 滥用消毒剂等药物
养殖户经常在蟹池中发现河蟹零星死亡,误以为要消毒,就疯狂使用一些消毒剂产品进行全池消毒,药物使用过量或多次使用,也会造成河蟹肝脏受到损伤,成为“水瘪子”病爆发原因之一。有些养殖户越来越依靠使用药物来控制蟹池出现问题,药品用得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增加了“水瘪子”病的发病几率。
因此,在药品选择和使用上,消毒剂、杀虫剂、重金属类等刺激性强的药品要慎用或少用,过量或多次使用会加重肝脏负担或肝脏损伤,蟹池易发生“水瘪子”病。要经常使用一些活菌制剂和环境改良制剂,调控养殖环境。
4 小结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河蟹“水瘪子”病已经成为困扰河蟹养殖户的主要难题之一。尤其近两年的发病情况愈发严重,发病率和发病死亡率也越来越高,发病区域不断扩大,流行区域已经覆盖江苏省,以苏北地区稍重,并且已经蔓延到安徽、湖北等省份。目前关于河蟹“水瘪子”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尚未明确,在养殖生产中,宜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从苗种、营养、环境等方面着手,通过选择优质蟹苗、加强环境调控、使用优质饲料、提高河蟹机体抗病能力等措施,尽量减少由于发病而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