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现代农业发展对接机制研究

2017-01-07吴石磊王学真

求是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机制

吴石磊 王学真

摘 要:现代农业资金短缺问题仅仅靠国家财政、信贷等传统融资渠道不能有效解决,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厘清现代农业发展和吸引创业投资的机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后,明确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现代农业的互补性、互惠性,为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最后,结合我国现代农业的特点及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完善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行机制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现代农业;机制

作者简介:吴石磊,女,经济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师,从事产业创新与管理研究;王学真,男,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现代农业创业投资的梭形投融资机制构建及支持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4CJY048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6)06-0067-07

引 言

资金短缺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Schultz(1964)指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投资。[1]Dixit(1970)指出农业资本与农业劳动力有一个恰当的匹配比率,才能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最大化。[2]李祥云等(2010)考察我国财政支农规模、结构及存在的问题。[3]吕德宏等(2013)指出我国农业资金投入渠道主要有财政支农、农业信贷、外商直接投资和农户,各自对农业的影响效果不同。[4]对农业资金短缺问题的解决可以靠国家财政进行公共投资,也可以依靠农民自身通过贷款、民间借贷等融资渠道进行私人投资。

关于农业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关系,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政策层面均引起激烈争论。特别地,许多学者以印度为研究对象,原因在于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印度农业资本形成呈现出停滞或下降态势(Gulati & Bathla,2001)[5]。一些学者认为,农业部门公共资本形成下降不只表现为自身数量下降,也会引起私人资本形成下降,进而,农业整体资本形成下降。这是因为农业公共与私人资本形成存在互补性(Rath,1989)[6]。这意味着,农业公共资本形成下降将会给农业发展带来较大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提出相反的意见。如Mishra和 Chand(1995)在前期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两者的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互补关系不成立。[7]Chand等(2004)以私人部门、公共部门资本形成和农业GDP作为自变量估计联立方程模型,分析资本形成的决定因素以及它们对农业GDP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共投资增加必然引起私人投资增加,但私人投资并不跟从公共投资的下降而下降,公共投资下降迫使农民自己通过增加私人投资应对公共投资减少带来的不利影响。[8]

资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仅仅靠国家财政、信贷等传统融资渠道不能有效解决,解决这一问题要有新的思路,即将创业投资引向现代农业。有关现代农业投资和创业投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家也出台了一些鼓励现代农业投资和创业投资的政策,但创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领域,研究农业创业投资的不多,相关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比如对创业投资进入现代农业后其逐利性本质而形成的现代农业外部性作用弱化、市场与政府的角色定位等现实问题缺少专门研究。

农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其又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由此,农业发展既需要政府干预,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本文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探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对接机制,可以从根本上解释与解决农业资金投入不足与社会资本闲置之间的矛盾。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为公共投资可以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监管作用,又可以通过“资金放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农业,发挥市场“无形的手”的资源配置效应。从而,为引导创业投资投向现代农业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有效解决现代农业的资金短缺问题。进一步地,结合我国现代农业的特点及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现代农业发展和吸引创业投资的机制

(一)资源节约效应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征是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发展农业是人类生存、社会稳定的第一要务。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大量的物质资源消耗,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现象较为严重。自然资源的无偿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使自然资源总量、人均资源下降,造成农业资源短缺的矛盾。

土地资源,据国际统计年鉴整理计算,从总量来看,我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居世界第四位。但我国耕地资源的数量在逐年减少。1990年耕地面积为12368万公顷,2012年下降到10652万公顷,22年间减少了1716万公顷。在现有的耕地中,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土地沙化面积在逐步扩大。我国是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我国农垦历史悠久,质量好的土地资源绝大多数已被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中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潜力较小,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从人均来看,201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0.20公顷,而我国仅为0.08公顷,我国以占世界7.15%的土地面积养活了世界近19.05%的人口。水资源方面,2011年中国人均可再生淡水资源2093立方米,仅占世界的34.18%。

资源的刚性约束要求我国农业发展应转变发展方式。现代农业的从传统技术与劳动型向现代农业技术与知识型转变,从资源消耗与污染环境的增长方式向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等目标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农业投资收益率提高效应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容纳人口较多,1952年容纳总就业人口的83.5%。农业生产呈现出“小农化”的特征,处于较为分散化的状态。随着农业市场化的发展,农产品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体化、全球化程度加强,消费者为主导,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小农生产的低质量、低加工程度农产品难以满足国内外农业市场需求,面临着较大的价格风险以及“小农户”与“大市场”无法对接的矛盾。据国际统计年鉴统计分析,2012年中国农产品逆差为906.48亿美元。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允许土地有条件地流转、入股、抵押贷款,释放土地红利,城镇化深入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农业人口大幅减少,农业土地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到2014年,农业容纳总就业人口的29.5%。此外,现代农业实行一体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拉长价值链,覆盖初级产品生产、加工、包装、检测、储运、营销服务等诸多环节,增加价值增值。这样,现代农业发展通过以规模经营为特征的横向拓展和以拉长产业链条为特征的纵向延伸,化解了传统农业长期以来存在的规模小、产品散、品质低等问题,降低了小农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资本收益率提高,吸引大型资本进入。

(三)需求保障效应

农产品的基本功能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和前提,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较低,具有抗周期性强的特点。世界人口数量的绝对增加,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迅速增加对农产品形成刚性需求。据世界银行发展数据库统计,世界总人口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1962—2013年间年均人口增长率达1.63%。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显示,世界直接食用粮食消费呈现出逐年增加的特点,增长率始终为正。到2015年,食物消费达111287万吨。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使农业发展面临较大市场。加上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业人口非农化加快,农产品逐步由自给自足向商品化转变。特别地,无论经济处于繁荣期还是衰退期,人们都要面临吃饭、穿衣问题,农产品需求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

特别地,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近年来不断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层次、需求种类有所改变,越来越注重健康食品,所以与安全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相关的农业生产、销售等领域成为关注热点,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际国内对于环境、能源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越来越重视。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且石油价格呈现出动荡起伏、不断上涨的特点,这引发了能源安全问题的讨论。其中一项应对能源安全的措施就是发展作为汽油、柴油等能源替代品的生物燃料。发展生物燃料不但能增强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而且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生物燃料是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又称之为“生物油田”,主要包括燃料乙醇和燃料柴油。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粮食呈现出多功能性的特点,除了满足人们的饱腹需求之外,还是生产生物燃料的重要原材料。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为玉米、高粱、木薯等,燃料柴油的主要原料为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在燃料乙醇提炼中,在美国,97%来自于玉米,在欧洲,70%来自于小麦;在生物柴油提炼中,在美国,82%来源于大豆,在欧洲,主要从植物油中提取,占比为70%,从大豆中提取柴油占比为12%。也就是说,粮食被作为生物燃料的主要投入要素,生物燃料的发展要消耗大量的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生物燃料作为石油等工业燃料的替代指标呈现出不断发展态势,因此,工业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四)农业的多功能效应

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大,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农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降低,农业在GDP中的份额大幅度下降。这时,人们开始注重农业的非经济功能,即农业多功能作用的发挥。多功能农业自产生以来就得到国内外学者与决策者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最初在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其含义为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后来在WTO谈判中,又包括生态环境、结构调整、农村发展、减轻贫困等议题。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具有生产食物和植物纤维等农产品这一主要和传统的认知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非商品生产功能,主要包括农业非商品产出的保护和改善环境、形成农业景观、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农村活力和地区平衡发展、确保粮食和食品安全、农村失业保障、替代社会福利保障、经济缓冲、消除贫困和确保农民生计、保留农村文化遗产等。农业的多功能性具有以下特征:(1)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立体高效型农业等。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再是农业增加产量的主要手段,农业更倾向于生产人们的现代消费品、工业投入品、出口创汇的农产品以及在单位土地资源上加强空间、时间的多层次利用,进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活动。(2)为农业生产提供直接服务的各种经济活动,如农资供应,农业基建,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运输,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等,在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3)满足国内外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型产业,如都市农业、假日农业等,在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4)农业与其他产品部门、技术的结合空前紧密,如将农业与旅游融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与高端技术和装备结合形成的设施农业,与生物医药技术结合的分子农业、太空农业、海洋农业等新兴领域,充分挖掘农产品的医药、保健、工业原料等价值。农业作为一个社会事业部门的属性日益明显。

就中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而言,1952年,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50.5%,到2014年下降到9.2%。由此,应充分发挥农业的非商品产出和非市场多功能性,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变农业所处的不利地位,吸引资本投向农业。

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

农业具有的弱质性,使得外部资金对现代农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外部投资的来源有两部分: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

创业投资是投资者以集合投资方式设立基金,委托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向不成熟的、具有高成长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项目)提供股权资本,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待企业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获得资本增值的一种特殊投融资方式。创投引导基金由政府设立并按市场化模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主要通过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现代农业创业投资是将创业投资投向现代农业,为现代农业提供资本和增值服务的投融资方式。现代农业创投引导基金是政府牵头的引导、鼓励创业投资投向现代农业的投融资方式。现代农业创投引导基金是对农业投资的创新,是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的融合。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表现在:

(一)资金放大效应

农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主要满足人们衣食等物质需求。中国农业生产相对分散,农产品市场议价能力普遍不强,终端农产品价格波动会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且对农产品的需求易受季节影响,农业生产面临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农业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产品,对气候、天气等自然环境依赖性比较大,易受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产品市场波动剧烈,且农业生产要遵循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农产品、农业项目通常建设和生产周期较长。农业生产存在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相对来说,农业投资风险较高。由此,不同于工业,农业具有天生的“弱质性”,是弱质产业。加上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如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关联与融合效应,提供草原、森林、绿洲、湖泊、耕地等无偿的景观,净化空气、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的生态保护,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较强的正外部性。这些功能是农业生产的外部效应,难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得价值补偿,属于市场失灵的部分,会导致供给不足,由此需要政府“有形的手”弥补市场“无形的手”的市场失灵。

此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整个国民经济有了大量的剩余和积累,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从而农业投资的来源和领域有了较大的拓展。

由此,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政府支持,现代农业投资需要政府投资的整体性、权威性和引导性,政府有限的资金作为“种子”,集聚社会资源,发挥其引导多元投入、对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放大投向现代农业的资金。此外,政府在投资之后,也能获得利润,实现保本增值,滚动发展,减轻财政压力。

(二)资源配置效应

农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既可以作为最终产品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也可以作为中间产品为非农产业发展提供原料。农业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商品价值。由此,农业要想获得持续、长远发展须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通过政府资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这和政府补贴等政府农业直接投资有明显区别。政府直接补贴等政府农业直接投资,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可能导致农业增产不增收、滋生农业发展依靠补贴不求进取的惰性以及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政府引导基金是将创业投资引入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对现代农业的最重要影响是实现市场化运作,引入竞争机制,激活农业发展活力。

创业投资是新形势下的一种特殊的投融资机制,在它的运行过程中主要实现三大功能,不仅向创业企业、创业项目提供资金的融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而且有协助创业企业、创业项目成长的技术支持、管理协作功能,帮助农业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和品牌战略,并能够推动优秀企业、优秀项目快速成长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示范的择优示范功能,从而加快了创业企业、创业项目的成长速度,激发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提高农业竞争力。

(三)评价监管效应

政府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单靠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在“外部性、公共物品、公共资源、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下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单靠政府调节资源配置,存在配置效率低等政府失灵问题。

创业投资活动对经济社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科技创新,产生了创新技术外溢;二是加快产业形成,从而带动更多的经济产出;三是通过扶持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就业。但在市场机制下,民间创业投资机构的逐利行为和分散运作会导致市场失灵,出现资本倾向于投向养殖等利润率比较大的部门,一些投资者也可能将农地转用作非农用途、将粮食用地转作非粮作物用地,或一些资本存在套取国家的粮食补贴、农业补贴行为。这些特点导致创业投资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对接矛盾,造成创业投资农业投向不足及投资扭曲,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克服创业投资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农业投向不足以及扭曲市场失灵问题,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来弥补市场这一“无形的手”的市场失灵。由此,需要政府加强对资本租赁农地的评价和监管。现代农业创投引导基金中政府的介入有利于充分发挥其评价监管职能。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仅仅靠国家财政、信贷等传统融资渠道不能有效解决,创业投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具有委托代理关系较复杂、主体各方利益差异较大、参与主体素质较低等特点,为促进创业投资投向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更好地利用创业投资,需要政策支持,应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的支持政策。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有效地解决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通过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政府资金的资金放大、评价监管效应地,有利于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发挥引导基金中社会资金的资源配置效应,有利于激发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由此,为促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向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充分利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应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对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吸引力以及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具体建议如下:

(一)顺利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增强农业吸引力

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吸引力,其中重要一环就是顺利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应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发展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保障城市的协调发展;提高相关政府部门的行政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行与户籍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建立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人口相同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差异化政策,引导不同阶层的农业人口向不同级别的城镇转移;建立农业转移家庭瞄准援助制度,解决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融入问题;建立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搞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全方位服务;大力发展和优化第三方培训,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功能,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贴心服务;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所有权制度,顺利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培育和发展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为农业转移人口土地转让等收益的估价、交易提供优质服务。其中,农村“三权”利益对农民进城落户影响很大。如何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利益,探索农村事务管理权和农村财产经营权相分离的方式,打破农村行政权对财产经营权的垄断,让市民化的农民拿着集体股份,安心生活工作在城市,更好地服务于城市,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1. 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产业基金发展

国家出台了一些鼓励现代农业投资和创业投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但创业投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领域,专门针对农业的创业投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较少。2012年12月,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正式成立,是我国第一支国家级农业产业基金,首期规模40亿元。到2014年1月,仅完成对9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投资,金额为14.17亿元。可见,我国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数量较少,规模较小,有待进一步发展。

2. 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行机制

(1)提高农业创业投资参与者积极性

一方面,和其他经济产业相比,农业经济具有自己的特点,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且产品生产周期较长,面临的风险较大。另一方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而社会资本具有“逐利性”的本质,由此,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农业,激励问题更加重要。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部门较多,应从税收、土地、金融、财政等各方面加大对农业创业投资参与者的优惠和扶持力度,提高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积极性。

(2)完善考核督促督导机制

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政府+社会”的投融资运行模式。基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即现代农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这就要求政府参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杠杆、引导功能,“放大资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资本的“逐利性”本质,需要政府发挥考核督促督导功能。加大督导调度工作力度,全力排解各项工作推进中的制约因素,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完善督查考核体系,确保基金的农业流向、社会收益;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要研究分析考核结果,如政府放大资金的规模、政府基金退出的收益、投资企业发展成功的比例,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3)明确管理机构职责

随着《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我国引导基金的管理模式基本采取委托社会机构管理的方式,引导基金作为委托人,社会机构作为代理人,两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寻租行为的发生。[9]但是,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可能由于利益不一致、风险态度不同等原因产生委托代理问题。解决代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存在不确定性和不完全监督的条件下,如何构造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有效的契约关系,即激励和约束问题。引导基金的重大事项决策权不归社会管理机构,但应对其提供合理的投资收益分成,从而吸引较优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才,对于投资农业领域项目,其分成的比例更高。由此,通过建立有效的契约关系,使社会管理机构愿意而且能够运营好农业引导基金,更好地发挥好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Schultz.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4.

[2] A. Dixit. “Growth patterns in a dual economy”, in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70, (2).

[3] 李祥云、陈建伟:《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结构与绩效评估》,载《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8期.

[4] 吕德宏、闫文收、杨希:《农业资金投入渠道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差异性及协作性研究》,载《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6期.

[5] A. Gulati, S. Bathla. “Capital Formation in Indian Agriculture:Revisiting the Debate”, 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2001, (2).

[6] N. Rath. “Agricultural Growth and Investment in India”, in Journal of Indian Schoo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9, (1).

[7] S. N. Mishra, R. Chand. “Public and Private Capital Formation in Indian Agriculture:Comments on the Complementarity Hypothesis and Others”, 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1995, (25).

[8] R. Chand,P. Kumar.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Formation and Agriculture Growth:Some New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2004, (52).

[9] 李春艳、徐喆:《引导基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研究》,载《求是学刊》2014年第1期.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lack of capital in modern agriculture can not be solved only by traditional channel such as national finance and credit, and fund to guide starting a busines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his article classifies the mechanism between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ttracting investment, and mechanism between of the latter to promote the former to define the mutual beneficial relation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fund. Based on thi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modern agricultur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fund, this article proposes relative policy sugges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perfection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fund.

Key words: fund to guide starting a business, modern agriculture, mechanism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机制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赚钱的新模式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