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7-01-07李为龙
李为龙
【摘要】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学生们生活中学习数学的开始,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可以说它是小学数学体系的支架,只有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概念后,才能开始数学思维,因此,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要根据不同的概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概念引入;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的数学概念大致可分为三种:定义型、描述型和感知型. 所谓定义型,就是教材中对概念给出了确切的定义,如整除、约数、分数等. 而描述型概念则没有严格的定义,教材只是用语言叙述了概念的基本特征,如直线等. 感知型概念既没有给出定义,也没有语言表达,只是给一个图说这是什么,如圆,教材上只是画了一个圆,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圆. 就是小学现阶段一至六年级数学教材中也没有给圆下过一个完整的定义. 尽管如此,概念教学必不可少,那么如何才能搞好这些概念的教学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归纳总结,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要根据不同的概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策略
(一)引入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的引入,一般为三类,即直观引入、计算引入和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
首先,直观引入. 所谓直观引入,就是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提出问题,引入概念;或者通过教具、模型等的演示及学生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抽象引入概念.
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可让学生拿几个不同直径的圆,在直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从而发现圆虽然有大小,但其周长总是比直径的3倍多一点,此时,教师即可说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是个固定的数,这个固定的数就是“圆周率”.
而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学生司空见惯的,如三角形随处可见. 所以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即可问学生在什么地方见过三角形,而这些地方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不做成四边形呢?然后让学生就具体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模具体验一下,从而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 如此,利用学生熟知的事例,获得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引入概念,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
其次,计算引入. 有些概念是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带出来的,这样就可以从计算中引入概念. 如在教学“倒数”这个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计算下面的试题:1 × 1,■ × 3,33 × ■,■ × ■,计算后让学生观察乘积是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说明: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作互为倒数. 类似的概念还有:比例、循环小数、约分、通分、最简分数等,都可以从计算引入概念.
再次,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 有些概念与学生原有的概念是密切联系的,可以从学生已有的概念基础上加以引申,得出新概念. 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学习了新知,还能精讲多练.
如在“整除”的基础上建立了“约数”“倍数”,由“约数”可引出“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由“倍数”可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在几何教学中,可由长方形面积引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二)形成概念
有些概念必须让学生实际去操作体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比较,抽象综合概括后形成.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将圆形纸片进行若干次对折,让学生观察后得出所有折痕都经过一点,这就是圆心,从而得出所有直径都经过圆心. 然后让学生量一量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得出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的结论.
这些概念都是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后得到的,因此,学生对其一定记忆深刻,理解深刻. 另外,通过以上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巩固概念
概念的巩固,需要不断地练习. 在建立新的概念后,要经常练习,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为了使概念在学生头脑中清晰、完整,可进行及时对比、判断、改错等练习.
如在完成“分数乘法的意义”教学后,可让学生说说2 × ■,■ × 5,■ × ■等的意义;而在教学“整除”后,则要将整除和除尽进行对比练习,使学生区别整除与除尽的概念.
(四)发展概念
小学数学知识是分段编排,小学生的心理、智力也是逐步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现行教材的编排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这也符合发展的观点,小学数学中的很多概念也是分段安排的. 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来进行,不能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一次性把概念“讲死”,从而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提高. 同时,也不能过早地抽象,超越学生的能力,要有计划地发展概念的含义,按阶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要使前一阶段的教学为后一阶段的概念发展服务.
总之,概念教学的各阶段不能硬性将其分开,引入后要抓紧形成,形成后要及时巩固,在巩固的过程中要加深理解,同时又要为概念的发展做好准备.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概念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