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学生看言情小说以后
2017-01-07于颖泓
于颖泓
去年十月份,一位老师休产假,学校让我接手代理班主任。一天在这个班上语文课,我正在黑板上板书,回转身来却发现王娟正把头低在课桌下面定神看书,待我走到她身边时,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书胡乱地塞到了课桌抽屉深处;再看她的同桌季慧,也是整个身体呈弧状,无比谨慎却又是那么有味地看着什么课外书。
放学后,我把王娟请到了办公室:“老师发现你最近特别喜欢看书,能告诉我看的是些什么书吗?我也好向班里的同学推荐推荐!”聪明的王娟有点支吾地说:“老师,不是我一个人在看,班里很多人都喜欢看。”“是吗?都有哪些同学在看呀?”“张颖,李彤,吴海岑……”她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名字,全是女生。“这么多同学看!那这些书肯定很好看了,是什么书有这么大的魔力呀?”
一阵沉默。“怎么了?是说不出来,还是?”我追问。她还是不语。“那这样吧,既然你说不上来,能不能把你现在看的书借老师看一下?”她有些惊愕,嗫嚅着:“其实……也没什么啦,好像就是言情小说啦。”此话一出,她的脸骤然间红了。“我以前也看过言情小说,蛮喜欢看的” 。听我这么一说,她的双眼透露着惊讶,还略带些狐疑。我进一步肯定:“真看过,琼瑶的,看了很多呢。可这些书太老了,你们是不知道了。”她开始正视着我,脸上隐隐有了些喜悦。“你们现在看的言情小说什么样,我还真不知道,你借我看一下,可以吗?”犹豫了一会儿,她点头说好,回教室去拿书了。
看着王娟拿给我的书,挺厚的,我简单地浏览了一下,在我看来,文笔远赶不上琼瑶、岑凯伦等那些早期的言情小说,部分情节,也确实够不上健康的标准,但为了增强吸引力,里面的“奇幻思想”却大大赶上了新潮流,迎合了现在的孩子们追新求异的心理。
第二天早上,我不动声色地忙着自己的事情,一上午没找王娟。午休时分,她自己按捺不住找来了:“老师,那书可以还我了吗?我是问别人借的。”“书,当然要还你。不过我要告诉你,言情小说内容有健康不健康之分,好的言情小说文笔流畅,情感纯洁,爱情高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一部分;内容不健康的言情小说,语言晦涩,内容粗制滥糙,故事情节都差不多,就满足好奇心而言,看个三两本就行了,用不着多看的。你们这个年龄,甄别能力比较弱,能不接触尽量不接触。如果要看,必须在不影响学习和休息的前提之下,完成了作业,才能看。如果你能答应我做到这些,我可以把书还给你。”她使劲地点头。“你既然答应了,我们做个约定,怎么样?”“什么约定?”“老师怕你时间长了经不住言情小说的诱惑,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这一类的书只能在最近的一两周时间内看,以后的时间就不允许再看了。”她愉快地答应了这个约定,“但老师还得叮咛你两句,过了这个时间段,一旦发现你违反诺言,我就会毫不留情地看到一本没收一本,可以吗?”“明白,可以!”她拿着我还给她的书,小鸟一般“飞”出了办公室。
针对班里多数同学爱看言情小说的情况,我这个“临时老班”不能再熟视无睹了,得治一治了。怎么治?一味地堵,看来是不行的,得想想办法了。何不与全班学生来个约定,同时在班级里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引导他们远离不健康的言情小说呢?我在心里琢磨着。
周五的班会课上,我把男同学都“赶”到操场上去活动了,女同学则全留在了教室里。我开门见山讲了这件事,肯定了她们看书的积极性,但告诉她们书籍有好坏之分,内容健康的书籍会促使人进步,内容不健康的书籍会使人颓废,言情小说也是一样,看书要学会筛选与鉴别,不能什么书都拿来看。同时,我还把昨天给王娟的“优惠政策”,一视同仁地给予了全体女生。告诉她们:老师真诚地希望大家一定要有自制力,只是把看这些书当作是一种消遣,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而已,看过之后,一笑了之,不要让它成为自己的“绊脚石”,成为家长与老师的忧虑与苦恼。
接下来的日子,我一直在暗中关注这件事。事态的发展比我预想的要好,有一部分学生还在看这些书,并互相传阅,但参与人数渐渐减少。而且,这些学生也基本都能遵守“君子协定”——不影响学习,不影响休息,在闲暇时才看。在这期间,我在班级里建起了图书角,并将自己的一部分藏书摆了出来。在我的影响下,班级的图书渐渐多起来了。我又给孩子们列出了初一至初三需要阅读的书目,并开展了“相约星期三”班级读书沙龙活动,“手抄报竞赛”“师生同读一本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初中生能不能读言情小说”等都是读书沙龙的话题。随着阅读活动的深入,学生们阅读品位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增加了。 “相约星期三”班级读书沙龙活动还获得学校的“班级创新进步奖”,并在全校推广类似教育活动。
面对处于青春早期的学生心理,对待看“言情小说”这一现象,我们应该顺势引导,“疏”远比“堵”来得更有效果、更有意义。教师需要沉浸到学生的心灵世界去,了解他们在看什么、想什么,继而抓住契机,设计教育活动,把要表达的意思蕴含其中,并把信息巧妙传递给学生。这样就可以避免直白灌输和三令五申强制打压给学生带来的抵触和反感。在平等柔和的谈话交流和心心相印的理解沟通中,悄然给学生留下反省的余地,才是我们致力追求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