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就业工作成为水到渠成的事

2017-01-07唐新强

江西教育A 2016年11期
关键词:毕业生服装学院

唐新强

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自2013年以来,服装行业发生变化,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一所大学想办好一个专业是相对容易的,但想把一个专业办成一所大学却是不容易的。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这是一所立足时尚行业以服装教育为主体的高校,以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优良的人才培养质量被服装业界誉为“服装人才库、时尚策源地”。那么,学院的学生就业工作是如何获得社会认可的呢?

一、创新理念、提升认识

“努力打造毕业生幸福人生保障平台”是学院对就业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在这种要求下,全校教职工在学生就业问题上,形成了一些基本理念:

一是把“不当教育致贫的帮凶”当成学校就业工作坚守的底线。学院作为一所民办本科高校,来学校就读的学生,多是弱势群体家庭的孩子,很多家庭是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个孩子读完大学,因此,学校把解决好每一个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当成帮助学生整个家庭的工作来抓。

二是把执行“三不四定”政策当成学院就业工作的标准。面对就业市场的诱惑和压力,学校主动为学生、家长、企业三方考虑,不增加任何一方的负担,坚持做到“三不四定”政策稳定不变。“三不”即一不向毕业生收取就业推荐费,二不向企业收取培养费,三不花家长“行头费”,实现学生在校“零成本”就业。“四定”是:一“定时”,每年11月份为校园招聘月,毕业生不能提前离校,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二“定量”,根据企业规模、信誉度、往届毕业生留存率等因素实行定量供应;三“定岗”,“订单班”的岗位按学院、企业、毕业生三方事先约定岗位对口输送;四“定薪”,学生岗位薪资应来校前确定,薪资是企业所在地中等偏上的水平。

三是把企业当成“亲家”作为学校就业工作追求的境界。学校领导经常讲的一句口头禅就是:要像嫁女儿一样来做好就业工作。从这个角度讲,企业不是学校的用户,企业是学校的亲家,学生的婆家。所以学校不是将毕业生推出校门,而是将学生送到婆家。在企业服务上,学校不仅不收企业的摊位费,企业来校的吃、住、行等相关费用均全部由学校承担。同时,在招聘活动期间,安排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一对一进行专门服务。

二、 主动作为、提高层次

作为一所高校,学院一直坚持用“感恩”的心对待家长和学生,做好就业推荐工作;用“敬畏”的心对待学校举办的教育事业,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正是这种“感恩和敬畏”之心,让学院对待就业工作一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千方百计地去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一是深入挖掘协会资源,不断拓展就业市场新区域。联系一个地方服装协会,就意味着联系上几百家服装企业。为做好就业工作,学院的校领导每年亲自带队走访服装行业协会,通过走访,加强了与地方服装协会的联系,更拓展了毕业生就业市场。

二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不断形成校企合作的新成果。学校在25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通过联系校友,学校每年举办“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每年为在校生提供数千个服装设计、管理、制版等对口岗位。

三是积极借助政府资源,不断提升就业工作的新层次。学院主动作为,积极同服装产业集群地政府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与服装产业集群地福建省石狮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可每年安排400~500名本科学生前往石狮市进行专业学习。同时,利用江西省大力发展服装产业的机会,积极推动省内服装企业与校内各分院工作室对接,帮助企业在合作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近几年,加盟江西本土服装企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2015年,学院与共青城市政府、青山湖区昌东工业园等正式签订校府战略协议,并同全国多个服装产业集群地政府合作,使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四是积极整合行业资源,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路径。学院就业部门的工作,不是单纯的人才推荐,而是成为了教学部门的情报站、参谋部。学院在总结了八年“校企合作订单班”三个一的合作经验上,正积极探索和品牌企业共同举办“大师班” “名企班”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围绕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断整合行业资源,将更多的产业资源变现为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模式从“适应企业需要”到“企业参与培养”,学生就业从“走得了”到“走得好”,进而实现了从“好就业”到“就好业”的根本性转变,使毕业生就业工作变成了一项造福企业、造福学生的育人事业。◆(作者单位:江西服装学院)

猜你喜欢

毕业生服装学院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初等教育学院
让人心碎的服装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学院掠影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最“叛逆”的毕业生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