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法知识的度和量
2017-01-07杨素兰�オ�
杨素兰�オ�
近些年语文提出的“淡化语法”的观点,在减轻老师和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必要的语法知识,如:词性、词类的色彩、短语的结构类型、句子的成分及复句,等等,如果没有进行系统传授,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少方法,形成障碍。这是有悖于“淡化语法”的初衷的,但这又是当今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而近两年扬州语文中考试题加大了对语法知识的考查力度,这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初中语文教学必须传授一些必要的语法知识。
一、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需要
从语法的性质上来看,语法就是词的变化规律和组词造句的规律。也就是说语法规定着人们怎样选词造句,因此扎实的语法知识是有助于学生写作的。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我们看到因为中考对语法知识考查的弱化、语文教师对语法知识教学的虚化而带来的严重后果。例如:学生作文中经常出现一些简单的病句,现摘录如下3个句子:扬州的三月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扬州的城市特色;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从上面3个句子可以看出,如果学生懂得提取句子的主干,就能将第一句浓缩成:三月是地方。显然这样的判断是违背常规的,三月是季节,不是地方。而第二句中“养成”的宾语没有,属于句子成分的残缺,应该在“读名著”后面加上“习惯”。第三句中“歌声”可以萦绕在耳畔,“舞姿”不可以萦绕在耳畔,只能浮现在眼前。
以上3个简单的病句,如果学生掌握了一些必要的语法知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们在批评学生的同时,有没有考虑过学生缺少应有的语法知识的积累呢?
二、帮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需要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分不清主谓宾定状补,不知道单复句,不会利用语法知识对长句进行成分分析,不懂得段落内、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文本阅读难以深入。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艺术形式,又要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不对文中的复杂语句进行分析的话,是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的。如《白杨礼赞》这篇课文的第7段用4个反问句来逐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于这4个反问句字数比较多,粗略一看往往理解不了4句话之间的关系,学生会一筹莫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4个反问句构成一组排比,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表明文章讴歌的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这种结合文本内容的语法教学方式,在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同时,又巧妙地传授了必要的语法知识。
再如,《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个句子:“……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句中“标致”一词是褒义词,本义是指漂亮,如果按这样理解,学生就会很难理解鲁迅所要表达的情感。此时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词义代入的办法,理解和体会这个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标致”是褒义贬用,表露了鲁迅对“中国留学生”生活的愤懑和厌恶之情。所以,语文老师如能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法知识,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准确理解句子和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就会显著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也就能提高。
三、解决学生文言文阅读障碍的需要
初中生在初中阶段要学习53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语言现象,吃透文言文作品的本意,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比如学生了解了《幼时记趣》中的“鞭数十”中的“鞭”这里是名词作动词,须翻译成“用鞭子打”这一知识点以后,在学到《黔之驴》中的“驴不胜怒,蹄之”这句话时,立即明白,“蹄”这里是名词作动词,须翻译成“用蹄子踢”。当学生学到《陋室铭》中的“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时,应讲清这里的“劳”是“使动用法”,应翻译成“使……劳累”。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必先苦其心志”中的“苦”应翻译成“使……受苦”。
再如:“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中的“莲之爱”就是宾语前置,翻译时应该调整语序,译为:“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只有传授给学生宾语前置的语法知识,学生在碰到《晏子使楚》中的“何坐”时才能明白应该是“坐何”,应翻译成“犯了什么罪”。
可见,如果离开了语法知识,即使学生把53篇文言文的翻译背得滚瓜烂熟,也不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传授必要的语法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际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可以净化我们的语言环境。当然,语法教学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我们每个初中语文教师都要在语法教学的“度”和“量”上做出自己的思考和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2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