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组合作方式优化学困生语文思维品质
2017-01-07华东�オ�
华东�オ�
初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经典篇目的篇幅较长,人物众多,主题深刻,创作手法典型,各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的教学建议一般要安排2~3个学时,比如《我的叔叔于勒》。由于莫泊桑的这篇短篇小说时代背景的特殊性、故事情节的戏剧性、人物形象的复杂多变性和小说主题的尖锐的讽刺性,常规的教学建议是要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如果教师把教学时间压缩到1课时,那么对语文基础中上的学生来说,只要预习充分,导学合理,还是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
只是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由于他们的阅读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独立思维能力较低,如何在一课时里,让班级中的这些语文学困生通过优化语文思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这的确是个难度很大的挑战。但是我通过精心的设计,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围绕问题群展开了本课的教学,优化了学困生的语文思维品质,提高了学困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达到了长文短教的效果,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教学任务。下面我就围绕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将该课的教学思路阐述如下:
一、设计主问题激发学困生的积极性
主问题的设计是问题群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堂好课的必备条件。一个好的主问题必须是既能串联起全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又要能激发出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以及探究解读文本的欲望,还要能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而优化学困生语文学习的思维品质,提高学困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我的叔叔于勒》课文的反复阅读和思考,我觉得小说反映的就是一个以菲利普夫妇为代表的法国小市民阶层的“发财梦”。如果教师能抓住一个“梦”字,就可以将莫泊桑小说中的众多人物串联起来,把若瑟夫的一家人从人生舞台的背后牵到台前来。于是,我紧紧扣住这个“梦”字,设计了“梦想是一种坚持,这就是幸福的东西吗?”的主问题。现在的初中生应该是非常熟悉“一带一路”中国梦的,哪怕是学困生也大多知道。
当听到这个关于梦想的主问题时,一下子就激起了他们探究这个主问题的欲望,当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七嘴八舌,跃跃欲试之际,我注意到一些语文学困生似乎有所思却又习惯性的一言不发,充当起沉默的听众来。于是我把好学生和学困生进行了异质分组,按照一个好学生配3个中等生再加2个学困生的组合原则,让全班学生进行自由组合,组成6人合作小组,并且选出了组长,明确了分工。特别强调必须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围绕主问题,深入文本,结合具体情节,展开本课的学习,同时还要求发言时必须由组内的学困生先说,再由好学生补充,从而避免了好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包办代替,变相剥夺学困生发言机会的情况。
当建立了合作学习的组织,明确了合作学习的考核要求后,为了合作小组的荣誉,每一个合作小组中的学困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这个主问题阅读学习中去,学困生思维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激发出来。
二、构建问题群培养学困生思维逻辑性
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有序必须依赖于问题群构建的巧妙而有序,有序的问题群必然是富有逻辑性的,有利于学困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人性的两面性,领略莫泊桑这篇三千多字的经典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我在确立了“梦想是一种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吗?”的主问题后,围绕“梦开始——梦发展——梦高潮——梦破灭”的环节,设计了这样的一组问题群:
这是谁的梦,梦在什么时候开始的?请划出对于勒的称呼,感受菲利普一家的梦的重要意义;发财梦,什么时候醒的?请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感受发财梦破灭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你认为“梦想是一种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吗?请从小说中选择一个人物,小组谈谈感悟。
这个问题群的3组问题的设计是环环紧扣、由浅入深的,它能引导学困生根据“人们对于勒的称呼的变化”,抓住“盼于勒”和“见于勒”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困生自己先阅读课文,独立从课文中寻找并划出对于勒的不同称呼,再通过参加小组讨论交流和合作展示,自然就体悟出菲利普夫妇在“盼于勒”和“见于勒”时的不同情感,并从人物情感的变化中准确把握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对主问题群的3组问题思考并产生各自的见解。通过这个环环紧扣、由浅入深的问题群的合作学习,合作小组中学困生语文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培养。
三、精选课外资源培养学困生的思辩性
学困生阅读课文时经常容易陷入传统阅读思维的陷阱,往往是见风便是风,见雨便是雨,很难透过现象见到本质。教参上对《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常规解读是,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种阶级斗争式的传统思维往往也限制了很多学生的语文思维,尤其是学困生很轻易地就接受这种常规解读的论断,导致语文阅读思维的单一性和片面性。
因此,教者对课外文本资源进行去粗取精的筛选,引导学困生对传统思维进行批判,对小说主题进行多元化解读,就是特别重要的。为此,我精选了课外文本资源的链接内容,安排在问题群第二个环节结束的时候切入,展现链接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学生们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思维的束缚,得出新的属于自己的结论,学困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就初步产生出来了。
在问题群第三个教学环节,我选择链接的文字材料是左拉《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中的两段:“无限的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学困生围绕菲利普夫妇的“法国梦”,根据左拉《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中对莫泊桑小说艺术的高度评价,选择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首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大家合作,互相补充,最后派一位学困生作为小组发言人,在全班交流本组的个性解读。
在问题群学习的前两个环节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传统思维基础上,学困生再次深入文本阅读的相关细节,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他们体会到“发财梦”是具有合理性的,进一步领悟到“发财梦是合乎人性的”“人只有牢牢把握自己的梦想,坚持梦想才有可能是幸福的”。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比较分析链接材料,学困生获得了独特而深刻的阅读感悟,语文的辩证性思维得以培养。
四、合作朗读促进学困生思维深刻
朗读,既是学习小说的基本方法,又是问题群教学的基本方法。学困生尽管在阅读思维品质的某些方面和优秀生相比稍显逊色,但是,他们中的一些同学有一定的朗读水平,并且特别喜欢朗读展示,因为朗读展示往往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对课文的认知感。而通过小组合作,学困生能够抓住小说中关键人物的关键性语句进行反复朗读。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小说的理解,促进学困生语文思维的深刻性,落实问题群教学的目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在不同的阶段指导各个合作小组选取了多种朗读的方式进行展示。如在课文开始的学习环节,学生“说梦”之后,我让学生从不同人物中选择一个进行补白朗读:“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先个人独立的补白朗读,再和小组合作读;有分性别的小组合作朗读,男生组读得迫切,女生组读得委婉,还有男生女生合作读;既有一个小组合作展示,另外的组评点、朗读示范,又有小组挑战赛。小组合作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充分调动起学困生思维的积极性,他们深入地理解了菲利普全家的“发财梦”。这样反复朗读欣赏人物描写的关键语句,使学困生深入的体会到菲利普夫妇和若瑟夫的内心世界及他们的人物性格。
小组合作朗读的学习形式丰富而有效,使学困生语文思维更深刻,对这篇经典短篇小说的写作技巧、小说人物的命运和小说主题有了更准确更深刻的把握,问题群教学高效而扎实。
作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习个体,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学困生,都有在语文的天地中健康成长的需要。但我们注意问题群的构成,巧妙导入,精选链接材料,比较分析,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实现长文短教的高效目标,也可以培养学困生思维的积极性、逻辑性、辩证性和深刻性,更加优化学困生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虹桥二中(22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