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庄:美丽乡村的范本

2017-01-06吕红霞

祝你幸福·知心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园邻里养老院

吕红霞

从济南乘高铁,38分钟就到曲阜东。从曲阜东花4块钱坐城际公交,二十几分钟就到陵城镇。透过车窗朝外看,道路开阔,花木葱茏,许多树种记者不曾见过。也难怪,这里本就是北方重要的苗木产地。

下公交的地方靠近十字路口,有个卖蜂蜜的老大爷,70来岁,记者向前问路:郑家庄怎么走?“你说的是郑庄吧?那个庄现在可好着哩。”老人坐在马扎上的身子微转,手朝右一指,“往那走,两里来地。”

郑庄不大,远看很像苏式园林,街道整齐,黛瓦白墙掩映在花木丛中,恍惚间以为走进了江南小镇。走近了看,才发现院落横成排竖成行,大门也多是朱漆高门,两旁还挂着大红的灯笼,典型的北方民居。

村里的主通道旁有处草棚,远看记者以为是处茶棚,走近了才发现是处石碾。碾盘、碾滚和手柄都已经磨得很光滑。如今,这石碾早已经没人用了,不过是个念想,记录着过去的岁月。

济宁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时,要求村庄的规划设计要注重保留老树、家庙、水井等乡村记忆。这就是乡村记忆吧。

道旁的花丛里竖立着曲阜市妇联制作的宣传牌:“一花一木凝聚真情,一举一动书写文明”。陵城镇妇联副主席付冉告诉记者,这里是曲阜市级巾帼文明示范街之一。

随便推开一户人家的大门,院内干净整洁,屋内窗明几净。说得夸张点,都快赶上售楼处的样板间了。

这是“美丽乡村·清洁庭院”创建的结果。刚开始,有人觉得美丽乡村建设和自己没啥关系,柴草乱堆、垃圾乱倒、牲畜乱跑,妇联挨家挨户上门帮着打扫、整理,规划庭院分区,设计室内摆设。这一来,家家户户大变样。有的村民说:“这一改,屋子都觉得亮堂了。”

为了激励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仅2016年,曲阜市妇联就印发了1万多张宣传画,制定门前三包责任书5000多份,厨房卧室客厅温馨提示2万余个,并和市妇幼保健院联合制作了一批草丛花池宣传牌,真正把宣传发动做到了农户家中。

如今,出门在外的郑庄人若被问及家是哪里的,他们会大声说“郑庄”。逢节假日,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也会邀请同事、朋友到老家转转。

“第六产业”

在别的地方,丈量时间的尺子是田里的农活,在郑庄,是路旁的树绿树黄。

郑庄人早就不单纯以种地为生了。多年前,郑庄的耕地就打包租给了种大棚蔬菜的。现如今,这些地被曲阜银府生态园经营,租金1200元/亩,种植绿化苗木和发展生态旅游。

白天的郑庄很安静,街上几乎见不到人影。人们都忙自己的事儿去了,打工或者做生意。付冉说,“到晚上就热闹了”,因为忙了一天的人们都回来了。

郑庄距曲阜市区只有十几分钟车程,距兖州大约一刻钟,距邹城二十几分钟,到济宁市区半小时也够了。很多在城里上班的人晚上还会回村里住。没有进城的也闲不着,银府生态园的苗木栽培、管理、移植、采摘都需要人手。今年68岁的郭大妈就在银府生态园上班。园区有几个大棚,郭大妈的工作就是管理大棚中的果蔬。每天吃过早饭,郭大妈就骑着电动三轮到园区上班,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四点半也就下班了,比城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自由。

郭大妈的工资是一天40元。郭大妈说,如果不是老伴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也能到园区干活,就能多挣一份了。

别看郭大妈骑电动三轮到园区上班,其实郑庄和银府生态园只隔着一道拱门,就像一座庄院的住房和后花园,整个来看,是园中有村,村中有园。事实上,它们协同发展乡村旅游,是同一处国家AAA级景区。来旅游的人看在园区、住在村里,到村里寻乡愁、在园区扑进大自然,在园区玩够了,临走会带上村民自家产的大煎饼……它们是邻居,是伙伴,是发展共同体。

这样的村庄已不单纯属于农业的领地。传统农村是从事农业生产及农民居住的地方,而郑庄从事的有装饰材料、装修工程等加工制造业,还有休闲旅游、物流配送等服务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组合。有人把这叫做“第六产业”。

相比单一的农业生产,“第六产业”显然更能增加农民收入,也更符合人们的生活需要。郑庄人均耕地1.5亩,今年玉米刚收割时只有7毛多一斤,按一亩地产1400斤算,忙活一年和郭大妈打工一月挣得差不多。

儒学节

郑庄没有一户人家姓郑,多数人家姓董。庄名怎么来的,已经鲜有人知。

这也不是人们要考虑的问题,人们要思考的是,怎么才能在这里生活得更幸福。

有调查发现,许多人觉得,现在生活是比以前好了,看上电视了,打上电话了,七八十岁的老人个个兜里也都装着部手机,可心里却觉得越来越不痛快了,邻里之间见不上面了,说不上话了,人情都变冷了。

怎么让人情热起来?

2016年11月13日,郑庄村村委大院里热闹非凡。邻里乡亲大人小孩围坐在一起,有吃有喝,有说有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办婚宴或者满月酒。其实,这里正在举行“邻里和谐宴”——街坊四邻坐在一起包饺子、话家常,一起庆祝“百姓儒学节”。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村子美,庭院美,更要人文美,“百姓儒学节”就是曲阜市为提高乡村宜居水平和人们的幸福感而专门打造的。“百姓儒学节”期间,全民健身运动会、庄户剧团展演、经典电影放映、邻里百家和谐宴等活动轮番上演,且户户知晓、人人参与,让大伙儿真切感受到富起来之后的幸福活法。

今年是曲阜第三届“百姓儒学节”。“邻里和谐宴”那天,郭大妈没有去上班,她早早地就和老伴儿到了村委大院。到那儿一看,桌凳都摆好了,看来还有比他们到得更早的呐。

调馅、和面、擀皮、包饺子,说着笑呱,拉着家常,平常哪有这种机会啊,就是过年,也是在家各包各的,远没有这般热闹。妇女们包着饺子,平常不大下厨的糙老爷们儿也闲不住,烧火,下饺子,端上桌,一个个也忙活得热火朝天。再看看围坐在一起的老人们,连平常不大出门的,都多加了件棉袄到来了。一口饺子咬进嘴里,脸上就笑开了花,好像那馅儿是用快乐做成的。

郭大妈说,村里每有这样的集体活动她都参加,“别看耽误挣一天钱,这样的喜事可是花钱买不到的。”

居“家”养老

在郑庄,如果你问大伙儿:到现在为止,哪些年的生活最好?答案无一例外地指向“今天”。

今天不仅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心里也“暖和”。孤寡老人老董说。

往前推几年,老董觉得自己的晚年必得在远离村子的幸福院度过,像以前听说过的很多孤寡老人那样,背着铺盖卷住进去,每天按点起床、打饭、看电视、熄灯上床,甚至连吃什么、吃多少,都被人规定。再说,“离开我的这帮老伙计,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不想去受那份罪”,但他想不出更好的选择。

今天,老董住进了村里的互助养老院,想吃什么就做什么,身边还是那些老伙计老朋友,性格脾气也都摸得清,在一块儿说说话拉拉呱打打牌,心里舒坦。

郑庄有89户人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54位,独居、空巢老人30位。2015年,村里投资21万元建成了互助养老院,养老院里宿舍、厨房、餐厅、活动室和洗澡间配备齐全,可集中供养25位老年人。村“两委”的6位成员和一位志愿者轮流值班。

如今,互助养老院里已集中供养5位老年人。一些没有住进来的空巢老人白天也会从菜园子里拔了菜,带到养老院里来,和老伙计老姊妹伙着吃,“比一个人佝偻在家里好哇。”

自从互助养老院建起来,老人们对“养老院”三个字不再那么反感了。村民老董头说:“再过两年我就住进去,不离乡不离土,和在家一样。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互相照应。”年轻人也不再觉得,把父母送进养老院会被笑话。

这就是郑庄,一个美丽的家园,一个现代农村的范本。

郑庄只是济宁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2016年三季度,济宁共打造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7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4个,无数乡村旧貌换了新颜,变了气色,提了精神。济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因此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猜你喜欢

生态园邻里养老院
95后玩出网红养老院
“邻里+”铸就崇川社会治理“小康梦”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邻里图书馆
创建人文生态园
邻里之间
“邻里党建”增强居民幸福感
搭讪
Love Counts More爱心可贵
玩水上步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