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17-01-06王雷
王雷
“学科德育精品课程”比赛的立意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使学生的品格得以同步增长。
本人有幸观看了南通地区比赛第一名——曹建军老师的作品“动能 势能 机械能”,时时被课中的精彩打动,收获良多。感触更多的是:原来初中物理课堂可以如此丰富。
大家都知道,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的主阵地一定是在各学科的课堂。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在常态课堂中,教师的关注点往往只有知识教学,在一些公开课、比赛课中,也大多为德育而德育,生搬硬靠,刻意做作。然而,曹老师的这堂物理课所体现的德育教育,则让人如沐春风。
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角度而言,本课至少有三点过人之处,让人耳目一新,淋漓尽致。
一、与时俱进,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灵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氛围的营造。在本课中,曹老师能放低身份,营造出师生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以其亲切的教态、饱满的激情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以富有悬念的语言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和谐有节奏感的语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受到鼓舞,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还获得了美的享受。在这样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情绪体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并转化成自觉自愿的学习行为。
2.课堂充满尊重。曹老师对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的操作全面放手,让学生充分体验。学生感受着师生的平等,感受着自我的存在,这成了他们“快乐学习”的动力和精神支柱,课堂教学效果得以自然生成。
3.情境的创设。本节课曹老师提供了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和充足的实验器材,创设出学生易学乐学的“物理情境”,以“具体情境”作为学生学习的“路径”,引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心智”。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主探究,原本抽象的“动能、势能”变得具体形象、简单易学,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享受着探究的乐趣。
二、设计巧妙,充分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德育素材
整堂课的设计主线是:情境引入——导引问题——猜想实验——自主探究——知识生成——拓展应用——理性提升。这一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认知规律,在生成物理知识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
1.精彩的开篇。本节课是“能量”篇的起始课,本课以“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视频引入新课,这些震撼人心的壮观场面,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产生了积极的情感。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被教师引导到“能量”上,聚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开篇处理让学生从课堂之始就有了较为明确的学习方向。
2.巧妙的渗透。整节课精心安排了四处与本课内容相关联的德育渗透点。
一是学完“动能”后,学生已了然动能的影响因素。教者话风逆转,采用“辩证”的观点去探讨具有“动能”的物体有时有益、有时有害。曹老师精心安排了“最美司机吴斌最后的驾车处理”,把学生从物理引向对人生的思考,极具震撼力!
二是学完“重力势能”后,在学以致用环节,曹老师精心安排了两个相关事例:奥运冠军“陈若琳”的跳水视频,这是来自家乡南通的骄傲,学生既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现象,也引起了情感的共鸣!
接下来,用所学知识解释“汶川地震”的空中救援,更是在应用物理知识的同时,把学生的思绪引到对“众志成诚”的民族责任感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公民功德心的思考!
三是在完成全部内容的学习之后,结合本课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我为公共安全献策”的讨论。学生群情激昂、思如潮涌,物理知识此刻已活化为对社会责任的承诺,内化为对社会功德的宣誓!
3.完美的尾声。结束全部的学习内容后,曹老师让学生们感受着异样的惊喜——自行研究“发条小汽车”,集游戏、研究、思考、改进措施于一体,把本课推向新的高潮,学生的探索欲、发现欲、求知欲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张扬。曹老师为后续的学习引出了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和思考走出课堂。
曹老师将课堂小结全部交给学生,学生的自然生成可谓无懈可击,有学科知识的总结,有情感升华的感悟,有社会责任感的许诺,更有“忠于职守、努力学习、报效社会”的豪情。
三、突出学科特色,着力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养成
从本课教学全过程不难看出:德育渗透不留痕迹,学科特色充分彰显。把初中物理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落于实处。
1.重视物理研究方法的点拨。对动能、势能的研究过程涉及的物理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教者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总结。这种思维碰撞有效地使学生对物理方法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强化。
2.全面开放实验探究。本课对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探究采用了全面放手、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弹性势能的处理采用教师演示、学生验证的方法,归纳和演绎于一课,既自然又深刻。实验设计充分体现了探究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开放性,学生全员参与,领略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者对探究过程的“指定与开放”进行了艺术处理,学生既有了实验操作的明确指向,又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有好处。
3.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路径。本课中,实验时间充分,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实验的基础上,有多人次向全班进行汇报发言,有两组学生上讲台展示。教师这样处理,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路径。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交换思路,分享思想,碰撞智慧,生成新知。
在本课教学中,曹老师立足物理的学科特色,充分挖掘德育素材,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通过全班讨论引起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碰撞,使整堂课浑然天成,使知识形成、能力生成、品德养成融为一体。对德育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充分发挥了学科教学德育主阵地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