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土建国说诸侯
2017-01-06景志刚
◎ 景志刚
封土建国说诸侯
◎ 景志刚
分封诸侯图
“夫国家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上之人民,而治其所居土地之事。”土地与国家、人民、政权历来密不可分,土地不仅是历史的舞台,也是治国的载体。
封建,本义指封土建国。封土,划分土地疆界;建国,建立诸侯封国。分土而治的思想,不仅贯穿着商周、两汉、魏晋诸朝的衰荣,还深刻影响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与近代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封建社会”概念不同,“封建”一词源于古时的分封制。“封”本义始于“丰”字,甲骨文、金文的字形如“植树于土堆”,乃“疆界”“田界”之意。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王族、贵族和功臣,称之为诸侯;诸侯在自己领地上建立封国和军队,拱卫王畿、保护天子。
分封始于何时,难以准确考证。史载“炎帝世,乃有诸侯……则建侯分土自炎帝始也”,以及黄帝“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可见炎黄二帝时已有雏形。经尧、舜、禹及夏、商两代不断发展,到西周时的分封制已趋于完善。武王、周公、成王时期,“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分封的起源,始于原始的部落传统。氏族时期,因争夺土地、水源、食物而发生的纷争不断。每逢战事结束,胜者论功行赏、分配战利品,起初是渔猎品或农作物,然后是奴隶,后来便是能带来财富的土地以及依附其上的劳动者。到商汤灭桀、武王伐纣,原本不过是部落首领的胜利者,蓦然获得百倍以上的土地和子民,已远远超出自己的治理能力;而以当时的交通、通信条件,也绝无可能建立起高效可靠的中央集权政令体系。分封天下诸侯,既能遵袭古制,又能实施有效管制;既能平衡各方政治势力,还能维持天下共主的地位。封土建国,遂成历史必然。
列土分茅,授土授民
依照分封的理念,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则受命于天子。凡分封诸侯,均要举行隆重的授土授民仪式,以彰显国之大事。
天子建政时,在王都内建立祭祀土地的社坛,称为大社(后称太社)。大社由五种颜色的土筑成,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黑土,中黄土,取“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每当分封诸侯,便按其封地所在东南西北方位,凿取对应颜色的土块,代表受封的土地;再覆盖以中央的黄土,象征天子居中治及四方;最后用白茅包裹,交与诸侯,作为分封的信物,称之为“列(裂)土分茅”。受封诸侯将这天子所赐的土块带回封地,建立自己的社坛,称为国社。至此,整个授土授民的过程全部完成。
以五色土分封诸侯的礼仪,到汉代仍然可见。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刘彻封皇子刘闳为齐王,封地于东方,特派御史大夫张汤授予太社中的青土一块,到所封之地建青土之社;封皇子刘旦为燕王,封地于北方,授玄(黑)土,建玄土之社;封皇子刘胥为广陵王,封地于南方,授赤土,建赤土之社。
天子授土尽管只是一种象征,但在注重礼仪和宗法的古代,这小小的土块无疑是诸侯合法性的来源。据史载,晋公子重耳被迫流亡时,经过卫国五鹿,饥饿难当,向田间劳作的农夫乞食,农夫将手中的泥土递给他,“公子怒,欲鞭之”。随从劝阻道:“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土,象征有土有国,象征受命于天子的正统,象征权力和财富。重耳顿悟,“稽首受而载之”,后终成一代霸主。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土地相对于诸侯的地位,可见一斑。
分土而治的政治逻辑
分封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和统治形式,核心在于分土而治。所谓“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天子作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秉承天命行使最高统治权,对天下土地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全部权利;但实际上,除了王室直接控制的王畿之地和尚未分封的土地,其余则均由诸侯掌控。诸侯与天子,更像是契约关系的双方:天子授土授民于诸侯,赋予其封土建国的权利;诸侯则拥戴天子,履行纳贡、朝觐和协助征伐的义务,而土地和人民正是这一切权利义务的载体。
封地的大小,一般与诸侯的爵位高低相挂钩。“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与诸侯相比,天子历来是最大的“地主”。诸侯在封国内,可将部分领地再分封给下属的卿大夫,称为采邑;卿大夫再将部分采邑分封给下属的士,称作食田。这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逐级分封,通过宗法制度世代延续。
天子拥有天下土地的所有权,诸侯拥有封国土地的所有权,两者叠加,相互制约。天子虽为天下共主,却无权干涉封国内部事务;分封土地不许私下买卖,但经天子同意则可相互交换;诸侯世袭占有领地,但子孙继承仍需天子批准;因封地而发生纠纷,必须提交天子仲裁。西周初期,王室权威尚在,天子有权改封诸侯领地;对不遵王命者,还可削除爵位甚至收回封地。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群雄并起,“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自诸侯出”,天子沦为一块“尊王攘夷”的招牌,土地权利自然无从谈起。
周公建洛邑
割据之患:分封的死结
“自古帝王之临天下也,皆欲广树藩屏,崇固维城。”本为固国安邦的分封,却成为一柄“双刃剑”,诸侯与天子、分权与集权、割据与统一的矛盾,相伴相随、此消彼长。即使功盖古今的秦皇汉武,也难以摆脱这一历史的怪圈与困局。
秦灭六国,天下甫定,便就分封发生争议。丞相王绾推崇分封:“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惟上幸许。”廷尉李斯坚决反对:“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他认为“天下无异君,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最后,始皇帝一锤定音,废分封、置郡县,哪怕贵为皇亲国戚,也无寸土之封。
千古一帝以雷霆之力废除分封古制,却无法彻底清除传统的封建思想;秦二代而亡,更是给后世为政者留下了巨大的解读空间。秦之后,统治者镜鉴前朝,担心帝室孤悬,分封制又以不同形式出现,矫枉过正、酿就恶果。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终被汉王刘邦逼得“四面楚歌”、魂断乌江;西汉郡国并行,大封同姓诸王,埋下“七国之乱”的祸根;东汉末年诸侯纷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视汉室如无物,终成三国鼎立;晋室以郡为国,封司马宗族27人为王,招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带来近300年的大分裂;唐代中期藩镇割据,“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大唐元气大伤、盛世不再;明太祖朱元璋“慎固边防,翼卫王室”“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结果尾大不掉,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建文帝朱允炆引火自焚;清廷为平定南明,封平西、平南、靖南三王于南疆,后来也不得不再耗8年时间平定“三藩之乱”……
诸侯之兴源于土地,割据之患亦源于土地。土地不仅是民生之本,更是财富之源、兵甲之源、国力之源。一旦封土建国,列国诸侯便是有土之君,除履行既定义务外,此土此民即与天子无涉;汉代“高祖时诸侯皆赋”,诸侯不仅有赋税权,甚至还有经营盐、铁和铸币等权限;唐代藩镇“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方镇不得不强,京师不得不弱”。地方势强,则中央必弱;诸侯坐大,则王室必衰;弱干强枝,则国器必危,自古皆然。
“圣代止戈资庙略,诸侯不复更长征。”当裂土封疆已成过去,王侯将相化作尘土,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风云往事,却依然在时刻警醒着后人。让我们真正读懂土地这本天书,在先贤谱写的历史长卷上演绎出新的传奇!
(作者单位:河南省国土资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