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7-01-05刘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媒体时代新媒体

刘娇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已经从学理层面拓展到了实践层面。在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发生的重大变化,显示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变迁;与此同时,也对如何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挑战。参照时代发展的水平,考虑受众差异化的需求,选择多维度传播方法,以此来更好地有效地全面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快速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060-03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现了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同的媒体样式,这些被统称为“新媒体”。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大媒体的传播模式,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新平台。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具体化、生活化、通俗化。使马克思主义能更好地被人民大众理解、接受、运用。首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解答人民的疑惑,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这样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其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弘扬与时俱进的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必须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呼声,牢牢把握好时代精神是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之处和必然选择。时代精神集中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对于当今中国来讲,创新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改革是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必要措施。改革创新很好地诠释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握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握改革创新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始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使其充分吸收时代之精华,从而能有效应对时代的各种挑战,保证其走在世界的前沿,更好的引领时代向前发展。

再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使用有效的科学方法。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方法是紧扣时代主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推进大众化的过程中,越从实际出发,把握时代的特征,就越能更好的看清事物发展的本质,就越能快速准确的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这些有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论来科学分析和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最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当今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这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问题、新矛盾。人民群众也会有新需求、新期待,这就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因为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我们的党和政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这些新变化,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要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就是要加快其理论创新的脚步,用符合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当今社会的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科学务实的态度和大胆创新的精神相结合,把世情、国情、党情有机结合,来科学审视、认真思考、有效解决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和所面临的新挑战,科学借鉴优秀成果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所用。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有很多困惑和疑惑,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在这一形势下,需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工作,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重点围绕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进行针对性和具有说服力的解答,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切实转化为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从中国共产党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到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既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规律和时代特点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对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依靠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纸和杂志等传播媒介,通过翻译阐释马克思主义。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通过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介传播和宣讲马克思主义。当时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遭到了中国的封建势力和非马克思主义者的阻挠和破坏,从根本上妨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把马克思主义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编纂、出版和传播工作。从此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翻开了新的一页。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范围的扩大,涌现出了一批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如瞿秋白、任弼时、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播者,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积极实践者,他们的努力和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的传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不再仅局限于精英知识分子阶层,开始从精英阶层走向工农劳苦大众,从单纯的文本翻译、介绍和学习而被应用于激烈的思想斗争实践。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共产党人接受并广泛传播,原因是马克思主义解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主题,并且在实践运用中发挥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成为中国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如果离开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就无法让马克思主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更无从谈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适时将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仅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也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进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2]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党的宣传工作,仅限于从政治生活领域,倡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来武装中国共产党,宣传目的侧重于意识形态,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宣传方式大多数是采取“填鸭式”的灌输,这种抽象的理论宣传使马克思主义远离了普通大众的生活空间。为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在宣传中存在的抽象化、教条化等错误倾向,使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渐行渐远。由于受当时技术、时空等传播条件的限制,造成了马克思主义被限制在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传播空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传播的源头。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通过理论宣传和普及等形式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教育,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并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绽放真理的光芒。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和思想体系,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更加注重让马克思主义走向现实生活实际。

三、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既有严密的传播结构也有自身运行的传播规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结构”,实际上就是“传播主体”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中,通过“传播载体”以适当的“传播方式”,向“传播对象(受众)”进行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并能使之成为其思想信仰的逻辑结构。根据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首先需要建构和完善由传播的主体、受众、载体、环境等要素构成的“传播结构”及其各个要素在传播结构中各自的地位、作用、角色及其相互关系,把握好各要素在传播结构中的角色定位、功能定位和目标定位。

传播主体就是传者,受传主体就是受众。“传者”与“受众”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结构中的两大主体。传播内容在没进行传播过程之前是独立存在的,一旦传播内容进入传播渠道便开始了其传播过程,传播过程的实质就是受“传者”与“受众”交互信息的过程。两大传播主体在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仅是信息的承载者和表达者,也是与媒体、公众进行有效沟通的传承者,使传播信息在双向或多向传播的互动过程中得到媒体和受众的接受与认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基本诉求。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制于落后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主要是代表国家意志。但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现代传媒技术的普及,各种信息平台提供的自由舆论空间的大量出现,使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也随之发生了质的根本性改变,开始由一元主体走向多元主体,一定条件下任何个人都可以摆脱相对封闭的信息环境而走入无限开放的信息空间,进而成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的各种信息的传播主体,从而结束了国家和政府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传播主体的主导型传播过程,也结束了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机构与个人之间的各种各样的依附关系。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这种趋向既体现了现代中国社会自由与民主精神,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时代特点。在人人都是传播主体的新媒体时代,无论是政治传播主体还是民间传播主体、文化传播主体、教育传播主体,尽管各有其传播规律与特殊要求,也有不同的传播内容及传播侧重点,其传播方式的选择上也各不相同,但都要培育和增强主体意识,不断改进传播方法、更新传播理念、关注传播受众,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积极传播推进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四、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

现阶段,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所面对的大众群体在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状况、信息接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多样性差异。由于不同的群体对理论的期待、理解、需求等各不相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必须明确受众分层特征,认真分析各个阶层、各类人群的思想实际和理论需求,根据不同的传播受众设计不同的话语规则和传播形式,改变传统传播模式中对农民、工人和新兴社会阶层等不同群体受众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等关注不够,不能很好地适应各个不同群体受众的口味,使得理论宣传缺乏针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过于单一、枯燥,受众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现实困境。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选择要特别注重群体差异,努力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在尊重差异与包容个性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传播学的分类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大众化传播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撑,即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而采取有差别、有层次的传播方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要善于了解和利用来自不同受众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文化程度、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从尊重受众的角度开展传播活动。

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根据受众差异的分析,选择受众最认同的理论传播手段,是成功进行理论传播的关键因素。由于文化水平差异、工作岗位的分工,不同受众对媒介选择的偏好和形式选择会有所不同,对理论工作的期待也不尽相同。对理论水平较低的农村群众、社区居民倾向于采用通俗化、形象化的方式解读和传播理论内容,然而对政治理论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则应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讲和通读。

只有充分分析和了解受众,并能真正“投其所好”,按照新媒体时代各类传播载体所提供的信息和交流平台的不同特点,结合实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工作,才能使科学理论真正满足受众,为受众所认同和接受。

基于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环境所发生的重大改变,利用受众正在使用或者喜欢使用的传播手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新面孔、新形式出现在新媒体中,就应积极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加以整合包装,充分利用文字、录音、影像、图片等多种信息接收方式和各种即时通讯工具,使新媒体强大的传播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得以充分彰显,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中的互动和共享功能,让有效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实现大众化、生活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媒体时代新媒体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