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安全转运及风险处理

2017-01-05邓舒静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致残率组间病情

邓舒静

(吴川市妇幼保健院,广东吴川 524500)



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安全转运及风险处理

邓舒静

(吴川市妇幼保健院,广东吴川 52450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安全转运和风险处理的方法和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院前急救中1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脑卒中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分析和总结患者院前急救的转运方法和转运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及病情变化的应对策略。结果:观察组患者从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和接受专业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要快速的对病情进行识别和评估,树立安全的转运意识,全方位的实施急救护理路径,确保患者安全转运,可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情况,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

脑卒中;院前急救;安全转运;风险处理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发生突然破裂或血管发生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流入大脑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的时间将病情发展<24 h的患者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将病情>24 h的患者称为脑卒中患者[1]。脑卒中发病迅速、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引起中老年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有研究显示,除采取及时、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外,在院前转运途中针对脑卒中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的相应措施能有效降低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2]。为此,本研究将我院近3年来院前急救中1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安全转运及风险处理,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院前急救中16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观察组,其中男89例、女71例,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56.2岁;患者发病至呼救时间5~280 min、平均37.9 min;疾病类型为136例缺血性脑卒中,24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为3~14分,平均(6.28±2.41)分。选择同期脑卒中患者8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6例、女38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第四届中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且经CT或MRI影像学检查证实为首次发生脑卒中。排除标准:将同时患有其他脑部疾病、既往尿失禁、急性期动静脉溶栓、恶性肿瘤、严重贫血或造血系统疾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

1.3方法 观察组患者均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急救护理,即到达现场后观察患者的瞳孔、神志,并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使用GCS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之后确定抢救措施和转运策略,在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体位为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继续使用GCS评分法评估并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果病情发生变化要立即实施应急处理,转运过程中提前通知急诊科或其他科室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院前护理措施。具体为接诊后进行电话指导或进行行为干预,车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解开患者衣领、腰带,减少呼吸阻力,同时建立静脉通道。

1.4观察指标 从120中心接到呼救电话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以及从呼救到患者接受神经内科或外科进行治疗的时间;总结患者因转运过程中处置不当造成的部分或全部劳动力丧失甚至死亡的比例。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从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和接受专业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致残率和和死亡率也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情况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凶险、进展恶化快,及时有效的救治手段是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次研究过程中发现,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转运中常见有颅内压增高、呼吸和心跳骤停、呼吸道堵塞、患者情绪不稳定、与家属沟通不良、救护车条件不足、医护人员应变能力不足等非人为外界因素等风险,因此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4-5]。院前急救的最主要目标就是保全患者生命,促进脑复苏以防病情恶化,在转运前对患者病情评估后,适合转运才进行转运,在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记录脑卒中发生的时间、疾病的发展情况,并立即通知脑卒中单元急诊室的接诊小组做好接收准备,在转运过程中要防止呕吐物误吸,时刻保持呼吸道畅通,对病情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好应急处理准备,做好转运工作解释,加强医患沟通[6]。在转运途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急救,充分利用救护车上现有的设备、药物等维持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安全转运过程中实施急救护理路径,规避风险,可有效减少患者从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的中间时间,同时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要快速的对病情进行识别和评估,树立安全的转运意识,全方位的实施急救护理路径,确保患者安全转运,可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情况,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

[1] 陈峥嵘.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5(76):249-250.

[2] 薛兰芳.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18(33):62-63.

[3] 吴然.112例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急症,2012, 21(9):1538-1539.

[4] 朱勇.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6,12(3):180.

[5] 周听妹,秦国良.优化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102-103.

[6] 黄惠萍.重症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0):1680-1681.

2016-09-15)

猜你喜欢

致残率组间病情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