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结“看海模式”城市内涝该咋治?

2017-01-04李建军

中国设备工程 2016年13期
关键词:海绵暴雨建设

文/李建军

美丽中国·低碳发展 设备在行动系列报道

终结“看海模式”城市内涝该咋治?

文/李建军

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重地上建设而轻地下设施的思想,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始料未及的麻烦——全国多数城市存在遭遇暴雨袭击则“看海”的现象。这种城市内涝的现象,已影响到民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面对城市建设及管理的薄弱环节,人们在忧虑的同时,也在更多地寻求解决办法,以期为建设宜居城市目标而不懈努力。

今年进入盛夏汛期以来,全国各地城市接连出现防汛抗洪的险情,红色警报频频拉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生命及财产安全受到了威胁。以武汉为代表的众多城市,出现了防洪排涝的困难,一时间城市“看海”成为了众多城市的一大“风景”。面对“汪洋大海”,市民表现出了无奈,更有网民调侃说:以前在城市奋斗的目标是买房和买车,拥有一个温暖的家,现在看来这些都不够,还需要买一条小船,掌握游泳的本领才能生存。民众的自嘲和不满,无疑也在拷问着城市管理部门。

城市“看海”现象何时不再已成为不得不直面的一个问题。

“面子”工程隐含地下危情(上篇)

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放眼望去,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小区错落有致,无论是地上景观还是城市园林,都带给民众美的享受和惬意的感受。然而,在这些漂亮的“面子”工程下面,却隐含着一些危情。

暴雨考验城市的“胃”容量

广东:半小时积水超姚明身高

受台风“尤特”影响,今年汛期广东大部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特大暴雨,不少县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气象部门预计,广东仍有暴雨,部分市县有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暴雨造成从化1人死亡,梅州五华县4人死亡,1人失踪。在暴雨影响之下,京广、京九线部分列车持续晚点。

沈阳:城内积水严重路段塌方

辽宁多地在汛期遭遇暴雨袭击,沈阳多路段雨中“沦陷”,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据《辽沈晚报》报道,皇姑区长江街汪洋一片,位于其中的碧塘休闲购物广场四周几乎已被大水团团包围,形成了一个小型湖泊,购物广场俨然成为这个湖泊的孤岛,被迫暂停营业。在沈阳揽军路公铁桥桥下,积水最深时达到5米。多路段、立交桥积水较深,致使沈阳交通出现严重堵塞。

郑州:一场暴雨“瘫”半城

今年8月,郑州迎来强降雨,降雨使郑州市主要道路严重阻塞。市区多条主干道被淹,多条道路水深近1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多路公交车被困,数以万计的下班市民滞留各公交站台,乘公交回家的人潮如同春运一般拥挤。有市民测算,12公里的回家路程竟耗时两个多小时。

武汉:年年“看海”

经历2011年6月“到武汉看海”的尴尬遭遇后,武汉市在今年7月初的梅雨季,出现城区大面积内涝现象,再度暴露出城市排水能力不足和设施建设滞后的“短板”,其内涝之严重,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地下”比“地上”更重要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城市普遍对地上的建筑及设施较为重视,而忽视了对地下工程的规划及建设,导致一遇到非正常天气情况,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接踵而来。有分析指出,地上工程看得见、摸得着,和日常生活关联度大。而地下工程由于不在人们的视线之内,常常不被人们所重视。有的城市管理部门及人员,也认为地上的面子工程做好了,成绩民众看得见、摸得着。而地下工程,往往耗费资金大,需要协调的方面也太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许多地方城市管理部门为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也是在打造城市“面子”上下足功夫。往往是光鲜的城市面子背后却是落后的“里子”。

然而,如果只片面地追求表面光鲜,往往收到的是大自然无情地惩戒,人们付出的往往是惨痛的代价。如今年发生的全国关注的郑州道路塌陷事件就是一例。2016年8月1日19时许,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路工人路交叉口发生塌方,一株高20米、直径35厘米的雪松随暴雨塌入坑中。塌坑面积随着水流不断扩大。据110指挥中心接警称,先后有3人落入坑中,被水冲走。36岁郑州某技校老师宋亚彬被救出,其同事张帆失踪。后虽经多方全力营救,张帆虽被找到但还是不幸遇难。据了解造成路面塌方的原因是今年入汛以来,多次强降雨造成现场附近发生沉降,引起DN800主干管管道和阀门基础下水土流失。

对于今年的暴雨,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记忆犹新。下雨是不可控的因素,但马路修得好不好,选址对不对,路基有没有夯实,则是可以掌握的因素。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郑州总是会爆出马路塌陷的新闻。尤其是在2014年,耗资数十亿的郑州西三环快速路在半年的时间里塌陷了15次。据有关媒体报道,第十五次塌陷之后,连来执勤的民警都觉得心里不踏实,总感觉会不小心掉到新塌的坑里。

无独有偶,几个月前,杭州一位资深协警因为发现路面情况异常,预判出可能会发生路面塌陷,及时设置交通绕行标志,分流了车辆人群,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财产。

频发的城市内涝以及血淋淋的塌陷案例都在警醒我们,地下管线工程万万不可疏忽大意。只要精神稍微麻痹,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可怕结果。

要舍得投资地下设施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一个项目组,历时3年,奔赴全国诸多城市实地调研,结果发现,城市排水基础设施的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直接原因。按照2011年最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我国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应为1~3年,重要地区为3~5年,但我国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却小于1年,90%老城区的重点区域甚至比国家规定的下限还要低。大都市如上海,2008年城市排水管网覆盖率约为60%,其他许多城市就更不容乐观了。

这些城市为什么纷纷选择标准的下限甚至超越下限?项目组专家分析,原因之一是有一笔经济账在作怪: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投资花费巨大,要花地方财政自己的钱,并且无法像住房、水电、通信等系统建设那样可以慢慢收回投资。因而很多地方政府对这个不被计入政绩的“地下世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普遍存在遇暴雨时排水不畅、城市“泥水潭”、“看海”等现象。

城市内涝该咋治?(下篇)

面对汛期城市的“看海”现象,人们不禁要反思,到底是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难道任凭暴雨肆意狂虐,人们就束手无策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如今,人们在城市治理上已取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建设科学的城市排水设施、与国际接轨的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方法在解决城市“看海”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前景看好。

凤凰涅槃,北京“浴水”重生

2012年的那场“7·21”特大暴雨,生活在北京的人们记忆犹新。暴雨疯狂肆虐,雨量历史罕见。暴雨引发房山地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城区道路积水无处可排,立交桥下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交通瘫痪,紧急救援受阻,造成市民及政府管理部门措手不及,应对不力。据统计,在那场暴雨灾害中,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其中79人遇难,经济损失近百亿元,给首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此次暴雨灾害给城市的政府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建设一套完善的城市地下排水设施已刻不容缓。否则,城市将无法承载自然灾害及异常天气的袭击。

时隔4年,当2016年7月19日特大暴雨再次袭击京城时,政府部门应对措施得力,城市排水设施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成功经受住了暴雨肆虐的考验,向全市乃至全国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虽然此次暴雨量超过了2012年“7·21”那场暴雨,但城区基本没有重现“7·21”“看海”场景,也未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全国其它一些城市接连“看海”的情况下,北京的经验无疑值得推广和借鉴。经采访,找到了他们的防汛抗洪的“秘诀”。

一是改造70多座泵站,桥区防汛能力从两年一遇提高到十年一遇。4年前广渠门桥积水严重,是因为河水倒灌到排水方沟,抽出去的水又流回桥区。从今年广渠门桥的情况看,提高重点区域雨水泵站排水能力,起到了提高城市排涝能力的效果。可以看到,积水不断通过3台大型水泵向外排,未见当年那种井盖被顶起来形成涌泉的景象。

强力排水泵和大容量调蓄水池并肩作战,有效增强了城市应对积水的能力。北京排水集团防汛办公室主任夹尚宽介绍,从2012年起,北京分3期启动了城区75座下凹式立交桥泵站的升级改造,按计划今年底全部完成。此举效果明显:2012年“7·21”特大暴雨时,北京中心城区形成了91处积水点,其中84处为下凹式立交桥;今年中心城区主要道路积水断路点减少到了17处。

二是在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新标准出台后,北京在部分有条件的城市新区进行了雨水管网改造,提高了行洪能力。比如,通州玉带河大街以前的排水方沟只有1.5米宽、1米高,常被淤泥堵塞。改造后,地下行洪道增宽至5.2米,增高至2.8米,可以容纳两辆车并排行驶。

三是未雨绸缪,加强中小河道治理,疏通城市排水路。2012年“7·21”特大暴雨,北京房山区境内的拒马河、大石河等都出现了较大洪水。特别是雨季才能见水的大石河,由于河道两岸长期被各种农家乐、砂石厂、鱼塘、围堰等违建挤占,“7·21”那天洪水从山上倾泻而下,在河道中遇到阻碍,冲毁河堤,冲上河岸,涌进村庄……

“7·21”后,北京市未雨绸缪提出2012~2016年底前,分4个阶段完成146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

今年暴雨,大石河瞬时流量峰值达到了惊人的每秒1080立方米。不过,由于河道疏浚有效,水面波澜不惊。据房山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经过治理,大石河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了二十年一遇。

建设海绵城市,将雨水变废为宝

据相关专家介绍,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能够很好地应对汛期从小到大的各种降雨,使其不发生洪涝灾害,同时又能合理地资源化利用雨洪水和维持良好的水文生态环境。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城市建设能够顺应自然,通过构建水源涵养型城市贮水体系,使城市内的降雨能够被积存、净化、回用、入渗补给地下。从防洪减灾的角度,要求城市能够与雨洪和谐共存,通过预防预警、应急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洪涝风险、减小灾害损失,能够安全度过洪涝期并快速恢复生产和生活。而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要求城市建设和发展能够与自然相协调,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

据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的专家介绍,目前海绵城市工程城区常用措施主要有三种:一是将水泥硬化路面改成透水铺装,有些地方还会在绿地下埋入蓄水模块。二是把高于地面的草坪改为低于地面的下沉绿地,将雨水引至渗水能力更强的泥土中。三是建设雨水蓄水池。

从北京的情况看,在今年的汛期雨季海绵城市工程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呢?

位于西五环晋元桥东南角的西郊砂石坑,是北京目前最大的一块“海绵”。北京市水务局建管中心主任薛文政介绍说,在今年的此次暴雨中,这里一举蓄水300多万立方米,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心河道的排水压力。

此外,北京很多人行道都换成了透水铺装,这也提高了雨水下渗能力。以双紫园小区为例,通过铺设5000平方米透水砖、建设5700米下凹式绿地、设置可蓄水600立方米的蓄水池,实现了日最大降水量144毫米的雨水无需外排。

北京市节水办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1日入汛以来,全市1178处城镇雨水利用工程累计收集利用雨水量达1276万立方米,其中蓄水池蓄水1119万立方米,其余为透水地面铺装和下凹式绿地收集雨水利用量。

而全国的其它城市,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情况又如何呢?我们不妨以武汉为例进行剖析。

近些年来武汉市的治水步伐从未停歇。2013年武汉市启动了“排水三年决战计划”。但是3年过去了,武汉主城区内为何还是出现了严重的渍水?

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三年决战计划”虽然改善了一些排水泵站和地下管网的排涝能力,但处于大建设时期的武汉出现了许多大工地,有些或者将排水管道掩埋,或者破坏了管网。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洪亮平认为,“原有的城市管网建设的确存在着一定问题,但把板子都打在城市排水系统上并不恰当”。他说:“管网只是一个输送的过程,更关键的是城市对雨水的存蓄空间没了,这才是第一位的原因!”

近些年,城市硬化面积日趋加大,在建设过程中还把原有的坑塘、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都侵占、填埋和破坏了,下雨后水就面临着“无处可去”的尴尬,这无形中加大了城市内涝的风险。 “海绵城市的建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洪亮平介绍说,“目前武汉只选择了38平方公里进行试点建设,还没有完全完工,并且整个城市要升级为海绵城市,也不是一两年内就能做到的。”因此,如果拿本次武汉的洪涝灾害来怀疑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成效,是站不住脚的,反而证明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上我国与国外又有哪些不同呢?

据了解,美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地上地下是同步的,没有基础设施欠账太多的现象,但到了70年代,发现一个新问题,就是雨水通过排水管网更快更多排到河里去后,出现了洪峰流量倍增、峰现时间提前的现象。于是70年代搞最佳雨洪管理实践,目标就是削峰和减污,主要依靠大型工程措施。90年代针对城市面积扩大后外排水量增多的问题,又从源头控制搞海绵城市这些分散、小型、绿色的措施。可见,美国是在前期20年雨洪管理实践基础上,再用低影响开发理念来解决问题。而我们是在前期欠账多的情况下,希望用“海绵城市”这个概念解决严重的水问题,于是出现了一个成本非常高的现象。

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地下设施管理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智慧城市是在充分整合、挖掘、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汇聚人类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从而实现对城市各领域的精确化管理,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2014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表明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使之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效果明显。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500个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试点,均出台了相应规划,计划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元。从实际运行看,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医疗、政务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广泛成果。

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互联网企业以行业应用和云计算为切入点,通过开放的合作模式又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南京为例,看看互联网企业——朗坤智慧软件公司是如何协助解决城市“看海”难题的。

地下管廊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一部分,其建设是与人们生活关联度很大。建设地下管廊,在施工之初肯定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从长远看,它的作用却是利大于弊。一条设计合理的地下管廊,即使是面对居民生活需求激增、面对更加极端的天气,也能通过简单改造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应对突发情况,完全能够避免那些如“拉链马路”、“空中蛛网”般的有碍观瞻的现象出现。建设地下管廊的第一个好处就是破解城市“看海”困境。治理内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味地增加排水管道不能解决问题,而是要通过地下管廊,打造“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管廊的第二个好处是解决“马路拉链”问题,通过统一建设主体,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改善了市容市貌。朗坤地下管廊解决方案为管廊运营公司、行政主管单位、管线单位提供全覆盖服务,提高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破解了“城市看海”的内涝难题,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条件,打造了安全稳定的城市“生命线”,建设了宜居城市。

总之,城市“看海”何时不再?人们翘首期盼,也在为之不懈努力着。

猜你喜欢

海绵暴雨建设
“80年未遇暴雨”袭首尔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暴雨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当暴雨突临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海绵是植物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