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象
2017-01-03雷抒雁
雷抒雁
热考题
城镇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新农村”的规划:“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句“记得住乡愁”温柔了人心,激发了无数人的情感共振。乡愁是什么?有人说,乡愁是鸡鸣狗叫,是梳着麻花辫的“小芳”;还有人说,乡愁是小桥流水,是邻里和睦相处,是夜不闭户……诚然,从瓦房变成楼房,邻居不见了;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贫瘠变得富裕,“夜不闭户”的传统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虽然显得气派,但少了韵味,淡了情怀,令人遗憾甚至心痛。
对于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悟呢?请将你的感想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曾经,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了炊烟、古屋、麦田,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低吟浅唱,长长短短的唐诗宋词,都写在那一卷卷线装书里。
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捐猛于虎”的悲号,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有“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呼唤……
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象。
商品的繁荣造就了城市。城市的出现,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衣衫褴褛的乡村父母,吃糠咽菜送儿子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困的第一步。
思念乡村的人也有,他们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是经历激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之地的疗伤者。乡村以善意的心接纳了他们,并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取之不尽的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而这些疗伤者复原之后,往往又如鸟儿一般挣脱乡村飞回城市。很少有人想去写一部乡村史,像写一部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收获和贡献。
乡村如今面临着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担忧。既往的每一次变革,哪怕是最小的,都伤损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免的伤损:美丽的村舍会不会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会不会被喧嚣的市声打破?这卷古朴柔软的线装书会不会被改造成硬壳子的精装书?倘若真是这样,那么千姿百态的乡村,就会变成千篇一律的城镇。
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保护诗意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命题。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保留着浓厚的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如山西长治的八义镇,名称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结果赵军大败。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义士谏赵处”,村子更名八义村。
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中华大地的许多村子都有。建设新农村,关心和保护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不要用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的古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洋名字改造古老乡村。新农村,一定要是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一脉相连的农村。
我们的记忆、想象和情感还在农村,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要让乡村和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景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