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践与实效研究

2017-01-03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1期
关键词:体质常规实验组

王 杰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江苏 常州 213003)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践与实效研究

王 杰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江苏 常州 213003)

当前科技水平下,体质的先天遗传部分暂时不能得到质的改善,因此人们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后天获得上。对于非职业运动员的绝大多数小学生而言,体育课堂正是后天体质健康获得的重要途径。但究竟体育课堂在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上是否真的有效以及效果如何?这必须得借助理论的推演和实践来进行论证。

1 小学生体质指标体系分析

对于体育课教学实践的实效评价,必须细化到教学目标,即促进小学生体质所涵盖的各项指标上去。小学生体质构成要素主要有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育水平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运动能力。因此,可将影响体质水平的各要素划分为4大指标体系∶形态指标、功能指标、身体指标和能力指标。其中,形态指标主要着眼于外在体形以及身体组织情况,包括身高、体重、胸围等;而功能指标则着重考虑心肺功能,含心率、血压、心血管运动情况等;身体指标集中表现在人体力量上,含力量、爆发力、耐力以及身体的柔韧性、灵敏程度和协调状况,特别是平衡性等,而这些分指标可以通过更小的单项指标测评得到;能力指标包含跑、跳和投的能力情况。

这4大指标之间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其中每一项的变化都必然会导致其他项目的变好或是变坏,它们共同决定了人体体质的强弱情况。因此,人们在评价体育教学实践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体育课程各个项目内容之间的关联情况,还要求证这种关联的合力能否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提升。

2 教学实践及其实效评价

2.1 指标筛选

指标筛选的过程,首先是要排除先天性遗传指标,如身高等。人们要着重讨论的是可以通过后天体质训练而改变的指标。但并不对形态指标各分指标做单项考察,而是将这些指标综合为一项肥胖指数来进行必要的探讨;功能指标体系中,主要考虑血压和肺功能;身体指标体系中,讨论爆发力中的立定跳远指标、悬垂力中的单杠屈臂悬垂、俯卧仰体和平衡性中闭眼单足站立;能力指标中主要考查快速跑和摸高项目。

2.2 教学实践情况

以常州市局前街小学五年级的五1班、五3班各45名小学生,共90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1班作为实验组、3班作为对照组。由于小学生班级编排基本以成绩作为参考指标,所以要适度考虑男女生比例,整体而言,1班文化总成绩要比3班高近10分,但3班体育竞技能力要比1班强。如此选择的原因在于,笔者希望通过更加鲜明的强弱对比,来验证有针对性的体育课堂能否对提升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的效用。

2.3 实践过程及其实现评价2.3.1 实践过程在进行有针对性教学实践之前,笔者先对2个班级共90名小学生做了相关体质指标测试,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综合考虑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基础上,将所得数据计分,如表1所示。

根据标准,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89.9分为良好,6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从表1可以看出,在教学实践以前,无论是竞技资质较好的对照组五3班,还是体质相对较差的五1班,其体质平均综合得分都集中在及格和良好区间内,与优秀都存在相当差距。这表明当前素质教育并未得到切实贯彻,因而导致不少小学生出现文化能力强,但身体素质较差的现象。除此之外,整体上对照组的体质健康状况要比实验组略好一些。

采用分组教学,对于对照组,将继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行无为,也就是补做额外干预;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开展针对性的实验组教学上。

2.3.2 主要训练方法:交叉训练法将实验组的训练课堂教学分为常规内容和专项训练,其中常规训练涵盖的内容主要有长跑、羽毛球和游泳3个项目。长跑项目主要在每堂体育课开始前进行,围绕足球场橡胶跑道跑4圈,共600m,时间由长到短,逐步稳定。16个教学周下来,累计时长换算为4个课时左右。游泳由家长负责组织去游泳馆进行,占4个课时;羽毛球主要针对部分在校羽毛球俱乐部的学生。专项训练主要包含立定跳远、俯卧仰体和50m短跑、摸高,它们依次占2个、2个和4个学时。常规训练和专项训练总共为16个学时。常规训练是服务于整个训练过程,并将在所有训练项目中都发挥持久作用的训练项目;而专项训练的针对性更强,是专门针对某一个项目来开展的。无论是常规训练还是专项训练,都采用卓有成效的交叉训练法。

交叉运动主要含有氧训练、力量训练和柔性训练。其训练方案设计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训练对象的身心特征以及训练要达到的目标。一般而言,小学生多处于身心全面发育的阶段,其筋骨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对他们而言,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力量不足。在小升初压力之下,多数小学生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文化课程学习,因此往往忽视身体锻炼,由此造成无论是耐力还是柔性都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在进行交叉训练的方案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训练的数量和强度问题。这一方面是从提升训练效率的视角来考虑,其次还考虑了小学生的身心承受能力。交叉训练法方案主要由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时间(数量)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一项目的频次也就是训练强度组成。其中训练项目由常规热身运动、交叉训练三大项、训练完后的放松项目及其训练效果评估构成。

表1 对照组和实验教学实践前测评(平均得分)

表2 教学实践后对照组和实践组各项指标得分情况

2.3.3 教学实践效果评价经过一个学期16个教学周的实际体育课堂教学,所得数据经计分处理后如表2所示。表2中,上部分属于实验前指标计分数据,下部分为教学实践后测评所得指标计分数据。显然,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经过一个学期的体育教学,体质都相对增强;但相较而言,实验组上升幅度远远高于对照组。通过体育课教学实践,对照组肥胖人数从之前的5人减少为1人;男生各项得分指标都达到优秀水平;女生也在良好,趋近优秀的范围上。但对照组肥胖人数不降反升,人数由之前的3人变为4人,各项指标也没有一项达到优秀的,甚至还有部分指标仅仅是及格。

3 结 语

体质训练能让小学生的身体强健,心情放松,思维敏捷,从而给纷繁复杂、枯燥乏味的文化课学习以体力支撑和智力支持。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只要开展了体育课,小学生体质都会有较大程度的改善;有针对性的、方法得当的体育课堂比常规教学更能推进小学生体质水平的提升。

[ 1 ]李爱国.对小学生“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对策的研究[ 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 2 ]廖钟锋,覃建华,覃秀松,等.《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的实施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J ].体育科技,2015(5):104-107.

[ 3 ]索利红.小学生体质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 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G804.49

A

1674-151X(2016)11-094-02

2016-09-08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践与实效研究。

王杰(1983~),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体质常规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常规之外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