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引横越的辅助力量训练浅析

2017-01-01杨子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受训者课目绳索

杨子

(73071部队 75分队,江苏 新沂 221400)

牵引横越的辅助力量训练浅析

杨子

(73071部队 75分队,江苏 新沂 221400)

通过对牵引横越训练所需辅助力量练习进行浅析,分析了部队当前组织牵引横越训练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力量不足导致的各类问题,分析了上肢力量与核心力量在不同横越方式中的作用,列举了两类辅助训练方法,简要探索了在负伤、负重情况下完成牵引横越任务对力量训练的新需求。旨在为部队更好组织牵引横越训练,提高官兵体技能提供理论参考。

军事攀登;牵引横越;力量训练

牵引横越是指将绳索两端固定于山涧或河流等障碍之上,横越人员或作战物资利用牵引绳索,从山涧、河流等障碍的一侧横越到另一侧的技术方法[1]。牵引横越作为军事攀登的一个内容,对于锻炼官兵体能、锤炼革命意志以及提高逾越障碍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于攀登技术的不断学习,以及新大纲颁布后对于该课目组训的探索运用,较好地理解掌握了牵引横越技术,在教员指导帮助下,对该课目训练中的辅助力量训练进行了积极探讨,以期为部队更好组织牵引横越训练,提高官兵攀爬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1 部队牵引横越训练现状及主要问题

随着新大纲的颁布,部队对于牵引横越技术的训练逐步深入,从漏训、简训到纳入常训课目,从营区内永久场地到野外环境作业,从预先设置绳索到整体协同作业,组训方式更加向实战化训练靠拢。但由于组训时间较短,训练研究不深,对于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存在的问题不能有效探究原因并针对性改正,还属于粗放式训练。

通过调查总结,部队展开牵引横越训练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人员任务分配协同不细,能够派出攀爬能力较强的同志先行到达障碍另一端设绳,但对于力量偏弱的同志没能制定帮带方法;二是缺乏针对性力量训练,在攀爬至末端绳子下坠较多时,由绳索移动至着陆点用时较长;三是特情处置未能训到,战场环境下可能出现受伤丧失部分攀爬能力,或者携带较重物资的情况,在训练中很少涉及。

2 辅助力量训练对牵引横影响

部队日常牵引横渡绳索设置一般分为目的地高于(同高)或低于出发地两种情况。目标地较高时,由下向上攀越,对于参训者上肢力量特别是拉力要求较高,适用于负重较小或有同伴协助的情况。由上向下攀越,对于参训者核心力量有一定要求,需要在利用惯性滑越时保持身体稳固。两种方法难点均在于由绳索转移到目的地阶段,由于重力因素绳索会有一定程度下坠,参训者背向目的地且需大角度向上攀爬,对个人力量及身体协调性考验较大。

2.1上肢力量对横越技术的影响

一般攀登项目为由下向上攀越,对上肢力量要求较高,牵引横越是具有一定俯仰角度的水平运动,但上肢力量的大小仍是决定牵引横渡越过障碍能力好坏的决定因素。一方面由下向上攀越需克服部分重力;另一方面由于绳子摩擦力的存在,即使绳子保持水平状态也需克服摩擦力,运用上肢拉力使受训者向前运动。另外采用定滑轮连接受训者与绳索的方式可减小摩擦力,但无法完全避免。

2.2核心力量对横越技术的影响

强大的核心力量可以保持各个条件下的身体稳固,这对牵引横越的顺利完成十分重要。核心力量不足可能导致以下问题:一是滑越过程速度失控,发生危险。利用滑轮由上向下滑越可大大节省体力,但核心力量较弱无法稳固身体的情况下,身体会发生摆动,下滑速度变化难以控制,可能发生撞伤甚至坠落的危险。二是向上攀越浪费体力。由下向上攀越采取俯卧式,核心力量不足极易失去平衡,发生坠落;采取仰卧式,核心力量不足会导致腰腹及下身无法绷直,不受控制摇摆,浪费体力。三是由绳索运动至目的地无法依靠个人力量完成或耽误大量时间。在即将运动至目标点时消耗体力最大,绳索下坠也达到最大限度。通过训练中观察发现在这个阶段发生问题最多,部分同志即使上肢力量充足,核心力量已无法保持腰腹及下身半绷直,导致反复爬上、滑下,无法正常完成横越。这是牵引横越整个过程中的难点所在,也暴露出了部队平时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忽视。

3 针对性展开力量训练的方法

技术动作和小组协同可以通过反复对该课目训练解决,但基础力量的缺失只能从专项训练入手。针对性展开力量训练总体可分两种方法,专项针对性训练与相关课目综合训练。

3.1专项针对性训练

专项针对性训练是指针对上肢力量与核心力量开展相应体能训练。上肢力量主要采取动力性训练,主要训练方法有拉力器下压、哑铃弯举、哑铃划船等。

核心力量训练某种程度上比上肢力量更为重要。牵引横越技术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参与运动肌肉的力量水平和运动中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核心力量是人体运动链的枢纽。牵引横越运动中,特别是比较疲惫的情况下,官兵普遍反映有力量用不出来,或用不到点子上,这就是因为核心力量不足影响了运动发挥,降低了力量的实际利用率。在针对性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应采用静力性训练为主,动力性训练为辅的方法。将平板支撑、端腹、背桥等经典静力性核心力量训练纳入部队日常体能训练内容。举腿、猫爬、硬拉等训练方法也可有效增强核心力量并锻炼运动中身体稳固的能力。

3.2相关课目综合训练

与其他军事攀登课目相比,牵引横越更多锻炼了越过障碍的攀爬方法以及小组协同架设,而三点固定上、踩绳上、抓绳上等攀登基础内容可更多锻炼攀爬的肌肉力量。在组织牵引横越训练阶段可结合其他攀登课目穿插组织,以促进技能与体能协调进步提高。

4 负伤、负重情况下进行牵引横越所需力量

负伤一般指丧失或部分丧失上肢攀爬能力,其他部位受伤影响不大,依靠个人能力攀爬需要更大的上肢力量,其他队员辅助也很必要。如躯干受伤或伤情严重的情况应制作担架固定器材,由小组内其他受训者协力利用绳索将伤员拉至对岸。

负重(时间紧急或物资重要需与人员同时横越的情况下)可分为两类,一是背负或怀抱重物,将身体与携带物资固定在一起。这对受训者的整体力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需挑选体能较好的同志担负携带物资的任务。二是利用滑轮将重物连接在绳索上再利用短绳与受训者连接。利用重力下滑阶段,需利用双腿夹住固定重物避免重物晃动消耗体力或者与身体发生碰撞甚至速度失控发生危险。沿绳攀上阶段,同样也是对上肢拉力与核心力量要求更高。

为在负伤或负重情况下顺利完成牵引横越任务,需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加强上肢与核心力量训练,并依据情况,通过深蹲、硬拉等训练增强腿部力量。

5 结语

随着实战化进程的加快,基层部队实战化训练扎实有效,部队战斗力提升较快。尤其是近几年,部队在专业技能课目的训练方法研究上有所收获,使相关的重难点课目训练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而牵引横越课目属于重难点课目之一,部队开展相关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还很有限,距离实战化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能够给更多的人以启发,促进这个课目的发展和实践应用,为部队建设出一份力。

[1] 张帅,余晓勇.牵引横越组训方法探讨[J].军事体育学报,2016,35(3):35—37.

OnAuxiliaryStrengthTrainingforTractionCrossing

YANG Zi

(75st Element of Unit 73071, Xinyi 221400,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uxiliary force exercises needed for traction cross train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ction training of the current organization of the army are found, especially the problems caused by insufficient strengt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pper limb strength and core strength in different ways across, it lists two kinds of auxiliary training methods, explored the requirements to complete traction across tasks in the case of wounded and weight-bearing strength training.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army to better organize traction, cross training, and to improve the body skills of officers and men.

military climbing; traction cross; strength training

G808.14

A

1671-1300(2017)03-0124-03

2017-03-20

杨子(1994—),男,河南沈丘人,排长。研究方向:军事体育训练。

猜你喜欢

受训者课目绳索
基于Excel的军事体育考核成绩统计表的设计与实现
绳索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如何延缓队列训练中的疲劳现象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推理:绳索比长短
解开干部身上的“绳索”
印度:将招收女战机飞行员
侯世坤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