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美援朝作战中地理因素的影响和运用

2017-01-01

军事历史 2017年4期
关键词:山脉志愿军朝鲜半岛

抗美援朝战争,是武器装备极为落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抗现代化程度最高、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一场境外作战。在激烈复杂的战略、战役、战术对抗中,交战双方都曾根据地理因素筹划策略、掌控战局。就中国人民志愿军而言,能不能打?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守得住?这些全局性问题的解决,无不依靠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结合朝鲜半岛地理特征,分析志愿军运用地理因素扭转战局、掌控战争的过程,对于进一步理解这场战争有着特殊意义。

一、朝鲜半岛的地缘价值是引发朝鲜战争的重要因素

朝鲜半岛自古战事不断,且多属于外来势力角逐,这与其独特的地缘战略价值分不开。尤其是到了近代,随着人类航海技术的快速发展,朝鲜半岛更以其三面环海背靠陆地、扼守东亚大陆出海口的地理特点,成为各方军事势力觊觎的战略要点。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地区,位于西太平洋岛链北部,东南与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临黄海与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相望,北与中国东北以鸭绿江、图们江划界相连,东北与苏联有小部地区接壤。朝鲜半岛扼守中、苏、日三国中间之战略位置,不但控制着中国、苏联的重要出海口,也是日本联接亚洲大陆的桥梁。近现代战略家、野心家们深知朝鲜半岛的重要价值,半岛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权重也逐步升高。日本法西斯势力将其作为侵略中国、控制亚洲的跳板,得以在中国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把战火,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法西斯侵略的黑暗一页。战后,美苏两霸为重塑亚洲政治板图,在朝鲜半岛展开激烈争夺,引发了朝鲜战争。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百废待兴、积贫积弱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以稳定朝鲜半岛局势为关键突破口,赢得和平安定的周边局势。

二、朝鲜半岛的地理特点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朝鲜半岛是南北长约840公里,东西宽约360公里,三面环海的狭长型半岛,最狭窄处的蜂腰部(元山至平壤附近)东西宽仅170公里左右,因控制这一线使用的兵力较少,战略意义较大,所以该线一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关注的重点。半岛全境多山,山地面积占全岛总面积的75%,多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平原占20%左右,主要位于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大致分为北部高原山地(主要由盖马高原和狼林、咸镜、摩天岭、赴战岭等山脉组成)、东部山地(主要由大白山脉、小白山脉构成)、西部及南部平原丘陵(主要包括西部的平壤平原、载宁平原、汉城平原以及南部的洛东江中下游平原等)。朝鲜的山地地质多为水成岩,除山顶的露岩部分外,构筑工事相对容易。山区不利于机械化军队行动,便于灵活的步兵进行地面攻防作战。

朝鲜半岛有漫长的海岸线,但便于登陆的港湾和岸段多位于南部及西部,如南浦、海州、釜山、襄阳、高城等地。这些登陆区虽然近海水浅、礁石浅滩较多,但由于潮差较大,为大规模登陆行动提供了可能。更为重要的是,岸上地形平坦、交通发达,平原地区多政治、经济重心,便于登陆部队向纵深发展、控制要点。1950年9月,麦克阿瑟指挥的仁川登陆,就充分利用了登陆行动的突然性和登陆位置的战略价值,一举扭转了朝鲜战争初期的战局。相比之下,东海岸虽然近海水域宽阔,岸边1千米~2千米水深就可达到50米~200米,潮差也小,便于舰艇近海活动,但是,从北向南,咸镜山脉、赴战岭山脉、大白山脉盘桓整个朝鲜半岛的东面大部沿海地区。这些地段多断崖绝壁,易守难攻,不利于登陆作战,更不利于上岸部队展开并向纵深发展。但东部山脉之间的间隙地区,尤其是东北海岸,仍有部分可供登陆的地段,如雄基、罗津、清津、金策、兴南、元山、江陵、浦项等港口,这些地区冬季温度较低,冬春之交浮冰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航行。1950年10月,美军就曾在元山顺利登陆。

朝鲜北方水系大多源于盖马高原,北部的河流流入鸭绿江,南部的河流多呈现上游南北走势、下游东西走势。从北到南的主要河流依次有清川江、大同江、临津江、汉江、锦江、蟾津江、洛东江等。这些河流在不同的季节水位变化明显,雨季、春季融雪期水流湍急,影响部队机动、运输。第五次战役东线第一阶段,敌人全部退至清川江南岸,但是由于江水阻隔,志愿军不能徒涉,只好停止追击。志愿军第12军、人民军第1、第2军团分别受阻于隐里、雪岳山地区。另外,半岛河流大多呈东西走势,桥梁较多。美军依据这一特点,发动空中“绞杀战”重点破坏桥梁交通,令志愿军的军事运输工作深受其扰,严重制约着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效率。

朝鲜半岛属温带季风气候区,从10月至次年4月为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大陆的北风或西北风影响,南北温差较大。北部山区最低温度甚至可降至零下30℃~40℃,积雪厚度达1米左右,不利于作战。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第9兵团即因准备不足,在长津湖地区遭受了大量冻伤减员。从4月至5月的春季,天气晴朗,北部地区化雪解冻,地面泥泞,影响机械化部队机动。从6月至8月为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影响,各地普遍高温多雨,容易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泛滥,阻碍交通。从9月至10月的秋季,晴朗少雨,气候温和,便于军队行动。

三、中国人民志愿军依托战场地形掌控战争

整体来看,朝鲜半岛与中国大陆在地理特征上有着明显差异,这对善于在中国大陆作战的志愿军来说,影响颇大。朝鲜半岛狭长,不利于回旋,志愿军难以通过大踏步进退、开辟多个战场来调动分散敌人。而且,由于缺乏海空力量,志愿军作战空间的两翼控制能力极弱,必须时刻警惕敌人的侧后登陆。这些因素迫使志愿军不得不全面调整陆地平面作战模式,从规模、样式、空间等方面入手改变作战方式。

同时,朝鲜半岛山多林密、水陆交通条件较差等地理因素,利于步兵,不利于机械化部队,为志愿军凭险据守、隐蔽防空提供了条件,是弥补武器装备巨大优劣差的重要依托。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下,志愿军依托朝鲜战场的地形环境,创造和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逐步扭转战局、推进战线、稳控战果,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一)依托北部山岳地形变守为攻,扭转半岛战局。志愿军武器装备与美军相差悬殊,现代战争作战经验不足,能不能打是首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出兵之初,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深切关注苏联援助武器装备和派遣空军的问题,重点考虑志愿军通过换装、训练等途径提高自身作战能力。从稳定的基点出发,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决定,利用朝鲜半岛北部的山岳地形,先期组织防御,待陆空力量具备优势后再转入反攻。

1950年10月,在考察朝鲜情况,制定出兵策略之时,彭德怀提出,只要志愿军1个军控制了平壤东北方向约200里之德川山岳地区,其他部队进至德川以北,就具备了阻止美军和南朝鲜军北进的可能,志愿军也可以不用打仗,而是抓紧时间进行装备训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256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毛泽东同意彭德怀的设想,并于14日进一步提出:“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在我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军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再去攻击平壤、元山等处,即在六个月以后再谈攻击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258页。可见,毛泽东、彭德怀把出兵之初稳定战局的关节点放在了依托山岳地形组织防御上。毛泽东甚至提出,志愿军“在工事已经修好敌又固守平壤、元山不敢来攻的情况下,再将军队的一半左右开回中国境内练兵就粮,打大仗时再去。”*《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259页。

19日,志愿军开进朝鲜战场。但是,毛泽东等人发现,战场形势的发展超出了预料。美军和南朝鲜军立功心切,大胆地将部队以团和营为单位分散,沿公路长驱北上,推进速度异常迅速。早在10月12日,志愿军未入朝之前,美军和南朝鲜军就已经接近了志愿军预定防御地区。原定的防御休整计划无法实施,必须迅速转变思路,寻找对策。

志愿军很快发现,由于朝鲜北部山区山脉众多、公路分散,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分兵推进的行动,受地形所限、为地形所导,相互之间难以照应。其东西两线部队被狼林山脉隔开,中间缺口宽度达约130公里,而且越往北进,各师、团也越分散。西线南朝鲜军更是呈现突出态势,脱离了与美军的联系。

毛泽东敏锐抓住战机,决定志愿军放弃原定的阵地防御作战设想,改取在运动中各个歼敌的方针。10月21日,他紧急致电前线,明确“现在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270页。。他紧抓敌军被地形所分割的关键,要求志愿军控制平安南道、平安北道、咸镜南道交界处的妙香山、小白山等制高点,以控制熙川、长津要点,继续保持东西两敌的隔断状态。*《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271页。这样,志愿军主力就具备了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东面或西面一路的条件。据此,志愿军立即于25日发起了第一次战役。

东线方面,盖马高原南部的赴战岭山脉,长约230千米,海拔1500米~2000米,东南坡急速倾斜,西北坡平缓。该山脉有许多1500米以上的山峰,主要通道有黄草岭、赴战岭、厚峙岭、禁牌岭等。志愿军第42师主力抢在南朝鲜军前,占领黄草岭、赴战岭,利用险要地形成功阻击了北犯的美军和南朝鲜军,扼守住了由赴战岭山脉与咸镜山脉之间通往朝鲜东北方的盖马高原的通道,保障了西线作战部队的侧翼安全。

西线方面,盖马高原西侧的狼林山脉呈南北走向,全长约350千米,海拔2000米左右,层峦叠嶂,山间仅有数条山隘横越山脉。狼林山脉向西直至黄海沿岸,分布着江南山脉、狄逾岭山脉和妙香山脉,均呈东北至西南走势,河川众多,交通线也多依河流走势而建,除河谷通道外仅有羊肠小道可以通行。针对敌军分兵冒进的特点,志愿军原定集中第38、第39、第40军和第42军1个师在该区域内包围歼灭南朝鲜2~3个师。但是,因该地道路狭窄、山地险峻,加之朝鲜党政机关和难民向北撤退,车辆人马堵塞,无法展开大兵团机动作战。甚至连敌军都以“坦克数辆和汽车十数辆组成一支队,到处乱窜”*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编:《彭德怀军事文选》,329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不具备聚歼条件。于是,志愿军边打边进,分途各个歼灭冒进之敌,重创了美骑兵第1师和南朝鲜第6师,初步稳住了战局。但是,由于志愿军无法集中兵力,各军都是在独立的方向上实施突击,没有构成具有强劲打击力量和连续打击能力的突击集团,致使美军第8集团军虽被包围仍成功逃脱。

有鉴于此,志愿军决定“诱敌深入”至第一次战役的战场,充分利用地形发挥自身优势,进行第二次战役。为达成迂回包围、聚歼敌人的目的,志愿军以德川、宁远为战役要点。德川、宁远位于三大山脉的交叉处,北为狼林山脉,南为北大峰山脉,这两大山脉呈南北走势,共同把朝鲜战场分为东西两部。妙香山脉由这两个山脉交汇之处起,向西南伸向西部平原,且有清川江依山脉走势流入西朝鲜湾,是迂回包围预设战场的绝佳通道。

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打响。志愿军第38、第42军从德川、宁远打开战役缺口,顺势沿妙香山脉、清川江穿插至价川以南三所里、龙源里,隔断了美军第9军由军隅里南撤顺川的通路,与正面部队一起将该敌包围。因东面有狼林、北大峰山脉阻挡,美军第9军在遭受重大打击、向南突围受挫的情况下,只好改向安州平原地区撤退。同时,美军和南朝鲜军东线部队在志愿军第9兵团的打击下,也由进攻转为撤退。12月1日,“联合国军”总攻势失败,开始全线向三八线收缩。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开局阶段,志愿军利用敌军因地形产生的失误,果断转守为攻,及时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战机。尔后,志愿军充分利用山岳地形以近战击破敌人,依托山脉河流走势迂回包围敌人,不仅解决了能不能打的问题,而且中止了自仁川登陆以来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扭转了整个战局。

(二)利用中部混合地形反复拉锯,努力争取主动。朝鲜半岛中南部属平原、山地混合地形。平原主要位于西部沿海一带,面积较小,且多与丘陵相结合,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适于发动较大规模的进攻作战。东部主要有阿虎飞岭、马息岭、广州、大白等山脉,平均海拔在400米~800米之间,比高较大,北陡南缓,森林稀疏,适于进行层层阻截的防御作战。

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给予美军、南朝鲜军沉重打击后,依托清川江、大同江下游的温泉平原、载宁平原,转反攻为进攻,快速实施追击作战。平原地区利于机动,一方面“联合国军”得以快速后撤,另一方面志愿军也大幅度把战线往半岛南部推进。至12月23日,志愿军全线进抵三八线,紧接着发起第三次战役,在短短8天内,就前进了80千米~100千米,把战线推进至了三七线。

快速进入半岛中部,使志愿军面临新的严重困难。由于战线推进过快,志愿军各军均未得到粮弹、人员补充。同时,志愿军第9兵团在朝鲜东北部严寒地区作战时,冻伤减员严重,行动迟缓,无法投入作战。志愿军一线兵力已不具备对敌优势。中部地区东西狭窄,三面环海,利于“联合国军”海、空军优势的发挥;西部平原地带更是利于装甲轮式装备机动、作战。

“联合国军”依据上述情况,以西线平原地带为重点,凭借火炮、飞机、坦克等武器装备优势,连续发起“屠夫行动”“撕裂者行动”“狂暴行动”,展开全线反扑。志愿军为争取时间以待第二番作战部队开进前线,充分利用山地、河流等有利地形,部署三道防线展开坚守阻击、运动防御。同时,选取山腹、山麓等隐蔽地带构筑工事,配置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逐山逐地抗击敌军,尽可能减少伤亡,杀伤敌人。从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双方经过第四次战役较量,各自达到一定的战役目的,将战线停止在三八线附近。“联合国军”虽占领了一些地区,却没有实现大量消灭志愿军有生力量的主要企图。“联合国军”指挥官李奇微战后分析:“天气和地形给我们造成的困难比敌军行动造成的困难还要大,特别是在中部地区,那里的山峰直插云霄,陡峭的山坡则直落几乎连大车也无法通过的峡谷。对敌人高踞于荒凉山头的坚固工事,我们不得不加以包围并发起冲锋攻占之。”*[美]马修·李奇微:《朝鲜战争》,129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3。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得到了第二番部队补充。志愿军首长考虑,“联合国军”如发觉志愿军兵力大增后,很可能停止北进,在三八线地区巩固阵地,以利再攻。由于这一地区地形狭长,如果敌军稳固下来,其兵力纵深必然较大,难以突破。为了防止长期相持于三八线,并防范敌军实施侧后登陆,4月22日,志愿军立即发起第五次战役,打击立足维稳的敌军。

这次战役历时1个多月,至6月10日结束。双方都想利用西部平原地区,展开大范围攻击,进而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争取主动。但在较量当中,志愿军、“联合国军”都难以较好地克服自身弱点,占据突破性的战场优势。战线的拉锯、不稳定,使得志愿军无法提供及时有效的物资供应,不具备连续持久的攻击能力。面对“联合国军”在狭窄地幅的快进快退,志愿军难以发挥传统优势,通过广泛机动来大规模歼灭敌人。同时,“联合国军”即使充分发扬优势火力,也越来越难以突破志愿军日益改进的山地防御阵地。双方几经攻防,通过对地形运用的逐渐醇熟,力避被动,最终仍把战线停留在了三八线地区。朝鲜战场上,任何一方想完全克服自身受地形限制带来的影响,进而通过运动战来大范围推动战线,都异常困难,双方暂时达成了战场均势。

(三)打造坑道防御体系固守防线,稳定控制战果。经过5次运动战役,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交战双方均转入了战略防御。随着停战谈判的开始,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大规模运动作战告一段落。军事方面,战场相对平静,敌对双方在正面战线都构筑了较完整的防御阵地体系,双方的作战也相继转入阵地攻防战。政治方面,关于军事分界线问题的谈判开始以后,敌对双方都不容许轻易放弃已有阵地,力争扩大阵地。如何稳固阵地、守住战线,已具有决定全局的战略意义。

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位于广州山脉中段。该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介于竹驾岭地沟与北汉江之间,全长140千米,海拔500米~1000米,北高南低,有较多的纵向道路沿平康、金城通往汉城,便于机动作战。早在第四、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依托山地组织运动防御,层层抗击机械化部队的经验。为打破志愿军的守势,从8月开始,“联合国军”连续发起夏秋季攻势,充分利用现代化武器装备,以集群坦克和大量倾泻炸弹为主要样式展开进攻。志愿军进一步运用依托地形、改造地形的经验,尤其是创造性地发明了坑道工事及相关战法,大大强化了防御能力,具备了抵抗现代化武器装备立体进攻的能力。

以第47军的经验,在1个连或1个营的阵地中,每人构筑2个宽0.8米~1米、深1米多、顶厚2米~3米的“猫耳洞”,就可以抗住“联合国军”1000~2000发炮弹和10架次飞机轻型炸弹的轰炸。*参见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美援朝战争史》,下卷,65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4。10月,美军在文登里发动“坦克劈入战”,利用集群坦克沿谷地公路发起纵向攻击作战。谷地两侧多系高山峻岭,不利于美军机械化部队横向机动,为志愿军利用近射程火力打击装甲目标提供了条件。防守文登里地区的志愿军第68军利用山脚棱坎、沟梁等地形,构筑堑壕、交通壕和火器发射点,在谷地构筑反坦克陷坑和反坦克壕,并与两翼阵地紧密结合,使其纵横贯通,以利兵力、兵器机动。从10月11日至14日,美军虽连续进攻4天,但在志愿军依托阵地的顽强防御下,竟寸土未进。其中,志愿军第204师反坦克大队依托即设阵地,在3天内就击毁美军坦克18辆、击伤8辆,创造了志愿军打美军集群坦克的范例。

秋季防御作战的胜利使中共中央看到,利用坚固阵地实行积极防御,可以较好地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1951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明确,志愿军实行坚守防御的方针。由此,志愿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巩固阵地运动,以多种方式改造地形,将以往的野战工事进一步改造为坚固阵地,构筑起以坑道为骨干、各种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1951年夏秋,“联合国军”平均发射40~60发炮弹造成志愿军伤亡1人,到1952年4月,这个数量已经上升到646发。*参见《抗美援朝战争史》,下卷,70页。同时,志愿军依托阵地发起的战术反击成功率也逐步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战线的稳定使得志愿军能够系统地建立完善后勤补给线,前线各类军事物资均有充足的囤积。最终,志愿军通过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表明,利用改造地形形成的坚固防御阵地,已经解决了朝鲜战场上能不能守得住的问题,志愿军已经完全掌握了整个正面战场的主动权。

朝鲜半岛的地理特征,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志愿军传统作战模式需求,为志愿军作战带来许多实际困难,但同时也为志愿军战胜高度现代化的“联合国军”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志愿军官兵,创造性地分析、运用战场地形因素,充分发挥自身战法特长,在开局阶段扭转了战争局势,在反复拉锯中力争主动,并通过大规模改造地形稳定了战线,牢牢掌控了战局,展现出了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和战役战术水平。

猜你喜欢

山脉志愿军朝鲜半岛
尚代肯山脉高点风景
它,就在那里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一封志愿军战士的“表情包”家书
新时代中国的朝鲜半岛战略与角色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