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企要成为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突击队和主力军

2017-01-01李彦庆

国防科技工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军民战略融合

李彦庆

央企要成为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突击队和主力军

李彦庆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作为我国“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战略深度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央企应以更为强烈的责任担当,以更丰厚的经济资源和人才队伍,以更长远的规划和持久性的工作,发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主力军和中流砥柱作用。

贯彻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是央企义不容辞的责任

央企能否全面、正确地贯彻实施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强力促进形成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对于军民融合战略执行的实效,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民融合,就是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系之中,而不是要另起炉灶、重复建设。贯彻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思想,要统筹考虑军民两个方向的资源,发挥央企经济资源、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优势,主动作为,把国防需求与经济建设综合规划,取得资源的最大效用。央企中的军工企业,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主力军,是我国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柱,自觉、主动统筹军民资源,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求纳入本企业发展的战略与规划体系之中,建设军民融合型的央企,将有力推动军民融合、良性发展的新型国防力量体系建设。

贯彻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思想,要求央企聚创新思维、集开拓勇气、闯难关破局,并以此作为央企做强做优的重要牵引力。贯彻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思想,为央企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推进不仅提供了新产品与服务的市场空间、技术与管理创新空间、资源重组与聚合空间,还促使企业进一步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全球化经营与布局的思想、经营模式与组织方式变革的思想。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是这样一个可供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央企应乘势而上,充分发挥自己成体系、成建制的强大力量,在研究发达国家成败得失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制胜的方向和路径。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央企必能找到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公有制经济在国家建设、国防安全、改善民生等领域的中坚作用。

发挥央企优势,形成强大示范效应

央企在军民融合战略实施中是突击队和主力军,发挥央企优势,形成强大示范效应,是历史发展对央企的必然要求。

发挥央企的政治优势,营造新型军民互动发展的强大氛围。央企“兴业报国”的核心价值理念,与党中央的新要求一致,与大力推动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相一致。这个政治优势的发挥,体现在央企发展的思想动员、战略部署、切实行动和辐射带动上。进一步强化央企履行国家战略的政治使命,把思想统一到以军民融合战略带动企业转型发展、以军民融合思想树立新型军企关系、以军民融合创新实践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来。

央企的战略部署不能依据过往的惯性,而更要回应时代的召唤,面向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新质作战与保障力量建设,面向军事与准军事行动准备,面向国家利益发展的新要求。央企的政治优势归根到底在主动作为、担当破局上,在勇于实践、探索求新上,不做表面文章,着重深入推动。这种探索实践是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的唯一道路,也能形成引领贯彻落实中央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好作风。

发挥央企的制度优势,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必须坚持“国家主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创造的是一个持久、广泛、跨域的大市场,这个大市场目前还正在发育之中。这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体现国家意志,也遵循市场法则;部分领域有很强的计划性,更广阔的领域又体现着竞争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央企已经形成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并在执行国家战略中积累了经验,既能有效执行国家意志,又能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具有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制度优势。央企作为政府调控、干预经济的有效手段,可综合利用价格、竞争、供需、信贷等市场手段以及坚决贯彻国家战略意志的计划手段促进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新机制、新市场的形成,成为影响市场走向、规范市场行为的主导力量。在军民融合这个大市场中,如何把政府和军队的要求、需求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实现最优资源配置、高效推动执行,需要央企基于优长再创新,发挥制度优势,引导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发挥央企的产业优势,提高军民融合的质量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明确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

央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在许多方面具有天然的军民融合属性,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等行业,都亦军亦民,而且处于领军地位。近年来,央企加快资产证券化步伐,为进行跨业并购、产业拓展提供了金融准备。所有央企均开展全球化经营和跨业经营,所积累的产业技术基础日益雄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在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北斗导航、载人深潜、大型运输机等高精尖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为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提供了强大的产业基础。在统筹军民融合的“八大领域”、建设军民融合的“六大体系”中,发挥央企的优势,是把军民融合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关键一着。

找准着力点,打好主动仗

认真研究国家军事战略方针调整对央企提出的新课题,找准本行业、本企业的着力点。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我国国防和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了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军事战略方针。同时,中央又做出了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军民融合经略海洋,将是21世纪我国经略海洋的基本方略。这既是能打仗、打胜仗的需要,也是发展海洋经济、兴海强国的需要。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主动研究这一新态势,找准本行业、本企业在这一重大机遇中的着力点,自觉谋划,加快融入,是央企再创新、再创业的大好时机。

认真研究军队改革对央企提出的新要求,寻找着力点。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亲自主持和领导了我党、我军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牵涉最广的军队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战区特点的军民融合新格局”“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军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的要求。军队改革事实上对国家各个方面都将带来重大的变化,也对央企的发展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央企要主动适应这种形势,深入研究军改对每个行业、每个央企发展带来的机遇和课题。每个战区的使命任务不同,建设的内容也不一样,对不同类型央企的要求也可能有差别,这也是央企大有作为的地方。

将军民融合纳入到央企发展规划和考核体系之中。自觉把军民融合纳入到发展规划和考核体系当中,是央企讲政治的表现。在编制发展规划时,要统筹考虑军民两个体系、两个需求,合理分配资源,最大可能实现人才、资金、技术、设施等企业资源的军民两用,严格高标准高规格生产流程,使产品不仅满足经济效益,还能满足国防要求。

军民融合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全局性战略,需要各类主体打破利益藩篱,共同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这就要求央企立足自身的行业优势,合纵连横,建立军民融合专业体系,并融入到对应的军民融合六大体系中。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猜你喜欢

军民战略融合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融合菜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