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

2017-01-01王文华季自力

国防科技工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军民军工

王文华 季自力 陈 刚

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

王文华 季自力 陈 刚

“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十三五”时期,必须始终坚持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力争在增动力、促平衡、可持续、拓空间、更包容上取得显著进展,在关键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增强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驱动力

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促进军工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不竭驱动力。近年来,各主要国家为抢占军事战略制高点主动权,争夺国际军事竞争的新优势,都大力整合政府、军队、社会和民间科研力量,积极构建向全社会开放的军、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用军民一体化方式积极推进颠覆性的技术创新。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全面实施,我们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机遇,也面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这里面有一系列创新性的新课题需要研究。比如,如何发挥军事需求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牵引带动作用,通过在军事领域的率先突破实现以军带民,催生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助推经济技术转型升级;如何打破军地各自独立、高筑“围墙”的壁垒,把国防科技创新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国防军工附加值高、产业链长、辐射带动效应等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国家科技工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对接“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军民融合模式创新,加快建设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军民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供需对接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如何主动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努力发掘具有重大潜在军民通用价值的前沿创新项目,形成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军民融合优势技术产业集群;如何利用好民用科技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方面的成果,利用好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政策体系和人才资源,利用好国家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把优势民企、民用高技术、民间高手快速引入军事创新链条,加速颠覆性技术创新;如何更好发挥军民融合园区的孵化功能,带动创新要素向前沿技术和高端产业聚集,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升级;等等。只有深入研究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才能从创新发展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形成军民协同创新体系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平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增强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整体性

协调是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紧扣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消除瓶颈、补齐短板、协调比例、优化结构,军工产业军民融合才能整体推进、稳步发展。在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军民融合发展的整体性上,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比如,如何实现资源配置上的协调性,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即国家科技资源配置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国家发展与安全之间轻重缓急的关系,能够形成合理的资源分配比例;如何实现发展时序上的协调性,即将军民融合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使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国家战略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保持步调一致;如何实现制度安排上的协调性,即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设计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能够充分兼顾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需求,能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棋局”与未来战场的“战局”作出通盘考虑、整体谋划;如何主动对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继续布局一批军民融合重大建设项目,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收到稳增长、补短板、调结构、固安全等多重效益;等等。只有协调处理好这些重大关系,才能推动军工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增强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军工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注重点。适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求我们把绿色发展理念纳入军民融合研究的视野,积极探索军工产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的新途径。这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如何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融入军民融合项目建设中,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推进军工改革发展中使每一项规划、每一个项目建设都力求提高质量和效益,充分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发展路子;如何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推进绿色低碳建设,优化军工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节能减排、碳排放权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努力形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绿色低碳的工作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低碳生产消费成为自觉行为,推动军工产业逐步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等等。在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中,蕴含着诸多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生长点,搞好了可以为推进军民融合增添强劲的绿色发展动力。

——坚持开放发展着力拓展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空间

开放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军工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核心是破除体系壁垒。目前我国军民两大体系之间,仍然是自成体系、自我封闭、壁垒重重。11大军工集团的民品配套率仅有13%左右,获得装备承制准入资质的民营企业只有1000多家,占全国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总数的比重还不到1%,这就给我们提出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如何鼓励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引入社会资本及上市,提高军工企业的发展动力和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何破除军工生产垄断,建立开放式发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格局;如何缩短军事需求的传导链条,打通从军事需求到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通道等。只有深化这些问题的研究,才能开辟军工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广阔空间。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强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包容性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核心要义。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军队、军工企业、民营企业等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特别是深度融合必须聚焦利益关系重新调整、利益格局重新塑造和利益分配重新组合,必然会涉及一些部门、一部分人员的利益让渡,甚至可能诱发各种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纠葛。因此,实现共享发展,必然会触碰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如何制定资源共享和利益分配的办法,推动军工企业与军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如何做好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增强制度安排的包容性,保障各类主体在军品研制生产领域具有平等进入、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如何有效化解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阻力,合理分担各类改革成本与风险,在新体制下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确保新体制有序运转;如何健全利益补偿机制,确保共担融合发展成本、共享融合发展红利,把有利于宏观和全局利益的融合发展转化为军品研制生产各主体的内在驱动力;如何完善相关的政策,让承担国防义务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吃亏,利益得到可靠保障;等等。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了,就会增强军民融合各类主体在共建共享中的安全感和获得感,确保军工产业军民融合顺利推进。(陕西正衡管理咨询公司、战略支援部队某部采购局)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军民军工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研发支出政策在军工科研企业的应用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