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后备力量应具备“四种能力”

2017-01-01胡海洋刘德强

国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后备力量维权力量

胡海洋 江 红 刘德强

海上后备力量,是指针对海上方向军事斗争准备需要,遂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支援保障海上作战的民兵预备役力量及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是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参加海上维权斗争、支援保障海上作战一支不可或缺的战略力量。新形势下,海上后备力量建设,必须突出与形势任务相适应、与军事战略方针相契合的“四种能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关于做好海上方向军事斗争准备战略意图和决策部署提供有力支撑。

一、实时精确、融合共享的信息获取能力

信息化海上战争、海上维权、应急救援等活动复杂多变,要掌握海上主动权,必须有充足的情报作为依据。

针对海上后备力量活动范围广、敏感程度低的特点,应按照“一点多报、多点印证”方式,区分类别编组信息收集船只,遂行伪装补充侦察任务,提升尽早发现和尽远预警的能力。普通信息船配备简易侦察、观测器材和定位系统,满足一般侦察报知需求;重点信息船增配照相/摄像器材和水下目标侦察探测装备,满足取证、收集资料需求;机动信息船应增配红外、夜视器材,满足夜间、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专项侦察需求;特种信息船可综合运用卫星、微波、无人机等侦察途径和信息获取手段,扩大其规模及应用范围,提升性能和技术指标,对重点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定位和跟踪。

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与管理方法、统一的电子情报信息安全标准及通用的信息搜索与检查机制,对获取的情报信息进行筛选、判别、认证和传递,通过融合的判断体系和统一标准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为组织指挥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依据。同时,采取抗电磁干扰、水下侦察、无人侦察等多种手段,提升情报侦察力量的生存能力和防护能力。

二、精干高效、分布交互的指挥控制能力

海上后备力量参与行动分散度高、组织复杂、协同困难,需要实施科学指挥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在指挥机构设置上,按照利于协同、便于指挥、精确高效原则,进一步深化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更好地发挥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战略决策、统筹协调职能,以沿海地区党委、政府为主体,吸纳省军区系统、海军部队、海警和涉海单位部门参与,在各个海上方向设立海上后备力量联合指挥机构,下设指挥控制中心、态势情报部门、法律服务部门、综合保障部门等,借鉴广东省组建海上民兵预备役综合应急机动大队的做法,采取“省建大队、市建分队、县建中队”的方式,构建常态化、权威性、扁平式的网状指挥体系。

在指挥通信手段上,在沿海省军区系统各级值班部位引接渔船安全与救助系统,通过基于现有装备研发军警民通用的通信模块,为海上民船加装军用电台等方式,构建军警民无线电通信网络;依托“北斗”卫星系统,建立军警民力量互通的卫星通信,通过加装海事卫星接收设备,配置民用卫星电话等手段,构建军警民应急通信网络;制订军警民通用密语表,解决通信保密难题,实现上下指挥层级间、同一指挥层级的互联互通。

在指挥控制链路上,要以海上军事斗争、维权任务等热点难点问题为背景,采取图上作业、沙盘推演、计算机仿真等方式,组织联合演练,明确职能分工,熟悉指挥流程,进一步理顺军地之间、军警之间、警民之间的指挥关系。紧密结合遂行海上任务的性质、区域、参与力量等情况,综合运用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综合指挥与专项指挥、按级指挥与越级指挥相结合的方式,缩短指挥流程、精简指挥层次、减少指挥环节、提高指挥效益。

三、精细严密、科学有效的专业处置能力

专业处置能力,是指海上后备力量针对海上威胁的类型、性质和特点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手段和措施。

新形势下,针对海上军事斗争、宣示海上主权、配合维权执法、情报侦察预警、海上应急救援、开发建设海上等主要任务多样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海上后备力量队伍组建应围绕“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要求,着眼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科学筹划专业技术力量的规模、结构、部署和任务区分,重点突出情报侦察、海上维权、支援作战、后勤保障四类海上后备力量。

侦察力量运用遥感监测、水下目标探测、测绘导航、卫星通信等手段,第一时间将情报信息收集、整理、筛选、汇总至指挥机构,并对可疑目标进行持续监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做到不越界、不暴露、不挑事。海上维权力量作为长期垦海戍疆、彰显民事存在、常态维权执法、应急维稳处突的主力,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应做到捍卫主权、据理力争、控制态势。支援作战力量应加强海上作战、海岸防卫、海上救援、渡海登岛等各类作战样式训练,熟悉和了解海上作战组织指挥的基本内容、程序、协同方法,做到配合现役部队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后勤保障力量强化海上战略投送、物资油料运输、医疗卫生救护、船舶装备维修等专业技能提升,做到保障有力。

四、及时可靠、集约高效的综合保障能力

应深入研究遂行海上维权斗争、支援保障海上作战等行动任务中综合保障的特点规律,科学构建综合保障能力指标体系,注重夯实综合保障的物质基础。

着眼海上方向尤其是远海投送需要,构建高效顺畅、远近配置合理的后勤装备投送体系,主要包括海运船、综合补给船、滚装船组成的水上运输装备,以及包括医疗、饮食、卫生、油料、运输等后勤保障装备在内的伴随保障装备体系。

推进海上后备力量后勤物联网建设,将后勤物资、装备、设施等各网络节点广泛“嵌入”信息传感设备,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等功能。通过网络能够自动完成整个供应链信息的采集、发送、接收与处理,形成全方位、全频谱、全时域的多维后勤态势图,加强指挥员的实时掌控能力。同时,注重加强与海事、公安、通信、卫生、交通、气象等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军队内部各系统之间的沟通联络,完善综合保障协作机制。

针对海上后备力量保障涉及的民船油料补给、通信器材更换、药品食品储存、船舶检查维修、误工服务补助、设施损坏补偿等方面,采取“合同式”“采购式”“融合式”等多元化保障办法,建立可靠的社会化保障网络,形成后备力量、社会后勤互为一体,联合化保障、区域化保障、社会化保障相结合的保障模式。

猜你喜欢

后备力量维权力量
维权去哪里?
麦唛力量 (一)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完美 打假维权
孤独的力量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考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浅谈企业基层管理者不当督导的危害和对策
怀疑一切的力量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