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科研经费的财务核算与管理
2016-12-31丛日爽
文/丛日爽
论企业科研经费的财务核算与管理
文/丛日爽
摘要:科技创新是企业盈利的根本,更是我国发展集约型经济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政策倾斜,科研经费的投入、使用、核算及管理日渐受到审计关注,如何做好科研经费的核算和日常管理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本文在分析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的基础上,阐述了科研经费核算办法,结合科研经费审计的特点及问题总结归纳科研经费管理的方法,确保企业科研经费财务核算与管理的合法和合规性,从而确保企业切实享受到科研经费的政策优惠。
关键词:科研经费;财务核算;管理
一、科研经费的形成背景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较以前都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但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使我们付出了高额代价,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阻挡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国开始探寻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发展路径,在这一探索中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创新不仅影响企业收益也制约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加大专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投入,这种投入形成企业的科研经费。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和管理好科研经费就成为财务核算和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
二、科研经费的财务核算方法
科研经费核算按照按照核算流程可以分为:取得科研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支出及月末科研经费结转三部分。
(一)取得科研经费拨款核算
按照研发合同中科研经费来源不同,科研项目可分为:重大专项、国家拨款项目、外单位委托研发项目、企业自主立项项目。财务人员应依据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将收到的外部科研经费拨款区别核算为:递延收益/专项应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二)科研经费的支出核算
科研经费支出首先要判断是应该费用化还是资本化。一般而言:研究阶段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的特点,支出应该费用化;开发阶段具有针对性和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的特点,支出应该资本化。在具体划分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时,财务部门和科技部门要在上述原则和证据资料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确定,若不能合理确定,则统一归于研究阶段。
1.科研经费资本化核算
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在开发阶段将有关支出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成本的条件包括: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具备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有足够的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且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可靠计量。研发项目完成时计入无形资产科目。
2.科研经费费用化核算
科研经费费用化核算范围包括:研究阶段的全部费用;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科研项目在研发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燃料及动力、人员费用、外包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试制检验费等按照费用性质计入成本费用下相应明细科目即可。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外聘劳务人员的费用通过成本费用下劳务费核算;出国人员的差旅费等要在出国人员费下核算。
(三)月末科研经费结转
月末需要将成本费用明细科目中核算的科研经费支出结转入:管理费用-技术研究费。
同时要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结转收入,按照研发合同分析计入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收入科目。对于企业自主立项的科研项目只需通过往来科目核算拨款不需要确认收入。
三、科研经费的审计形式、特点及审计问题
随着国家给予科技创新的政策越来越优惠,企业越来越注重对科研的投入,科研经费金额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确保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确保科研经费的合法、合规使用,国家相关部门加强了对科研经费的审计。近年审计情况总结起来就是:科研经费的外部监管越来越精细化,重点监管科研经费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具体特点如下:
(一)监管部门多。除了国家审计署、科技部等外部审计部门还有集团内部上级公司、平行单位的交叉审计等。
(二)审计涉及科研项目全过程、多角度。审计涉及科研项目采办、经费使用、预算执行等多方面,贯彻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批、项目实施过程、项目成果论证及结题等全过程。
(三)审计频次越来越高。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现场审计与案头审计,多重审计方法交叉结合使用。
从科研经费审计形式和特点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科研经费的核算及管理检查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处罚越来越严厉。从审计的结果看,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科研经费财务核算随意,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例如:将应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设备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入账;将日常经营领用的材料或者发生的费用调整入科研项目;在差旅费科目中核算出国人员费;在物料消耗中核算办公用品等现象
2.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缺少监管。科研项目超出总预算却未审批调整预算;科技人员随意调整使用预算明细项目,科研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严重不符,预算管理名存实亡,。
3.科研经费使用不按照国家或企业的相关规定执行。例如:科技人员经常以设备或材料的特殊技术要求及项目进度紧等为借口拒不履行采办手续、不签订合同,违反采办管理规定;科研经费使用不按照预算执行,科技人员随意调整预算;科技人员的差旅费、会议费超标准报销等。
4.公共费用分摊缺少依据,分摊明显不合理。例如:水电费、折旧、人员费、间接费用的分摊没有分摊表,技术人员凭感觉随意分摊。
5. 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费。科研项目已结题但科技人员迟迟不办理结转费用手续。
四、规范科研经费的核算,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
鉴于目前的越来越严的审计形式,结合审计发现的问题,企业在日常的科研经费管理中要从提高人员素质、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过程监管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所述:
(一)加强培训,提高财务及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保证核算科目使用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为科研项目的日常管理和预算管理奠定基础。
(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相关的各项制度和管理办法。
修订科研经费的预算调整审批制度和权限,确保预算管理的刚性。
修订科研经费核算管理办法。选择科学的成本归集方法,按科研项目设置专门核算该科研项目的成本中心、订单等,用以归集不同项目的成本费用,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
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责为主的经费使用审批制度科研项目经理要对科研经费使用负责,申请使用经费时科研项目经理必须对支出的必要性及金额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确保科研经费合法、合规使用。
(三)严格过程控制,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
财务人员要对科研经费的单据进行严格审核,严格执行企业相关费用支出标准,对于超标准费用有权拒绝报销。
财务人员对于达到固定资产核算标准的设备应及时提出,督促科技人员办理固定资产入账的相关手续及折旧年限说明,并与其沟通资产的相关信息从而判断资产折旧年限的合理性。
科技人员在科研项目物资采办过程中要依照采办管理办法进行公开招投标、签订合法有效的合同,确保采办过程合规、合法,避免可能发生的营私舞弊行为,确保企业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严禁超预算使用科研经费,预算调整必须履行相关审批。
公共费用分摊要使用费用分摊明细表,确保费用分摊有理有据。费用分摊标准可依据作业工时、收入比等。
科技人员在项目验收结束后应及时向财务人员反馈信息,并按照财务人员要求及时办理项目费用结转手续,确保项目核算的完整性。
五、结束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合理利用科研经费,必将会带来更优化的企业资产和公司价值的最大化的结果,最终在竞争中以研发取胜,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科研经费的核算与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缩影,也为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工作保驾护航。企业要以提高人员素质、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过程监管为切入点,做好企业科研经费的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确保企业科研项目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企业一方面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科研经费的核算与管理,双管齐下才是企业立足不败之地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2]朱荣.高校科研经费的核算与管理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3).
(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工程分公司)
上接(第30页)
虽说计算机永远不可取代人类的地位,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要充分的利用计算机,创建信息化财务管理风险体系。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其优点和长处,其中还有着许多的缺陷。在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风险体系之前,企业需要给企业员工灌输财务管理风险的意识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将员工置身于风险当中,使他们感受到风险的存在以及危害。第二,向员工展示以往成功防范风险的例子,或是其他优秀企业在风险防范时的相应反应,树立员工的自信心以及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建立财务管理风险的意识观念后,企业除了人为的规避风险外,要对内部信息进行严格保密,减少泄密带来的经济损失。
(五)在集资、投资、运作、收益等方面创新
首先,集资方面的创新。集资大体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就是资金流方面的集资,这一方面的创新要求企业打破传统单一的集资模式,将集资的方向扩大化,采用更多的集资渠道来促使经济活动的实现。其二就是无形资产的集资,主要包括技术、人才、企业形象方面的集资,打造企业创新软实力。
其次,投资方面的创新。投资其实与集资所包含的内容相差无几,同样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投资,如企业的品牌、形象、人才等的投资。随着投资对象的增多,企业面临的而风险也就越大,企业需要创新区解决这一问题。由此企业必须对有形资产的投资更加慎重,对无形资产的投资更加重视,保护无形资产即维护好树立起来的企业形象,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更好的发展。
然后,运作方面的创新。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运作模式都比较单一,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企业可以尝试多种运作方式并用的运作方式,这有利于企业扩大自身资本,使企业既可以迅速的发展壮大,又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利益。
最后,收益方面的创新。并不是说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之后一切就都结束了,企业需要进行下一轮的效益收割,但在进行下一轮之前,如何处理企业获得效益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的发展。笔者认为收益方面的创新包含收益的分配创新。企业需要对员工的付出给予肯定,按照按劳分配的制度将企业的收益分配给员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重要性,知道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设计,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
[1]马孟夏.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91-93.
[2]常新悦.企业财务管理创新之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6:24-26.
[3]梁彤缨,陈广兵.网络环境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J].会计研究,2003,05: 50-54.
(作者单位:重庆芳草地房地产开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