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形成性考核模式创新

2016-12-31尚晓丽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素质考核高职

◎尚晓丽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形成性考核模式创新

◎尚晓丽

为探索建立符合时代特色和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考核模式,我院自2010年开始实行“形成性”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现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需要创新的原因出发,探索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一些关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创新的建议。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简称“双合”)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笔者认为要进行“双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必须要进行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反过来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也要遵循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建立理论、实践和项目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我院自2010年开始实行“形成性”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考核方式公式化、课程考核主体单一、课程考核实施过程欠规范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现行的考核模式进行创新。

现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需要创新的原因

高职教育应以满足社会岗位需求为目标,并以社会岗位需求的变化来进行高职教育体系的改革,高职教育的效果又取决于考核方式的优劣。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考核采取的形成性考核模式符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有效的解决了过去“一卷定锤”的问题,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经过为期半年的市场调研,对相关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有效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8 份,访谈调查结果如下:

专业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考核模式有创新的必要性。访谈中有60%以上的专业教师认为目前的形成性考核模式是合理的,但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课程考核脱离实际工作环境;项目考核过多且不统一;考核主体单一;学生的课堂表现很难控制;期末综合测试所占分值不高等。

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的考核模式存在弊端。调查中有70%的学生认为酒店管理专业的考核模式是合理的,但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对项目考核的引导不足;成绩判定欠公平;考核标准模糊;学生不认真准备期末考试;考核项目过多,无暇应付等。

综上所述,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考核方式不能充分体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脱离了社会岗位需求对所需人才培养的要求,没能体现“双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创新的原则

能力本位的原则。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各类酒店培养合格的管理与服务人才。所以要求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胜任酒店的相关工作,而不是需要酒店自己再来培训,否则酒店没必要来招聘我们的酒店专业毕业生,它可以随便在社会上招聘。这样我们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也会失去了自身的优势,变得没有竞争力。因此课程考核作为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必须要严格把关,设计一些今后会用到的能力的相关考核内容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

与时俱进原则。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相应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更新的很快。所以课程考核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考核评价。如以往的考核都局限在课堂,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打破这一局限。再如考核评价加入企业专家评审的环节可以使我们的考核更有针对性。

差别对待的原则。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核模式。目前我院的课程主要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三部分。可以根据课程的特色采取不同的考核模式,如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严格考核;针对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则可以任课教师和学生小组长共同完成;针对人文素质模块可以不做大的改动。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创新的建议

学校层面

根据课程性质建立不同的考核模式管理制度。根据高职“双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考核模式管理制度必然要进行改革。改革不是盲目的,必须要根据专业特色出发。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为了满足酒店职业岗位需求,主要分为三类: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素质拓展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学校应依据不同性质的课程建立不同的考核模式管理制度,以提高考核模式管理的有效性。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如《餐饮服务技能》、《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等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考核模式上应注重实际操作,提高考核的实践动手性;针对专业素质拓展类课程如《酒吧服务与管理》、《客源国概况》、《导游基础》等课程就要实践操作与笔试并重;针对人文素质课程像《思想政治修养》、《职业规划》等课程应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应用,主要以笔试为主。

建立健全考核监督制度。学校考试管理也不例外。只有具备了科学合理且易于执行的制度才可以使考核工作有章可循、客观公正,因此必须重视制度的建设。例如,建立健全《项目考核实施管理规定》《教考分离实施细则》、《教师阅卷管理规定》、《企业专家参与考试命题管理规定》等等考试制度。当建立健全了科学合理且易于执行的考核制度之后,应重点关注制度的落实情况,保证已经建立完善的制度能够顺利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使制度不断完善、提高。

建立专业教师的定期培训学习制度。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老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所欠缺的。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学校可以多种方式与企业合作,选送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行专业实践体验,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考核能力。在具体操作上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如可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顶岗实践不少于两个月,并将此作为教师评职称的重要条件。也可以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教师下企业积累实践经验,并把它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一线的企业专家到学校参与课程考核,如让他们参与考核内容的制定、考核过程及考核结果的评定等,保证考核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教师层面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首先是项目考核考核内容的制定,由原来的任课教师一人制定改为企业专家、学校主管部门领导、任课教师和往届优秀毕业生共同确定,适当改变项目考核的形式、内容和次数,使考核内容具有典型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平时成绩由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的判定由教师和班级学生小组长共同判定,改变以往由教师一人评定的情况,加入学生小组长的参与;期末综合测试(期末考试)试卷的出题者由原来的教师一人改为企业专家、往届优秀毕业生、主管领导和教师等多人,这样可以提高题目的专业性、职业性和严谨性,以提高学生期末考试的“含金量”。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考核效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0%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引导不够,如对项目考核的概念模糊、不理解项目考核的要点、不知如何着手项目考核、期末测试太难等。高校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把课堂知识融会与网络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做好教师的网络空间,通过网络空间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但要使学生感受到网络的乐趣,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获得乐趣的同时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把课堂上难以完成的教学课题延伸到网络上,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学,做到网络和生活的有机结合。

积极参与各种企业培训。作专业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自己实践技能方面的不足,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企业培训中,到企业去顶岗学习,将先进的岗位技能和行业知识带给学生。通过培训引导自己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职业能力和素质,进而不断提高基于职业化能力、素质的课程考核水平,将考核模式创新不断深入,直至成功。

学生层面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课程考核评价。在一个班内,由班级成员提议草拟相关选举规则(经任课教师同意),提交全班成员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同时通过自荐和提名的方式产生自治小组的候选人,经班级成员投票后决定自治小组成员(一般要求在班级内有较高威望和组织能力的学生来参与)。选举产生的自治小组成员接受任课教师的领导,协助任课教师做好班级成员课程的平时成绩考核和项目考核评定工作。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即在一个班级内,从选举规则草案的提出到规则条款的确定,从自治小组成员的选举到最终平时成绩和项目考核成绩的确定,都由班级成员或小组成员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决定,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仅仅只是作为课程的授课者,与班级选举产生的自治小组成员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素质考核高职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