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全覆盖下高校审计项目着力点探究

2016-12-31李妍妍

财会学习 2016年10期

文/李妍妍



审计全覆盖下高校审计项目着力点探究

文/李妍妍

摘要:《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出台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高校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和推进高校审计工作,本文探究审计全覆盖要求下高校审计项目的着力点,为审计工作提供审计思路,发挥审计在维护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安全、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审计全覆盖;高校审计;审计项目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可以看出,国家已经把审计工作放在维护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安全、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位置。而作为高校——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来说,应借此次《意见》精神,将高校审计项目重新梳理,以期达到将审计工作覆盖至学校各方面资金、国有资产的目的。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当前形势下高校审计项目的审计着力点进行剖析,以期为实现高校审计全覆盖提供思路。

一、内部控制审计

在所有高校审计项目当中,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贯穿所有项目始终。在《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中,编者将内部控制审计放在高校内部审计的首要位置,着大篇幅介绍内部控制审计方式方法。下文将在具体审计项目中分解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思路。内部控制审计的将结果直接影响到审计项目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因此内部控制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预算审计

预算编制是财政资金来源的起始点,因此高校应尤为关注预算审计。但就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从未开展过预算审计,这是审计全覆盖下的突出问题。高校应将预算审计纳入学校审计计划当中,对预算编制情况进行不定期审计。应围绕预算编制依据的充分性、编制完整性、安排合理性、调整规范性等方面进行审计,重点关注收支规模大、经济活动频繁的项目。通过审计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推动预算执行更加规范。

三、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涵盖高校很多审计项目,这些项目的审计重点都围绕收支审计进行,比如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等。财务收支审计是对学校及校属单位或部门各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以及资产使用和管理进行审计。收入审计应关注是否统一管理核算,财政资金是否足额到位、财政收入是否足额上缴,有无隐瞒、截留、挪用、拖欠或设置账外账情况、是否存在“小金库”或乱收费现象等;支出审计内容包括各项支出是否真实并按预算执行,有无超预算、有无虚列虚报、违反规定支出等问题;结余及分配审计内容包括结余是否单独反应,会计处理是否合规、结余分配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等。

四、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

工程项目审计应以控制工程造价、堵塞漏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障项目经费合法、合理使用为重点开展审计工作。要对小投资额的基建、修缮(含设备、家具维修)工程项目进行审计监督;对大型建设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标、施工、竣工等与造价管理有关的各项环节及其控制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五、科研审计

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繁多,科研金额较大,科研审计一直作为常规性审计工作,但个别高校在项目结题时进行的审签工作只是走形式,未进行实质审计,这给科研管理带来很大隐患。学校要把科研审计放在重要位置,为科研资金使用把好关。科研审计内容涉及项目管理、预算管理、支出管理三个方面,而对单个科研项目审计重点放在了支出管理上,包括科研经费支出是否执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制度相关规定;各项支出是否符合项目批复的预算范围和标准;有无截留、挪用、挤占、虚列项目经费以及其他违反财经纪律行为;外拨经费是否经过严格审核,有无违规将科研经费转拨至利益相关的单位或个人等行为;有无虚构项目支出、使用虚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等行为;科研劳务费的提取和发放是否合规;有无执行国家政府采购制度情况以及是否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情况;科研设备、耗材、软件等物资采购、物资管理以及结存、结余经费管理情况等。

六、国有资产管理审计

很多高校因历史遗留、院系分立撤并调整、人员调动、搬迁、交接不畅等因素,国有资产存在账实不符、资产闲置或丢失、使用率低等问题。国有资产审计应以规范学校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落实管理责任作为落脚点开展审计工作。审计时应关注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是否合规;账账是否相符、账实是否相符;以资产进行投资是否合规;部门监管是否有效。除此之外,存在资产出租出借经济活动的高校也应定期对资产出租出借审批手续、招租的招投标过程、出租出借合同规范性、租金公允性、租金管理与使用等进行审计。

七、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关注机构制度建设、内部控制、经济效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情况等,经济责任审计要与人事部门协调,避免“先离任、后审计”。审计时经济责任评价指标的使用不能一概而论、千篇一律,要特别为领导干部量身定做符合其经济责任评价要求的指标。特别强调经济责任审计不能流于形式,要加强对审计结果的推广和运用。

八、采购招标业务审计

随着高校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多元化,高校采购招标业务审计也愈加成为一项常规审计工作。审计内容包括招标采购方案的可行性、必要性;招标审批等手续的合规性、齐全性;招标方式选择的合理性,评标内容全面性、合理性;现场答辩是否公正公开,记录是否准确;有无采购风险和合同违约风险;合同签订的是否准确合规以及双方权利及义务的履行情况等。

九、专项审计

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或安排,可适时开展专项审计工作。如三公经费审计,工资审计,纪委、人事等部门的委托审计等。

上述审计项目内容有交叉,相互之间有相通之处,审计成果也可互相借鉴互相转化,避免重复审计,节约人力成本,提升审计效率。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