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营销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
2016-12-31陈佩雄
陈佩雄
(吉林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长春 130021)
出版物营销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
陈佩雄
(吉林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长春130021)
[摘要]我国出版物发行行业已经进入了市场化阶段,开始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随着出版物发行量的增加,探讨出版物营销的文章越来越多,和市场相关的“促销”、“营销推广”等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使出版物营销学理论研究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更大的空间。
[关键词]出版物;营销学;现状;策略
出版物营销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显效的成绩,但是出版物营销学的学科建设依然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推动出版物营销学的发展。
1 出版物营销学存在的问题
(1)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偏向于实务研究,对于理论研究比较少。理论结合实际是学科研究的基本原则。但是并不是谈及实际问题就称之为联系实际。对于营销学而言,这种思想认识的偏差经常出现。很多研究型的文章经常习惯于就事论事,在主题的选择上经常存在雷同现象;没有向多个方向探讨问题;不能站在宏观角度上看待问题;实际问题研究的思路较狭窄。
(2)在研究层次上,经验描述较少,理论知识较多。很多文章只是内容的堆积,不存在内在联系;很多事物的描述只局限于事物表面,不能进行本质的揭示;很多营销活动只有个性领悟,缺少活动总结,缺乏一定深度。
(3)在研究方法上,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在图书营销实践中,由于各种数据的存在,导致图书营销的规律探讨必须采用定量分析。但是,在实际研究中,能够运用大量数据揭示营销活动规律的依然较少。在文章内容的表述上,比较空洞,缺乏理论性说明,不具有说服力。
(4)在研究组织上,个体作业较为分散,组织研究较少。由于缺乏一定的学术组织指导,出版物营销研究在指挥和协调方面多为个体作业。在研究的重点、难点、时间上,都是根据研究者兴趣拟定,取得的成果也不够完整,导致出版物营销学的研究目前依然处于无组织状态。
2 加强出版物营销学研究的建议
(1)在科研机构设置出版物营销学研究专门机构。主要目的是对出版物营销学的相关学术研究进行规划和指导。此机构可以制订科研计划、开展信息交流和举办学术讨论会,给全国范围内的出版营销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2)加强出版单位与高校出版专业师生、出版科研人员的协作,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可以联合开展科学研讨会,共同进行优秀人才培养,共同进行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一起加入到科研规划和成果的评奖中。让产、学和研实现三方协作,让版物营销学理论研究为实践服务。
(3)加强出版物营销学研究信息的管理。信息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条件。出版物营销学信息主要由出版物营销学中使用的基础数据和科研活动组织方面的信息组成。基础数据主要由商品的存货和销售数据、分析经营效益的数据和读者消费的数据构成。科研活动方面的信息主要由科研活动的主题、科研活动的中心、日期和时间等组成。加强各个领域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出版物营销学的发展,实现资料交流、信息传递和科研信息服务。
(4)制定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主要包含对出版物营销学文章的统计;优秀科研成果,例如,论文、工具书、著作等的评价奖励制度;对比较突出的研究者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此项活动进展的主要目的是激发研究人员的热情,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出版物营销学的发展。
3 对出版物营销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随着出版物营销学研究范围的扩展,行业之间的竞争力度也在逐渐增大,出版物营销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对出版物营销学的理论探讨,也进入了新的层面。其未来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市场的经营类型、营销手段、读者的消费心理、营销环境等。
在研究方法上,定量分析占比会逐渐上升,将成为出版物营销研究的主流。一大批出版物营销研究成果,会建立在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大量的数据研究和分析,将会依靠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的应用,可以给研究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增进研究者的合作交流,研究形式也会向多样化发展。
出版物营销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销售并存,特别是近年来线上销售量逐年增加,实体店大量退出市场。
4 结语
本文主要对出版物营销学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科研机构设置专门的研究机构,加强出版单位与高校出版专业师生、出版科研人员的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出版物营销学研究信息的管理,制定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希望可以促进出版物营销学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袁亮.出版物的性质[J].出版发行研究,1996(5).
[2]戴文葆.大处着眼,实处着手[J].出版发行研究,1995(5):8-9.
[3]余孟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J].群众,1995(12):36-37.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3.077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3-0141-02
[收稿日期]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