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中小企业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评价研究

2016-12-31王庆敏张小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3期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

王庆敏,张小宇

(青岛理工大学 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创新型中小企业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评价研究

王庆敏,张小宇

(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青岛266520)

[摘要]到2104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全部主体市场中小企业总量的99%以上,掌握着创新的主要来源,而创新型中小企业更是其中的中坚力量,2015年的“两会”更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激励措施并不完善,迫切需要一套适合创新型企业的完善业绩评价体系来帮助其在发展过程中制定正确的战略并有效执行,发现其创新型企业真正价值。文章从当前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征出发,分析其目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型中小企业;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

O 引言

目前,我国的业绩评价体系仍比较单一,特别在一些公司治理机制并不健全的中小企业,主要应用的仍然是杜邦分析指标体系,综合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其中经济增加值(FVA)评价方法可以激励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注意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有利于企业实现真正发展,目前在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创新型中小企业由于其高风险,融资难等问题迫在眉睫而忽视了业绩评价的重要地位,业绩评价体系并不能发挥作用。采用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往往能真实评价企业的价值,有助于正确战略的制定,增加投资者信心来吸引投资,降低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提高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存活率。

1 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义及特征

创新型中小企业同时兼具规模限制及创新性的特点,是我国科技产业创新中最活跃的群体。由于创新型企业涉及诸多的行业并存在背景差异,关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就是在一定规模范围的基础上,以持续创新为核心,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同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创新企业的扶持政策,大量渗透生活方方面面的创新思维都被转化为实物产品,创业政策的扶持以及审核程序的简化也使得小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小企业的组织结构较为简单,产品结构单一,资金利用集中,更使得中小型创新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高。

(2)无形资产比重大,研发费用投入高。当前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总价值中无形资产占据着主导地位,也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力量,因此无形资产在业绩评价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但是企业形成无形资产需要巨额的研发费用,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有些小企业由于研发后期资金不足而导致研发项目“流产”。

(3)有较高的风险以及回报率。中小规模的创新型企业一般从事的是新兴产业,一方面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等风险因素,另一方面一旦研发成果顺利转化,该类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成长迅速,能产生超额的回报。

(4)融资难问题上升为主要问题。资金问题是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巨大问题,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该类企业所拥有的融资渠道窄,其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高但是受专利评估标准的限制,银行贷款难,高昂的上市融资费用也阻断了其上市融资渠道。同时由于政策、体制不完善使得扶持政策执行也举步维艰

2 创新型中小企业业绩评价现状分析

2.1传统的FVA不能合理衡量创新型企业的绩效水平

创新型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业绩评价方法比较落后,部分具有一定条件的公司采用的FVA考核方式也比较传统。传统的经济增加值方法,主要是财务指标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周期与经营状况。一方面由于我国FVA发展并不完善,虽然其中对研发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等项目进行调整,但是调整的项目往往并不完整,特别是对无形资产的估值以及评价并不合理,容易错估企业绩效。另一方面,传统的业绩评价忽视了在一个创新型企业中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以及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并没有在传统FVA中反映出来,不符合创新型中心小企业发展需要。

2.2传统FVA只能评价而不能预测

虽然当前中小型创新企业的数量逐年上涨,但能发展起来的所占比率却很低,一个创新型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是不断创新以及长远的战略规划,其业绩评价的关注点在于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的盈利和稳定增长的能力。传统经济增加值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出的结果是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评价,没有起到预测作用,不能服务于公司战略的制定,也无法帮助公司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

2.3创新型中小企业实施FVA的能力不足

中小企业由于人力、物力等的局限性,其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内部控制体系并不完善或者是形同虚设。其中,一部分中小企业“账外经营”的问题严重,资产划分并不明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由此调整计算出来的经济增加值的真实性也会受很大影响。同时,由于科技创新企业大部分的投入为研究开发的支出,注重人才培养却普遍缺乏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来实施FVA考核,FVA利用价值也很低。

3 创新型中小企业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评价完善

3.1将平衡计分卡纳入FVA考核体系

由于传统的FVA不能全面衡量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所以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了将FVA与综合平衡计分卡(IBSC)结合起来,发挥平衡计分卡可以作为一种战略手段的优势,弥补FVA作为一项财务指标的不足,将各种因素纳入综合考核范围之内,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经济增加值与平衡计分卡的对接帮助创新型企业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将绩效考核的战略构思变为现实,并应用于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用具体的指标来落实。

(1)在财务层面,将影响FVA的因素按照权重分解为KPI和非KPI指标,实现以FVA为核心,总资产报酬率、利润率等指标并存的绩效考核模式。用经济增加值与经济增加值回报率来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用总资产周转率或者流动资产周转率等来衡量营运能力;采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来衡量偿债能力;采用FVA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来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

(2)在平衡计分卡的客户层面,有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客户利润等指标,通过引入这些指标可以获得客户对于新产品的要求,市场的发展潜力,以及新产品预计所能带来的收益等因素。新产品和市场是一个创新企业的生命源泉,客户层面的指标能体现出创新型中小企业新产品的客户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3)在内部业务层面,用产品合格率以和产品制造生命周期等来反映产品的生产经营及售后服务,通过这一指标保证产品质量以实现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同时在这一层面还有员工管理指标,主要是通过员工出勤率来衡量。

(4)在创新型中小企业中最重要的学习与创新层面,学者们通常用技术人员比率以及员工知识水平衡量学习能力,把新技术开发能力和企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率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在创新过程中研发费用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为了更好地衡量创新的对价,现在很多企业引入了R&D费用利润率和企业创新技术投入率两个指标。

3.2结合公司管理需要,改进FVA绩效考核体系

由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类型,公司规模以及经营领域大不相同,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因素对FVA进行调整。可以针对所属不同单位的业务特点对各利润中心设置不同的FVA考核指标,根据特点将以FVA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延伸至公司各成本中心,使经济增加值观念融入到公司的整体战略当中。于中小型创新企业无形资产是其主要的资源,因此应特别注意对研究与开发费用调整税后净利润,并按照受益年限逐年进行摊销,同时对资产减值、财务费用、递延税费、营业外支出等进行调整。对资本总额的调整主要包括在建工程,无息流动负债,营业外支出等。通过以上调整,能够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起到激励作用,鼓励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与创新。

3.3与公司的财务管理体系相结合

关注经济增加值“4M体系”中的管理体系,将其作为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以FVA为基础制定公司各个生命周期的增长战略以及公司层面、经理层面、职员层面的长短期目标。创新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某个研发项目的FVA值,将各项研发费用以及在建工程等项目调整后获得的真实的项目投资价值,与本公司自身的其他项目的投资价值相比较,也可以与市场上相似的创新项目进行对比,确定该项目是否有发展潜力。根据计算出的FVA,管理人员可以作出是否继续投资的决定或者调整发展战略,同时调整后的FVA也可以与财务管理中的融资环节挂钩,如果一个项目的FVA值高,表明投资者所获得的机会成本高,可以吸引一部分投资者对该创新项目进行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一些有潜力的创新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

3.4将FVA业绩考核与激励挂钩

实施FVA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用来考核,需要建立与改进的FVA相适应并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配套的激励体系,比如可以适当引进“奖金库”方案,将创新企业中的人才留在企业,避免由于行业周期变化使员工奖金产生较大的波动。奖金库主要是指提取FVA增长数额的一个固定比例作为奖金提供给管理者,主要有两种途径:①“超额”奖金库账户,目标奖金用现金支付,当期“超额奖金”的一定比例存入奖金库,并逐年派发该账户余额的一定比例,一般为三分之一;②“完全”奖金库账户,当期计算确定的全部奖金都放入奖金库账户,每年派发该账户余额的一定比例,如三分之一。而管理者获得的奖金在事先设立的奖金库中,管理者既要承受业绩下降带来的风险,也可以减少优秀的管理人员的辞职行为。同时,除了“奖金库”,创新型中小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的生命周期,采用不同的FVA红利计划,或者根据公司的发展情况实施FVA股票期权计划,将经营层的经济利益与公司股份相挂钩,即只有股东获得了最低的投资收益率后,经营层才能获得期权收益。实施并完善FVA激励政策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经营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倡导公司与管理层及核心骨干员工共同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效调动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的积极性,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正杰,宋献中.企业绩效测评标准选择——困惑对策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1(4).

[2]马金山.高科技企业BSC-FVA集成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管理观察,2013(6).

[3]李志刚,赵息,闫婧.FVA理念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

[4]付美丽.FVA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探讨[J].时代金融,2015(3).

[5]李世权.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8.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3.00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3-0021-03

[收稿日期]2015-11-02

[作者简介]王庆敏(1991-),女,山东临沂人,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张小宇(1991-),女,山东潍坊人,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EVA指标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浅析经济增加值在银行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基于EVA的业绩评价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国外碳财务相关研究回顾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民营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问题探讨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