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触媒理论的工业铁路遗址景观改造研究
2016-12-31孙景芝韩翠莹
孙景芝 韩翠莹
(燕京理工学院,河北 三河065201)
1 触媒理论概述
1.1 触媒理论起源
1989年由美国作者韦恩·奥图(Wayne Atton)和唐·洛干(Donn Logan)在《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中提到了“城市触媒”(Urban Catalysts)的概念。“城市触媒”是能够引起城市化学连锁反应,激发与维持城市产生化学反应的“触媒体”,“触媒体”可以是旅馆、物区或者交通中心;也可以是博物馆、戏院和某个开放性空间;或是小规模的、特殊的实体,例如一列廊柱或者喷水池。根据韦恩·奥图和唐·洛干的说法,被称他为触媒的建筑,是一幢独立的城市建筑和计划方案对接继而来的计划方案所带来的积极的影响和最终的城市形式。鼓励建筑师、规划者和决策者去考虑个别开发在市政成长和城市改革中所包含的连锁反应潜力,同时提倡把设计管制作为城市设计触媒战略的一部分。一个具有优良触媒作用的城市设计会给城市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城市触媒是由城市(它的“实验室”)所创造的元素,而后反过来塑造它本身的环境。目的是加快城市结构持续和渐进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其触媒并非单方面的最终产品,而是一个可以加快和引导后续开发的元素。在城市触媒理论中主要的突破点在于提出了怎样从目标到实现的途径,在其中作用和反作用、原因和结果是组成触媒概念的主要部分。
1.2 触媒理论概念释义
“触媒”是化学中的一个词汇,是催化剂的意思,是一种与反应物有关,通常是用小剂量使用的物质,他在化学反应中起到的作用是改变并且加快反应速率,而且自身在反应中不被消耗。“触媒”在发生反应时对他周围环境和事物产生的影响效应被称为“触媒效应”。
在城市设计方面上理解,城市触媒可以是城市形体环境中的某一个物质元素,可以促使城市发生变化,把铁路的遗址改造和触媒理论相结合,叫醒人们对旧工业的回忆,制造出工业历史文化和现代景观的一座无形的桥梁。
1.3 触媒理论作用形式分类
城市触媒的作用形式分成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在城市环境中加入触媒,触媒可带动旁边土地升值和帮助功能转型和资源整合;再者,带动周边城市空间环境的改造和吸引更多新的城市元素的聚集,触媒和周边环境融合,形成整个区域的增长点;最后,该区域既影响更大的城市空间范围,而且内部也有动力可以渐进式的自我更新。依据各种城市触媒所起到作用的不同点可将它分为以下三种形式:激发式、链条式和缝合式。
2 工业铁路景观改造案例分析
城市废弃场地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区域不断的向外扩张。遗留在城市中心的很多旧式工厂等工业废弃地,占据城市的中心良好的地理优势却被搁置一旁,形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假设只是一味地进行拆除重建,一方面资源耗费巨大,另一方面将很难保存这些与历史有关的城市发展的见证。在重新建造的过程中更是要考虑和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不能破坏他原来有的生态平衡和人文历史等,耗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早前一步进入工业时代的西方国家,已经早先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其中比较早的案例就有法国于1863年建立成的巴黎比特·绍蒙(Buttes Chaumont)公园。它把一座废弃的采石场和垃圾填埋场改造成优美的风景式园林。
纽约高线公园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原是一个铁路货运专用线,曾一度面临拆除的危险。在纽约FHL组织的努力保护下,保存了高线并且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变成为国际上设计与旧物重建的模范。美国伯明翰市铁路公园。这个铁路公园是为了怀念伯明翰市11条废弃的铁路线对城市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它的前身是一个废旧的仓库与制砖厂。这个公园里有一架铁路高架桥把城市分成两半,并且湖泊和溪流形成了公园场地的新地貌。高低变换的土丘创造一个“铁路沿线”公园,使得游览者仿佛置身在铁路运输的景观当中。
厦门铁路文化公园作为鹰厦铁路延伸线路,这段旧铁路荒废多年,其虽然被人们遗忘,但是某种程度上也同样保存了厦门交通发展的最原始的记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2011年厦门市政府将其建造成一条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带状公园,打造成一张体会厦门、临近自然的城市新名片。
3 触媒理论在工业铁路遗址景观改造中应用形式
3.1 功能触媒
废弃铁路周边环境嘈杂,发展规划无章,作为曾经城市重要的交通纽带,对于城市资源优化和组织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工业铁路遗址景观改造,其功能定位为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触媒点,承担着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功能,营造健康、有序、优美的线状空间,居住、商业功能的再生与重构,通过环境的改善聚拢人气,形成有效的带状触媒链条,刺激城市经济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公共服务设施的组织与完善,并辐射周边生活,从而更好的展现城市风貌,形成良性循环。
现代休闲娱乐空间更加注重人在空间中的参与程度,空间设计除展现历史城市文化之外,应注重加强并完善空间内部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并适度增加游憩景观节点,改造地面铺装,增加导向设施,使所改造空间能够为人提供完善的生活服务功能,进而补充城市功能。
3.2 文化触媒
文化是城市营造特色景观符号和城市风貌的重要依据,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迹的往往成为人的重要记忆点,相较于其他的文化符号,铁路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唤起久远的回忆,进而带动人们产生城市家园的认同感。将其作为历史、文化、记忆的城市触媒点,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应,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引爆点,催化城市建设快速进行。
在废弃铁路原有地形地貌上,保留带有工业记忆符号的线性交通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试图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建立一种“创忆”的时空联系。这种联系是基于旧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的研究以及历史文脉的保留和更新。以文化符号及地域特色为切入点,对铁路重要节点进行整体改造设计,使其成为人们驻足、感悟、思考的空间,并以此提高和改善铁路沿线的环境品质。
对于工业发展时期遗留下来的能够反映城市发展变迁的车站、管理处、库房等大型建筑物的景观改造,应本着尊重历史、保护开发、对周边影响最低的原则,创建新型城市记忆点,打造城市形象新窗口。
3.3 景观生态触媒
城市生态作为城市组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改善环境、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铁路遗迹景观改造中,生态环境的恢复也应该作为重要环节编制在规划设计方案中。
工业铁路在其运营过程中对于内部和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较大,在景观改造过程中,铁路应该作为一条生态廊道,修复地下土壤和水体环境,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对铁路沿线绿地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在尊重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的基础上,考虑本土植物的运用,结合植物季相变化、枝叶、花果实和颜色等特点,营造特定的绿色城市长廊景观效果,将其打造成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城市走廊,由此作为生态触媒链,通过廊道上各个斑块、斑点带动周边环境的生态修复,共同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网络。
[1]王丰慧.“城市触媒理论”指导下的古城保护策略研究——以台儿庄古城为例[M].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4.
[2]万莹.基于城市触媒理论历史街区更新策略探析[D].长沙:湖南大学,2014.
[3]杨扬.周仿颐.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市特色空间塑造探析[J].山西建筑,2012,38(2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