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禀赋、知识网络与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研究综述

2016-12-31杨山峰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5期
关键词:禀赋集群区域

杨山峰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郑州451200)

1 资源禀赋研究综述

1.1 资源禀赋的理论研究

在资源禀赋的理论研究方面,Heckscher(1919)、Beltil G Ohlin(1930)、Palua A Samuelson(1940)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资源禀赋的相关理论,普遍认为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最根本的原因和首要基础条件就在于资源禀赋差异,并提出资源禀赋基本理论的核心在于国家或区域间富足资源要素和稀缺资源要素之间的交换,各国或各区域所拥有的资源要素的富足程度将直接决定其比较优势。Heckscher(1919)明确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命题,并对国家间资源禀赋差异在比较优势确定和国际贸易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由此构成了资源禀赋理论的起源。Habakkuk(1962)以美国为例,将国家资源禀赋状况和经济增长作为研究要点,着重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论证明,美国之所以能够获取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这与美国自身拥有的较为富足的自然资源密不可分,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孙飘,张家健,陆骏(2015)选用相对价格和产业选择模型、部门增长模型,采用系统建模的方法对技术变迁对产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及比较优势下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策略。

1.2 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在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方面,Sachs和Warner(1995)、Gylfasonetal(1999)、Papyrakis 和Gerlagh(2004)等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均在不同侧面支持了“资源的诅咒”假说。徐康宁、王剑将(2007)以我国1985-2003年间省际的自然资源产出和经济增长数据作为样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于内生机制当中的资源禀赋经济体,通过资本要素将会引发针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这一效应的发生将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周殿昆(2000)、陈林生和李刚(2004)、彭水军和包群(2005)、张世秋(2007)等学者均从不同角度对国内不同地域的资源禀赋存量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得出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徐康宁(2005)借助于资源丰裕度指数,以国内不同省份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证实了各省份间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傅允生(2006)从自然资源约束与区域经济收敛的视角,针对区域资源配置力与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丁菊红、邓可斌(2007)、李天籽(2007)、罗浩(2007)、邵帅(2008)、胡健(2010)等分别从政府干预和资源瓶颈直接投资创新的视角,对国内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段利民、杜跃平(2009)以国内1990-2007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对我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资源诅咒”现象对于我国省际来说,长期存在,而短期效果不明显。任丹妮(2011)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并分析了省内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贵州省资源陷阱的发生机制,并辅助于实证分析,得出自然资源通过投资挤占等诸多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带来负面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贵州省跳出资源陷阱、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姚毓春,范欣,张舒婷(2014)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区域自然资源禀赋进行了测度,识别出了我国资源富集型的区域,在此基础上,以1992-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于磊杰,徐波(2014)以资源禀赋理论和产业空间布局理论为依据,对特色产业经济带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指出西北三省区应结合本地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促进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从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崛起提供产业支撑。于晓曼,耿涌,薛冰(2015)对资源禀赋消耗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对传统市场经济体制对资源禀赋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了有效促进资源禀赋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2 知识网络研究综述

2.1 知识网络的理论研究

在知识网络的理论研究方面,M.J.Beckmann(1955)最早提出“知识网络”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进行科学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机构和活动。K.Kobayashi(1955)重点研究了知识网络的市场结构模型,指出知识网络的节点在于公司实体,它借助于研究与开发活动不断拓展其知识存储量。Price(1965)从物理统计的角度对知识网络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以现存的各类知识载体(如书籍、报刊、文献等)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现存的知识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及知识网络的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Shan和 Walker等(1994)、Powell等(1996)经过深入研究,共同认为创新对于组织间知识网络的构建与发展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对知识网络及其测度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将直接影响到知识经济的发展,上升至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来看,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效率将直接决定其经济的发展,而所需的各类知识均可以借助于网络实现共享。Nonaka(1997)重点对集群知识网络展开了深入研究,认为集群是由一系列业务相关的企业而形成的集合体,企业之间围绕着业务开展所进行的各种知识合作、技术交流和经验交流等也构成了知识网络的核心活动,同时进一步认定集群知识网络资源具体包括与产业密切相关的全部显性和隐性知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99)将知识网络界定为一个社会网络,认为知识网络可以有效的提供知识、信息的利用,是知识传播的一个载体。魏江(2005)研究认为知识网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并指出知识网络不同于信息网络与创新网络,而介于两者之间。

2.2 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与创新的研究

在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与创新的研究方面,Ikujiro-Nonaka和Hirotaka Takeuchi(1995)在1995年提出了著名的SECI模型,重点对企业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造进行了深入研究。SECI模型认为任何类型的创新,包括知识创新都离不开社会中群体的智慧(即集群知识网络),并进一步指出知识转化具有四个阶段,分别是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以上四个阶段是一个有机整体,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知识的创新。但该模型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能够完全解释知识生产中的一些核心问题;李琳(2005)指出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将直接决定从产业集群内部知识网络中获取的知识能否转化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李正锋(2006)指出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借助于知识网络实现了企业间各类信息的共享、各类知识的传播,促进了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等,知识网络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知识创新提供了基础平台和动力支撑;沈静(2009)对企业开展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着重构建了一套基于企业合作创新的知识转移新机制。刘满凤(2009)将知识共享认定为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并构建了基于不完全信息背景下的知识共享行为博弈模型。金潇明(2010)对产业集群合作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螺旋型知识共享模式,认为产业集群经过“隐性-显性-隐性”的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知识转化,最终推动产业集群内知识共享与创新的不断提升。杨斌,刘倩,董少军(2015)认为构建创新网络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经途径,其次从有利于知识转移的角度,对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基本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对策建议。

3 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3.1 产业集群的定义及分类研究

在产业集群的定义及分类研究方面,产业集群在早期被学者大概分为两类:群体和网络。最早的是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从分工的角度描述了产业集群,着重强调产业集群是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型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而组成的群体。Schmitz(1991)根据产业集群发展道路的不同,将产业集群划分为创新型集群和低成本型集群两 类。J.A.Theo、Rolelandt和 Pim den Hertog(1998)则认为产业集群是为了降低风险,从一些资产和知识联盟中来获取技术的创新,逐步形成一个由企业、知识生产结构、中介、客户通过获取收益而形成的一个网络。Lynn Mytelka和FulviaFarinelli(2000)重点对产业集群的内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将其分为了意大利式、卫星式和轮轴式产业集群三类,并对各自的特征及优缺点进行了阐述。

3.2 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在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方面,Philippe Martin(2001)在借鉴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自我强化模型,该模型表明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有助于降低创新成本,进而拉动经济增长。Martin&Ottaviano(2001)、Fujita&Thisse(2002)和Baldwin&Martin(2004)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产业集聚会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而区域经济增长又会使得相关资源要素在该区域内的大量集聚。罗爱学(2012)首先对物流产业集聚的内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重点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的视角对物流产业集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进行了具体阐述。刘明菲,张子刚(2007)首先对物流业集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对物流产业集聚模式进行了具体介绍。陈云萍(2010)认为通过物流产业集群,企业共同分享因区位集中带来的诸多便利,进而形成了市场导向优势、资源整合优势、协作竞争优势和快速满足优势。由于这些竞争优势的存在,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在此集聚,并在集聚过程中自然地进行着各种形成模式的选择,从而进一步强化这种竞争优势,形成良性循环。李珊珊(2011)提出应通过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延长集群内产业链提高集群绩效水平等方式发展处于工业化中前期县域经济体中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的双向动力机制。李亚南(2014)利用PEST分析工具和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指出河南省的产业集聚虽在外延发展上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内涵发展上问题也日益严重,表现在:产业集聚度不高、产城融合度不足、集约发展能力有待提高等,明确了产业集聚在以后发展的过程中的方向。

3.3 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在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方面,张磊(2010)以北京市目前区域经济和物流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发展为例,说明发达的区域经济离不开物流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功能的发挥。石斌,刘思峰,党耀国(2011)在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省的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测度,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产业集聚的提高可以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集聚的提高。陈腾,雒海潮(2011)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研究了产业集聚区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新乡市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分析,找寻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发展规划、政府职能、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于金鹏,郭军(2011)首先分析了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并选取食品加工业构建产业集聚与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陶琳琳(2013)从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入手,用“三效益一机制”对产业集聚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宁波为例,探讨了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关春燕(2013)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这四个区域的物流产业集聚度与以国民生产总值为表征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较高,研究的结论对我国经济和物流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张云飞(2014)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制造业行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GMM方法对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产业集聚的最初时期将会拉动经济的增长,但当产业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过度集聚就会抑制经济的增长。

3.4 产业集群与创新机制的研究

在产业集群与创新机制的研究方面,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重点针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开展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创新动力主要取决于创新网络及网络间互动,国家创新系统的特征主要取决于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Asheim(2002)主要从知识传播和技术转移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探讨了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知识传播和技术转移的路径、要素间的互动关系等。胡志坚(2002)对产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及其创新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魏江(2004)对集群创新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集群创新系统进行了概念阐释,对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对集群创新系统与企业创新系统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魏江指出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主要依赖于产业集群内部成员间的知识外溢。雷如桥(2004)重点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以及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等问题,其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研究以及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参考。刘春芝(2005)阐述了集群式创新内在制度和外部制度的由来,提出集群式创新是提升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实力的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并通过对辽宁装备工业发展中集群式创新作用的研究,提出了集群式创新的政策建议。玉文(2009)指出对于一个产业集群联盟来讲,其合作创新的成效主要取决于产业集群联盟中各成员间的实时沟通和协同合作。姜江(2013)以长株潭产业集群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创新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资金支撑是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而推动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创新的驱动力在于创新收益。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资源禀赋、知识网络和产业集群等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以及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阐述,博采众长,充分把握住了当前在产业集群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度与热点,这样一方面奠定了产业集群相关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进而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

[1]石燕.要素禀赋理论、战略贸易政策与二元经济发展[D].湘潭大学,2004.

[2]王晓娟.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7.

[3]魏剑锋.国外产业集群理论:基于经典和多视角研究的一个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3).

[4]柴新淋.产业集群及其升级研究综述[J].经营与管理,2014,(3).

[5]于晓曼,耿涌,薛冰.资源禀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5,(2).

[6]张云飞.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地理,2014,(1).

猜你喜欢

禀赋集群区域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分区域
基于禀赋压力系统分析的水资源承载与分区管理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政府干预、资源禀赋与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以煤企为例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