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锐评

2016-12-31

中国商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月份

民生锐评

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

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双方对中德合作取得的进展感到满意,并就深化各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新的共识。

李克强表示,中德政府磋商启动以来,为两国各领域合作发挥了重要的统筹和推动作用,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低迷的背景下,中德应加强高层交往,不断深化战略互信,共同维护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加强在二十国集团等框架内的政策协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落实好发展战略对接和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等产业合作,进一步提升财政和金融合作,切实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加快商签中欧投资协定,促进双边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默克尔表示,《德中合作行动纲要》将两国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新的合作水平。两年来,两国通过一系列双边对话机制,推动《纲要》得到有效落实。德方愿本着创新精神,与中方深入进行对话,广泛开展智能制造、第三方市场等合作,积极加强人文交往和民间交流,使德中合作全面向前发展。

磋商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了中德经贸、能源、第三方市场合作、创新、智能制造、教育、科技、农业、卫生等10多个领域20多份合作文件的签署。双方还将发表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

点 评

中德政府磋商机制于2010年10月正式建立,是我国与西方大国建立的第一个政府间对话机制,也是中德之间级别最高、规模最大、议题最广泛的政府间对话平台,为规划引领两国关系发展和统筹推进务实合作发挥了显著作用。目前,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最重要的技术和投资来源国,中国是德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德国经济全面复苏仍需时日,但总体表现好于其他欧盟国家。中德两国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将推动双方经济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一是加快落实《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加强工业、科技、农业、金融、教育、环保、城镇化、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合作,推动双方经济社会互利共赢发展。

二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有效对接。中德同为制造业大国,在技术创新和产能合作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目前,中德已经成立工作组,就制造业战略对接初步达成共识,未来将在四川建立中德创新合作平台,在沈阳建立中德高端制造工业园,实现德国技术与中国产能的有机结合,为推动双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刘桂林)

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

6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

《意见》提出,明确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统筹考虑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等多重目标需要,稳妥推进制度实施。

《意见》指出,不得强制经营者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对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政策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处理;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要依法调查核实,并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处理建议。案件情况和处理建议要向社会公开。政策制定机关要及时纠正排除和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意见》要求,从2016年7月起,国务院各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均应在有关政策措施制定过程中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法制办、商务部、工商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指导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工作,并及时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动制度不断完善,在条件成熟时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和办法,落实制度要求,并从2017年起在本行政区域内逐步推开,指导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开展公平竞争审查。

点 评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支撑。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全国统一市场基本形成,公平竞争环境逐步建立。但同时,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壁垒、企业垄断、违法给予优惠政策或减损市场主体利益等突出问题仍然存在。《意见》秉承《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相关文件要求,明确了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集中体现出三个亮点:

首先,市场导向,统筹兼顾。从审查对象、审查方式、审查标准等三个方面,科学地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促进和保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其次,需求导向,分步实施。从明确工作机制、有序清理存量、定期评估完善、制订实施细则、加强宣传培训等五个方面研究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有序实施。

最后,问题导向,强化监督。从健全竞争政策、完善政府守信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强化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保障措施,提高公平竞争审查的权威和效能。

(霍天翔)

汪洋要求有序推进金融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

6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仪式并致辞。汪洋指出,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时,中美两国确定2016年为“中美旅游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是“中美旅游年”框架下的重要活动,也是中美务实合作的一项成果。相信上海迪士尼乐园能够传播快乐、友善、分享的理念,为游客提供安全、便利、优质、舒适的服务,努力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主题公园和中美合作共赢的示范项目。

汪洋强调,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是外商看好中国投资环境和市场前景的重要标志。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近年来中国利用外资规模持续增长,结构日趋优化,说明各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和营商环境充满信心。中国政府将有序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为各国企业带来更大商机。

点 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迅速成为国际生产网络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已连续6年保持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相对而言,我国金融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较晚,国际竞争力较弱,长期存在贸易逆差,将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

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扩大金融、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促进我国服务业整体水平快速提升;二是积极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深化上海等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开放;三是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研究推出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四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金融产品供给,维护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开放性,为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刘德伟)

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国家统计局6月1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与4月份持平。从环比情况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5%。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制造业增长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5%;集体企业增长3.3%,股份制企业增长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6.3%,中部地区增长7.1%,西部地区增长6.7%,东北地区增长0.2%。

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3%,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65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0.8%。

点 评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略好于预期。整体看,工业增长的表现虽处于低位,但并未出现恶化态势。

从用电量来看,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1%,比4月份提升0.2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0.9%,比4月份提升0.3个百分点,也反映出实体经济在企稳。

5月工业数据从结构来看要优于4月,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出现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主要是受供给侧改革下的去产能政策影响;而制造业增速则出现加快趋势,由4月份的6.9%提升至7.2%。此外,5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增速比4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较4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采矿和高耗能等传统行业增速继续回落,都显示出结构的优化。

(应习文)

今年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

今年1月~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767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6%,增速比1月~4月回落0.9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081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比1月~4月回落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74882亿元,增长5.8%,增速回落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07708亿元,增长11.9%,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73394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1月~4月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3054亿元,下降16.4%,降幅扩大1.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61041亿元,增长4.6%,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9299亿元,增长21.6%,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4992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1月~4月加快1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456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0%,增速比1月~4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84510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1月~4月加快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49772亿元,增长13%,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44943亿元,增长12.6%,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6951亿元,下降30%,降幅扩大5.3个百分点。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7833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1月~4月加快0.4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179838亿元,增长9.6%,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1月~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3.9%,增速比1月~4月回落1.3个百分点。

点 评

1月~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9.6%,增速比1月~4月显著回落0.9个百分点,远低于10.5%的市场预期。从环比速度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经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长0.49%,相当于折年后增长6.0%,为近年来的新低。

房地产投资过热已出现降温。5月份当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6.6%,较4月份显著回落了3.2个百分点,为今年年初以来连续回升后出现的一个拐点,是导致投资增速整体回落的重要原因。

基础设施投资仍保持快速增长,当月同比增长19.8%,增速比4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服务与制造业投资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当月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0.8%,增速较4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当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增速较4月份回落4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制造业利润改善,但受制于高杠杆和去产能,制造业投资短期内仍难以回暖。

民间投资继续下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比去年同期降低3.4个百分点。受市场需求疲弱、企业投资愿意不足、市场准入限制依然存在等因素影响,今年初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回落,这一状况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应习文)

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 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统计局6月13日公布了房地产市场投资和销售数据。今年1月~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7%,增速比1月~4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3118亿元,增长6.8%,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6.9%。

1月~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79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2%,增速比1月~4月回落3.3个百分点。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22亿平方米,比4月末减少521万平方米。其中,重点城市待售面积规模已降至去年末水平以下;非重点城市3、4、5月末待售面积分别比上月末减少63万平方米、226万平方米和394万平方米,减少量逐月增多。

1月~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3681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与1月~4月持平。其中,国内贷款8945亿元,增长2.3%;利用外资42亿元,下降72.1%;自筹资金18643亿元,增长1.4%;其他资金26051亿元,增长39.4%。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4840亿元,增长35.2%;个人按揭贷款8838亿元,增长58.5%。

统计局上周六还发布了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从新建住宅来看,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价格下降的有4个,上涨的有60个,持平的有6个;同比价格下降的有18个,上涨的有50个,持平的有2个。从二手住宅来看,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价格下降的有13个,上涨的有49个,持平的有8个。同比价格下降的有18个,上涨的有50个,持平的有2个。

点 评

今年前5个月,商品房销售增速出现了回落,但仍处于快速增长区间。商品房销售增速的回落主要由住宅销售增速回落带动,这既与前期刚需集中快速释放有关,也与近期一些热点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有关。

在商品房销售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房地产去库存效果初显,今年商品房待售面积逐月减少。5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4月末减少521万平方米。其中,重点城市待售面积规模已降至去年末水平以下;非重点城市3月末、4月末、5月末待售面积分别比上月末减少63万平方米、226万平方米和394万平方米,减少量逐月增多。

从房价数据来看,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60个和49个,分别比上月减少5个和2个;涨幅比上月收窄的城市分别有36个和25个,分别比上月增加15个和5个。房价总体涨势放缓,一、二、三线城市环比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收窄。

(王静文)

猜你喜欢

月份
1-6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53574.8万t 同比下降4.4%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2017年10月份外汇市场主要货币汇率
4月份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1月份工业经济“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