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信息化的五大流派及发展走向

2016-12-31本刊编辑部

中国商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渠道电商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的五大流派及发展走向

政府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农业信息化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尽相同,农业信息化工作也各展风采,各领风骚。从目前来看,从学术上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流派,其走向各有不同,但由于目标一致,殊途同归。

1资本注入,强势打造新型农产品品牌和影响力

产品的附加值低一直是国内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痼疾,而农业企业多数都被成本与管理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少有资源和能力去探索品牌化的成长道路。不过,随着互联网向农业领域的延伸,这些问题都开始得到解决,也出现了如褚橙、潘苹果、柳桃这样的高端农产品品牌,还有“三只松鼠”、“獐子岛”等果品海鲜电商品牌。

更重要的是,一批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也大力布局农业信息化,比如网易、联想等,“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是既有钱又有想法的互联网巨头。

以联想为例,资料显示,联想控股于2010年开始涉足现代农业投资领域,并于2010年7月正式成立农业投资事业部,2012年8月9日佳沃集团正式成立。联想当前聚焦于水果、茶叶等细分领域进行投资,“佳沃”蓝莓每公斤定价超过500元。目前,佳沃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蓝莓全产业链企业和最大的猕猴桃种植企业。

联想目前采取的方式未来肯定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道路,通过资本注入和品牌塑造,互联网企业与农产品结合起来,走上农业产业化的新道路。

不过,这样的道路也许只适合大型的互联网公司,特别是屈指可数的这些国内IT业巨头,而且风险系数很大,需要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和渠道布局水平,否则易功亏一篑。

这种模式适合相应的财团或其他领域内的企业以资本和市场切入。

2改造传统,用互联网思维创造农业经济的线下体验

农业信息化技术让农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让农业公司从中看到广阔的“钱景”。比如,一些农业大棚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就能够实施精准农业,能够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大棚种植与农业体验经济结合起来,推出类似“偷菜”一样的采摘体验,如果再将社区经济和社交应用结合起来,就更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在移动互联网O2O的发展中,北京出现的农夫市集等“从农户到餐桌”的农产品销售日渐兴起。而如今大红大紫的互联网金融也会对农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据称,苏宁众筹频道正式开卖汉源樱桃,上线145分钟就越过5万元的门槛,当天认筹超过11万元,相当于帮助果农卖出至少500棵树的樱桃。而蚂蚁金服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一年中新增的农村余额宝用户超过2000万,增收7亿元。

互联网思维不是空的,在具体的地方会有具体的应用,在农业上更会有广阔的前途,移动互联网O2O和互联网金融等都会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种模式主要由新兴的农业企业或传统农业企业与第三方结合切入。

3全面下乡,涉农企业将渠道网络借助互联网升级

互联网本质上属于一种渠道,传统企业可以借助这种渠道将原来难以组织的农村渠道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互动性和高效率,这将让很多传统的涉农企业受益。

比如,新希望是国内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去年同南方希望、北京首望共同出资设立慧农科技,将做强农业互联网金融上升为企业的未来战略之一。在已有的养殖担保和普惠担保金融创新模式基础上,挖掘和整合各渠道资源,打造千企万家互联互通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未来会将业务延伸至农资服务需求、农村消费需求等领域。

新希望推出的福达计划立志打造智能服务体系,目前一期已经覆盖3.9万家客户,在掌握相关养殖场位置、栏舍状况、养殖状况、成本、营销服务情况等基础数据的基础上,为养殖户提供针对性的营销服务。即将开展的福达二期,将为养殖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效率,打造智能化营销服务体系。

这种模式是由传统的农业企业设立互联网主体。

4网络下沉,电商巨头抢滩农村市场“第二战场”

在农业信息化大潮中,电子商务企业自然是排头兵。数据显示,今年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4600亿元,谁也不想掉队。

资料显示,商务部已会同财政部在河北、河南、湖北等8省56县开展了综合示范工作,推动阿里、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和许多快递企业布局农村市场,鼓励传统的供销、邮政等实体企业在农村积极尝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目前,有24个省市31个地县在阿里平台设立了“特设馆”,在淘宝网正常经营的注册地为乡镇和行政村的网店更是多达163万家,其中经营农产品的网店接近40万个。

阿里已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战略,计划3年~5年内将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京东开办了26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了近2000名乡村推广员。“村淘”已进驻全国8个省(区、市),覆盖13个县295个村。

电子商务企业在农村的发展是“互联网+”农业的重要内容,但如何将农产品卖出去,让农民增收,一直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谁率先找到出路谁就能获得农民的青睐。

这种模式主要由传统电子商务企业推动,但目前平台型电商企业的出现使单独的电商个体推广成本过高,成交量和收益对大多数农户而言微不足道。

5扎根基层,细织渠道打造农村营销根据地

从全国来看,中国移动很早就开始的农信通借助运营商的渠道曾取得不错的市场结果,中国电信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也受到多地农民的欢迎。

现在,各种各样的农村网站也在兴起,全国涉农的网站已经超过3000个,村村乐、万村网、三农网、新农网、村村通网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资源。有消息称,村村乐网站的估值已经超过10亿元。

很多城市人对村村乐这样的网站并不关注,可在广大农村市场它却已经扎下了根,并被戏称为全国最大的刷墙公司。农村营销最主要的资源,可以说是村官、能人和小卖部,而这些资源也构成了农村信息网站争夺的核心资源。

村村乐的模式是,先招募20余万网络村官、能人,然后利用农村的骨干力量在线下做农村市场的推进。推广模式主要是进行路演巡展、电影下乡、文化下乡,占据村广播站、农家店、农村旅游、农村供求等主根据地,甚至还会提供农村贷款与农村保险理财项目。村村乐还整合了1万余家农村小卖部,为小卖部提供免费WiFi,并在电脑上安装管理系统,收集数据,几乎就等于进驻了1万个乡村,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取得了初步成功。

在非常广阔而分散的农村市场,这种模式需要长期扎实的工作去稳步推进,而且农村市场的渠道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占有先发优势后,后来者的成本会很高。所以,拥有互联网上的农村渠道网络资源,就等于掌握了农村互联网发展的关键点,未来可以大展拳脚。

以上总结的五种农业信息化模式未必全面,但基本概括了目前具有可落地执行的基本策略。不管是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还是涉农的强势企业,甚至仅仅在农村成长起来的农村信息网站,对它们来说,农村的广阔天地都是大有可为的。唯一需要牢记的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农业信息化的市场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

责任编辑:武士

猜你喜欢

渠道电商信息化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创举措 拓渠道 提质量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