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刑法课程教学为视角探索高职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2016-12-30李菊蕾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

李菊蕾

[摘要]美国哈佛大学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分析能力而兴起的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70年代传入国内,之后被迅速的推广应用。高职法学教育的课程内容抽象、法律基础知识繁荣复杂以及其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因而比较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授。本文接下来将要以刑法课程教学为视角探索高职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关键词]刑法课程教学;高职法学教育;案例教学

前言

教学案例法是以具有客观真实性的典型案例,经过规范性的技术加工的,并且带有特定的目的进行授课的教学方法,以便引导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法学原理和原则。通俗来讲就是运用独特的教学素材——案例,引导学生进入特殊的情景中去,通过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完成从特殊到普通、从具体案例分析到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征和作用以及应用情况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征及作用

1.案例教学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锻炼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它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重在分析。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的,都是从具体的案例发散讨论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案例上来的一个不断出现变异出现新思想的过程。案例的作用就是通过久经推敲的案例,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并指导学生找到其中的科学合理的决策思路。

2.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学相长、对立统一的辩证过程。教师从传统的主导演绎的角色中脱离出来,变成“导演”,重新设计师生之间的角色分配,使学生也参与到案例的演绎当中去。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时相互平等对立的,可以相互讨论争辩,可以彼此质疑探索,不断的建立新的思想观点、新的决策思路等等,具有互惠互利的教学相长的作用。

3.案例的教学的立足点是理论知识,因此案例教学法具有是案例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特点。不同于传统的先以理论为铺垫,再以事件为辅助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是把对案例讨论学习作为引出理论的桥梁,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法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另外,通过对案例系统化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化的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情况

1.国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情况

案例教学法始于美国,也叫做判例教学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历不断的实践、验证以及批判改革中逐渐的完善。这些变革主要包括内部变革以及外部变革,内部变革包括教材、苏格拉底式的问答以及考核等,其中教材的变革就是案例的选取,外部变革就是把法律教育放到更加宏观的环境中去,引进更多大胆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判例教学法现在已经成为当前美国法学教育的主流教学办法。

2.国内案例教学应用情况

国内的案例教学法多种多样,大都是在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对哈佛模式的案例教学法进行了一些变异和改革,使之更加的适合中国的本土国情。这些方法大概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类,以教授知识点为目的,以理论体系教学的需要设置案例进行讲授和讨论的案例课程法;第二类,知识点授课后以巩固为目的而设置案例讨论的案例讨论法。以上两类案例教学法都是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其中主要的也是他们都存在的劣势就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这些教学法都是围绕知识点展开的,其综合性不足,因此教导出来的学生在面对综合性的案例时会茫然失措。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法学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法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法学的教育总体上是既抽象又具体,同时复杂而庞大,这就决定了在高职法学教育中对案例教学法选择的必要性。案例教学法可以把抽象的法律法规化抽象为具体,把法律原则思想生动化,同时把纸上的法律法规等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法律条例的内容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而案例教学法的一个很重要的优点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法律现象,如何去理解基础的法律条例等等,教学生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客观需求。因此,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法学教育中是必要的。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法学教育中的可行性

真实的案例就是最好的教学素材,而丰富的法律实践又能够为法学教育提供丰富的案例素材。另外,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生产、建设与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强调实践性、实用性以及综合性,刚好与案例教育法的目的优势相契合。因此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法学教育中是可行的。

三、案例教学在高职法学教育中的运用——以刑法课堂教学为例

(一)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刑事执法能力

刑事执法能力主要包括三种能力,即现场处置能力、侦查破案能力以及独立办理案件的能力。通过对现场的勘查来还原整个案件的案发过程,而后还原整个案件的案发过程,通过对有限的线索进行分析、对新的线索以及目击证人的寻找,最终摸排作案人员,将其抓获归案。通过培养学生的刑事执法能力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制止刑事犯罪行为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这么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刑事执法能力,首先是要增强学生的刑事法律理念,通过对刑法知识与法律的学期培养良好的法律素养,最后锻炼学生对于学习的刑法知识的利用,增强其对于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为增强学生的刑事法律理念,需要体现现代的刑事法律理念的重要性。现代的刑事法律理念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要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意识到自己的一个判断会对于当事人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体现出法律的严肃性。在执法过程中能够严格符合法律要求。在树立了正确法律理念之后,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对于刑法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能够合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能够熟练地掌握现有的法律知识,因此学生必须能够准确、完整的掌握各种刑法条文,并且将之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明确如何依法操作。因此对于刑事法律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是提高学生刑事执法能力的重点。

(二)案例教学法在刑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重理论而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孰是孰非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探讨,孰轻孰重至今没有定论,在教学过程中理当实践与理论并重。而现在的学校的主流做法却是重理论轻实践,认为法学的教育应该把精力放在对于相关专业法律知识的传授,而不应该消耗珍贵的学习时间去进行实际的实践培训。这种观点认为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能够掌握足够的法律知识就可以了,至于对于法律理念的建立与法律知识的使用技能的培养,等到学生经过工作之后自然会掌握。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掌握了不少,但是一旦到了实际运用,就发现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的法律条文并没有什么帮助。同时,现如今的案例教学侧重的是仅仅增加教学的生动性,通过案例对于书本的知识进行一个补充说明,起不到案例应有的作用。

教师对于案例教学的认识上有偏差。教师仅仅把案例教学当成是举例论证,在授课过程中举例论衡,所举的案例也仅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不断的举例,而学生仅仅是听听例子的过程然后理解一下理论知识,师生之间并没有形成互动,老师单方面传授,学生单方面的接受知识。这与我们所提倡的案例教学法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案例教学法的初衷是由老师来提供真实的典型案例,而后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对于案例进行分析与论证,然后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同时由老师对于分析论证过程进行指导与帮助,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完善高职院校法学教育案例教学的思考

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如何才能够有效的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便是如今学校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能够提供合适的案例来供学生们学习,如何挑选合适的案例便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合适的案例还分为典型案例与疑难案例,典型案例就是与某一条法律条文十分吻合的案例,而疑难案例是与多条法律条文都有所涉及的案例,如何获取真实案例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中是对于教师的一大挑战。

其次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通过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让教师主动的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积极主动的采取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主动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过去的老师一言堂不同,案例教学法通过充分的调动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作用就是适当的引导与指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

总结

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但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法律理念,更好地运用所学到的法律知识来处理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诚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应当正视当前阶段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国外先进做法与经验的参考与学习,从中吸取对于我们现在又用的经验,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只有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理论与知识并将之加以运用,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的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来合理运用,通过教学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