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2016-12-30尹菊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优越性传统教学数学教学

尹菊梅

【摘 要】多媒体教学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以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步步为营,为学生铺设问题情境,不重视问题的提出等偏差。把教学过程活动化,能够创设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改变教学方式,进行数学实验,丰富教学内容,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据此,本文就“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做简单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教学;传统教学;优越性

人的思维是从疑难情境趋向于确定情境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分为五步。①为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即学生感兴趣的活动;②使学生因此产生真实的问题,并成为思维的刺激物;③让学生占有知识资料进行必要的观察,并设法解决这个问题;④引导学生论证假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⑤让学生把设想付诸实验,检查其思维是否有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正遵循这一教学途径,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

一、传统教学的弊端

1.多讲解,少思考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注意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思维,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方法,学生常常只被置于课程内容的被动接受者地位。教学中的每一步都由教师领着学生走,教师好像是导游,拿着旗子在前面喊,一队学生跟着走,无法停下来按自己的需要去观赏,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可谓走马观花,没有切身体会。

2.多练习,少活动

听完教师的授课,就是学生的练习。你如果问老教师他们有什么好的教学经验,他们常常会答复你:“学生成绩好是苦出来的,没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全靠老师和学生的互相配合,老师多改作业,学生多做作业。”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大量做题,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个体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信息交流处在一种不畅通的状态,课堂上很少看见人际间的交流,观点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封闭。

3.多批评,少鼓励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掌握教师所交给的数学知识,会做题,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只有批评,缺少鼓励,对学生的进步没有及时给与肯定,过于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造成的恶果是: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与积极性,使学生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与品质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了数学。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上《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老师采用动画的形式开头,让学生跟着动画走进学习中。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几位新朋友,想不想认识?(播放图片并伴有音乐)在漂亮的花园里,几只美丽的蝴蝶正在花丛中嬉戏!忽然一只蜻蜓在他们面前飞来飞去,一只蝴蝶生气的说:“谁在跟我们捣乱?”蜻蜓笑嘻嘻的说:“我们是一家人呢,我是来找你们玩的。”蝴蝶更生气了:“你是蜻蜓,我是蝴蝶,我们怎么可能是一家人呢?”蜻蜓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在图形王国里,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们家族里还有许多许多成员呢。”说完,就带着蝴蝶去找其他的成员了。同学们,你们想去吗?要想去就跟着来,不过,可要闯关哟,有信心吗?

这图文并茂的开场,在不经意中就勾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给他们大脑里了留下疑问。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们通过多媒体设置的疑问,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让学生产生了认识冲突。他们在心理上感到迷茫,探索的兴趣顿时而生。这,为学生渴望获得数学知识和积极参与奠定了意向基础。同时,多媒体也就轻松地将他们带入到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中。

2.论证假设,解决问题

经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学生在愉快、轻松地课堂氛围中,自主地融入了问题的探究活动里。接下来就只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了。如刚才提到的《轴对称图形》,学生看过画片,听了老师的旁白,就会不经意想到:“为什么说蝴蝶和蜻蜓是一家,它们的家族成员还有哪些呢?”孩子们的大脑里有了问题,就会急于要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所以就会按着老师的要求——闯关。

第一关,老师把这些物体画成平面图形发给大家:“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自己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小组合作)。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汇报,同时老师相机点拨,引出课题。接着让学生把图对折,对折后打开再观察,中间有什么??(折痕)用手摸一摸,折痕所在的位置叫什么?(学生给它起名字)数学家又是怎么叫它的?让同学们在课本上找一找,引出对称轴。

第二关,老师提出本课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蜻蜓和蝴蝶是一家呢?”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踊跃回答问题。我们通过折纸发现了数学问题,其实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对称王国的成员呢?再让学生观察几组对称图形,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对折过程,学生可在演示过程中加深印象。播放舞蹈,抽选学生摆出对称动作。

3.深化理解,内化新知

学生对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并不陌生,他们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个性活泼,对“美”的事物充满好奇。在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后,一个数学问题就这样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轻松的解决了,但这远远不够。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和巩固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复习和巩固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及时获得整节课教学情况的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我们从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中可以看到,部分学生在做巩固课堂练习时一筹莫展,不知所措。课堂巩固练习既可以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巩固课堂知识。所以,课堂练习的语言和题目设计要合理、科学,更要独特、新颖。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上完课后,老师的第三关就是针对这一节课所学知识,设计了相应的习题让学生来做。首先出示课件“王、中、吕、由、、喜、甲、工、口”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出示“0、2、4、6、8”指名回答谁是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最后用多媒体演示画对称轴,比直接提问印象深刻,记忆牢靠。至此,紧随着屏幕上课堂导入的动画,蝴蝶和蜻蜓找到了家族成员,闯关结束。整堂课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声中结束。

多媒体课件往往利用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或用动态的画面,配上和谐的声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着学习质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知识的掌握就更为牢固。特别是可以利用交互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键盘或鼠标操作,进行交互学习,在这一方面,多媒体课件比传统的幻灯、录相更胜一筹。

总之,要针对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的多种多样的问题,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要开阔思路,启发思维,强化多媒体意识,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优越性传统教学数学教学
水利工程招投标制度下的招标代理探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实体书店的发展与转型探究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