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营家族企业寿命短暂成因研究分析

2016-12-30

上海管理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家族企业寿命企业

相 博 李 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30)

中国民营家族企业寿命短暂成因研究分析

相 博 李 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30)

民营经济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民营企业最大的特征就是家族化,而我国民营家族企业具有“寿命短”和“长不大”的特征。通过综合企业寿命理论和家族企业理论,以企业战略的综合视角,建立以企业使命与愿景、公司治理、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等为线索的逻辑框架,对分析中国民营家族企业平均寿命短暂的成因能够起到帮助作用。

民营企业;家族企业;企业寿命

中国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要企业形态, 大约占90%左右,而在中国家族企业中,90%以上的家族企业是中小企业,大型股份有限公司不足私营企业的1%(辜胜阻,张昭华,2006)。在大型上市企业方面,2012年《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显示,A股市场共有1394家民营企业,占全部2422家上市公司的58%,同时,民企中684家为家族企业,占全部民企上市公司的49%(周立伟,2012)。以上的统计和分析表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将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民营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事关中国经济安全。目前中国注册的企业已超过4000万家,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产值以每年71%的速度增长,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每年以41%的速度增长。对国家而言,企业寿命问题直接影响国家财政税收、国家宏观经济、产业成长、国际贸易、就业、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的风险控制(张鸿,2005)。而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著名管理学家李斯特注意到:“到处看到的情况是,经过了好几代的老商店赚的钱总比新铺子的多。……这些工业如果没有意外原因使它们受到损害,让它们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那么不但在价格的低廉方面,而且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会表现显著的进步。”显然,企业长寿是所有理性企业的追求目标。

然而,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似乎并不理想,其中最显著特点是“寿命短”和“长不大”:2005年由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编写的中国首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统计,全国每年出现15万家民营企业,又有10万家死亡;有60%的民营企业5年内破产,有85%民营企业10年死亡,平均寿命只有2.9年;2011年民建中央发布的专题调研报告《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转型与创新的调查与建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目前平均寿命仅3.7年,其中八成以上是家族企业;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显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五年,我国全行业退出企业394.22万户,平均寿命为6.09年,59.1%的企业寿命不足5年,84%的企业寿命不足8年。

对于中国民营家族企业长寿企业少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计划经济时期公私合营导致一大批私营企业的消亡。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我国民营家族企业寿命短的问题已经十分显著。通过综合企业寿命理论和家族企业理论,以企业战略的综合视角,并建立以企业使命与愿景、公司治理、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等为线索的逻辑框架,对分析中国民营家族企业平均寿命短暂的成因很有帮助。

1 企业寿命与家族企业有关理论研究

企业寿命理论的原型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早在马克思总结生产和劳动领域的实践时,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的产品生命的概念就开始深入人心。谢科范,罗险峰(1999)和王立志,韩福荣(2003)提出了企业稳定性和生命型企业的观点,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企业平均寿命进行了研究。高波(2002)结合会计事务体现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主张采用企业现金流量折算法评估企业价值,从而判断企业生命周期。这些提法尽管不同,但是其共同的特点是把企业看作一个生命体,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中小企业如何在企业生命周期中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

然而往往也存在经营活动不以生命体特征为主的企业。阿里•德赫斯(1998)把企业分为“生命型企业”与“经济型企业”两大类。通过分析发现,二者在追求的目标、管理的目的等方面都截然不同(如表1),实证研究表明,生命型企业更具有生命力,而经济型企业易于夭折。同时他发现,那些曾一度位居财富500强的大公司,平均寿命只有40至50年。而那些“百年老店”则善于变革,而且主动、持续地推进变革。

表1 生命型企业与经济型企业的主要区别

而对于家族企业理论的研究,根据美国著名管理史学家钱德勒(1987)的定义,家族式企业是指“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层人员的选拔方面”。我国学者储小平(2000)也提出家族企业研究是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苏启林和欧晓明(2002)在分析大量西方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家族企业理论的主要方向在于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研究、企业管理研究、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研究、家族企业继承研究等等。值得思考的是,今天全球拥有200年以上历史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家族企业。

国内学者针对我国民营企业寿命的研究往往主要在于:①从企业外部环境角度进行分析:刘薇,刘宗凤(2012)认为法制环境存在严重缺陷是中国民营企业命短的深层原因;②从管理思想、企业理念和价值观角度进行分析:金平(2000)认为造成企业寿命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理念的差异;毛彬和董文渊(2010)认为影响企业寿命的关键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差别;曾水良(2013)从管理思想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家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精神境界,而由中华农耕儒家文化带来的“官本位思想”,导致了我国家族企业落后的管理模式和水平以及企业继承观念,从而使得企业破产的概率增大;③也有学者从家族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寿命短暂和“长不大”的现象原因(苏琦,李新春,2004;赵立辉,2009)。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家族企业寿命相对短暂的问题显然是目前值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以家族式企业为主的我国民营企业寿命问题可以结合企业寿命理论进行分析;目前国内外学者正面分析我国民营家族企业平均寿命相对短暂成因的研究还处于模糊阶段;现有的我国民营家族企业寿命研究未能结合企业战略的经典理论建立起综合的逻辑框架。

2 使命与愿景:企业家精神到品牌管理很难得到重视

对于我国民营企业,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也很少能做强做大。企业腾飞的起源必然是一个能引领企业永续前进、具有真正商业领袖基因的企业掌门人,反之,企业衰亡的根源也来自于领袖企业家精神的缺陷。而企业管理者的风格会融入到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之中,这一切最终汇聚成为一个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使命与愿景的失败,就是企业顶层设计的失败;未能长期坚守正确的使命与愿景,企业就会失去维系长期发展的动力核心。

2.1 企业家精神缺陷影响企业使命与愿景

中国民营企业家往往具有很强的“家长式思维”,鲜有精力重视企业使命与愿景。我国学者仲理峰、时勘(2004)通过对我国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关键行为事件访谈,首次建立了我国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而威权导向、仁慈关怀是我国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独有的胜任特征。而所谓的“家长式”领导方式,也就是以上恩威并施的特征。然而以这种“家长式”领导方式为代表的我国企业管理风格更倾向于借助家庭、亲缘关系来维系企业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企业的初创和发展时期。这就导致了企业家在企业初创和变革时期,其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处理家族关系与权力稳定事务上,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于企业使命及其愿景的建设。

中国许多企业家“捞一把”的赌徒心理问题严重,企业使命与愿景往往是口号与摆设(刘薇,刘宗凤,2012)。企业家精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也就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高宗旨和目的(金平,2000)。金平(2000)在分析了中英美等国优秀企业的使命和愿景后认为,优秀企业理念的共同特点是企业为消费者和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第一流服务,而不是将谋取企业利润放在第一位,而企业短命的原因就在于缺乏企业理念或者在生产经营中未能贯彻。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家由于“家长式”心态、赌徒心理以及缺乏契约精神,就会导致所经营的企业过于注重经营效益。结果就是,一方面,消费者和用户的利益就未能在企业使命和愿景中体现出来,企业就会缺乏广泛的社会信任;另一方面,员工成为企业家变相削减“企业成本”的对象,导致企业缺乏民主和向心力。而这样的结果,也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扭曲,就会导致企业文化的分崩离析。

2.2 忽视企业文化与品牌管理

李明玉(2006)认为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企业群体意识形态的高度概括,也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最高表现形式,因而企业的核心理念是企业永续发展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牢记自己的使命,是企业不败的根本。企业家精神构筑企业使命与愿景,企业理念的具体体现则是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群体意识形态。

我国民营企业注重权威与服从,导致我国企业群体意识形态淡薄。毛彬和董文渊(2010)认为企业家塑造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一种“终极关怀”,即投资者对于自己创办的企业能够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而放弃眼前的利益,能为企业的其他成员谋取利益。然而由于处在由初创、资金原始积累到变革、创新、发展时期,我国家族企业实际上仍然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员工的福利和职业发展投入过少等现象,这是我国一些地区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发展中的问题(仲理峰、时勘,2004)。

企业的使命与愿景的内在延伸,便成了企业文化;其外在延伸,就形成了企业品牌。对于长寿企业,其一以贯之的产品或服务逐渐成为了其所从事领域的高质量、服务优、有品位的象征,从而铸造了企业品牌。长久寿命的企业懂得在品牌建设上加大投入,因为它们有耐心。而国内很多企业看到自己在品牌上的投入短期内没有回报,便心灰意冷,转而投向投资、房地产等利润回报快的行业。久而久之,无法在品牌上实现质变,也就无法持续地参与到不断涌进新企业的行业竞争中。

3 公司治理:“人治”难以走向“法治”

从上面的我国民营家族企业使命与愿景的分析可以知道,家族式的公司文化和企业理念融入到企业权力分配和交接时,就不得不面临棘手的股权治理问题和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弊端。带有“中国家长式管理特色”的我国民营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于管理者疏忽其企业治理模式的管理和革新。

3.1 企业传承危机

家族企业的稳定性最重要的就在于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传承。但家族企业存在着广泛的“三代消亡律”(一代创业 、二代守业 、三代衰亡):70%的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只能存续一代,30%的家族企业可延续到第二代,只有15%的家族企业可能延续到第三代(陈凌、应丽芬,2003)。

究其原因,个体层面,是我国家族企业在任者与继任者的问题。许多研究者认为,家族企业继承成功的关键在于有一个良好的家族企业继承计划,而培养与选拔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是家族企业继承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学芳、王重鸣等,2006)。而根据普华永道《2014年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显示,22%的中国家族企业制定了继任计划,而仅有6%拥有明确的书面继任计划,低于16%的全球平均水平。可以说,中国的家族企业尚处在发展早期,缺乏完善的继任机制和经验,另外,由于信托立法机制尚不健全,家族企业在处理财富传承方面,选择面甚为狭窄。

组织层面,继承者面对企业内部人事问题。主要问题体现在:①接任者能力不足,未能把控好家族企业;②创业者在患有重病或者去世后才进行企业传承,家族成员与继任者发生企业财产纠纷;③家族企业创始人在淡出领导岗位后,仍对企业发号施令,家族企业出现领导力危机。

环境层面,企业运行状况对影响传承选择的时机。李蕾(2003)认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表层传承是职位传承,深层传承是所有权、控制权和经营权的传承,核心传承是事业传承,同时企业代际传承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传承时机的把握不良:企业经营不善时进行代际传承,使得没有经验的后来者陷入棘手的困境,家族企业倒闭的可能性迅速增大。

3.2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弊端

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主义盛行,除了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中“家族本位”的沉重积淀影响到业主的经营实践,同时也是因为外部没有为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建立从传统的依赖血缘或私人关系通向现代的对一般社会体制信任的“桥梁”(张强,2003)。家族企业实行“家族化治理”至少有以下 4 个方面的局限性。第一,家族化治理在决策方面的独断性、亲情大于制度导致管理的随意性以及私营企业主的能力局限性往往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第二,家族网络的封闭性具有成本劣势;第三,家族化治理的排外性损害治理效率;第四,家族式治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代际传承风险(辜胜阻,张昭华,2006)。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有其独有的优势,比如2012年《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显示,各类型企业中,民营上市家族企业在盈利及增长能力均明显优于民营上市非家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0.2%,而民营上市非家族企业为23.9%(周立伟,2012)。我国学者将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划分为家族化治理模式、互信共治模式和职业化治理模式(如表2)(辜胜阻,张昭华,2006)。可见目前中国民营企业普遍采取的是家族化治理模式。

表2 家族企业不同治理模式的比较

从家族企业和公司治理的角度上看,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的问题主要在于:①家族成员垄断所有权和经营权;②缺乏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③企业文化淡薄;④创新能力低。这就说明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随着企业扩大存在着人事任免失误、个人经验主义、企业文化形式化以及产品竞争力低下等风险(郑蕊,虎瑞纳,2016)。

4 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企业不同阶段的艰难过渡

上述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往往受到内外部的影响,内部主要是企业成长阶段与企业规模;外部主要是法律制度不完善、信任制度不完备、企业融资体系不健全、缺少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以及社会的家文化。

4.1 企业成长阶段性危机与核心竞争力匮乏

能否认识到企业寿命周期的规律性,并根据所处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永续发展至关重要(李明玉,2006)。一个企业能否避免成为“短命企业”,其企业价值观必须重视核心竞争力。竞争力是企业实力的综合反映,而核心竞争力则是竞争力中最主要的因素,如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的核心管理等等(毛彬,董文渊,2010)。

通过对战略的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的获取,能够实现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良性过渡。每个企业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对定位自身在行业中的位置。核心竞争力理论从对企业的短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研究,延伸到对企业的长期性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的研究,为确保企业可持续性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比其竞争对手更强的长期性优化配置资源能力,也就是必须要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赵立辉,2009)。

综上所述,对于家族公司来说,决策者们在拥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以后,应该关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规模效应,应量力而行,注重企业在人才、文化、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的积累,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李春琦,2005)。

4.2 外部环境因素与动态能力不足

政策环境对企业寿命有明显影响。李斯特在其《国民经济学的政治体系》中分析:“技术和商业……它们在本国受到了迫害、压制,就会逃避到别的城市、别的国家,在那里寻求自由、安全和支持……就我们德国所处地位来说,主动提供对工业的有利条件,邀请它们到我们这里来安家落户,这样做不是要聪明得多吗?” 然而,我国的政策往往并不完备同时执行水平低下,这对于企业寿命有间接的负面影响。周志强,赵振军(2016)从政府视角研究中小家族企业的外部融资问题,提出了中小家族企业外部融资存在诚信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以及政府信用担保发展滞后等问题。同时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会遇到“执行难”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税收调整牵涉各方利益的再分配,加上我国税收政策的“双轨制”,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决策时不免打折扣;另外,目前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不清,更是导致政策很难有针对性。

企业寿命还取决于其生存的市场环境。市场的规模与需求的持续性与企业寿命密切相关。无序的市场环境往往会摧毁有技术含量的行业:一方面经常是无法可依;另一方面又常常是即使违法也无须承担责任成本(刘薇、刘宗凤,2012)。从外部经济和政策上看,社会的经济结构,政府的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都是企业的外部经济因素,是企业经营的最重要的环境条件,中小企业能够适应其发展至关重要(赵立辉,2009)。从外部市场环境上看,企业自身对市场环境的主动适应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通过经营手段不断获得对市场竞争各要素的垄断。在竞争中保持这种垄断性或获得新的垄断这一动态过程的持续成为企业长寿的基本条件(张鸿,2005)。

以上的外部环境加上初始的创业环境和我国家族式企业所深植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我国家族式企业的基本经济特征。总的来说,这些特征主要表现为,企业产品结构简单、技术水平较低、产权相对清晰、组织结构扁平、管理成本较低、经营相对灵活、管理决策的随意性较大等(张钢,于小涵,2002)。这也就说明我国企业动态能力不足。企业寿命短暂,就是未能在一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具备稳定的企业动态能力。

6 结果与讨论

综合企业战略各种理论可以分析得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短暂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文化往往忽视诚信,对于产品创新和研发不舍得投入;企业家过于高估企业实力,对行业和制度不尊重,对市场的研究不深入;企业整体无战略格局,少战术布局,很难聚焦和简化,并且过分依赖政策和行政资源的支持;企业传承和家族传承重视财富和权力交接,忽视对精神和理念的传承。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在于:对企业寿命这一话题进一步强调和关注了中国民营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和发展现状;在理论分析的同时,研究中使得企业寿命理论与中国国情背景相结合;在综合了前人对于该问题的论述的同时,基于企业寿命和家族企业两种理论,通过企业战略的综合视角,正面地分析了中国企业平均寿命短暂成因。

[1] 辜胜阻, 张昭华.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及其路径选择[J].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2006(1): 33-41.

[2] 储小平, 李怀祖. 家族企业变革剖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 (10): 50-55.

[3] 周立伟. 中国家族企业调查报告[J]. 纺织科学研究,2012,07:114-117.

[4] 张鸿. 企业寿命问题研究[J]. 商业研究, 2005(16):122-125.

[5] 谢科范, 罗险峰. 企业寿命周期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1999, 21(06):48-51.

[6] 王立志, 韩福荣. 企业寿命结构分析方法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3, 29(01):126-128.

[7] 高波.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现金流量与企业寿命周期探析[J]. 中国资产评估, 2002(6):23-26.

[8] 阿里. 德赫斯[J]. 长寿公司, 1998, 35.

[9] 钱德勒. 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7, 19(87):

[10] 储小平. 家族企业研究: 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J].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5(5).

[11] 苏启林, 欧晓明. 西方家族企业理论研究现状[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24(12): 6-12.

[12] 刘薇, 刘宗凤. 论中国民营企业寿命短与法制环境的关系[J].中外企业家, 2012(2):49-50.

[13] 金平. 企业理念与企业寿命[J]. 化工管理, 2000(3):10-11.

[14] 毛彬, 董文渊. 延长我国中小企业寿命[J]. 企业导报,2010(12):103-103.

[15] 曾水良. 中国家族企业的“破产基因”[J]. IT时代周刊,2013,09:65.

[16] 苏琦, 李新春. 内部治理, 外部环境与中国家族企业生命周期[J]. 管理世界, 2004, 10(85.96).

[17] 赵立辉. 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 2009(22):124-124.

[18] 仲理峰, 时勘. 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J]. 心理学报, 2004, 36(01):110-115.

[19] 李明玉. 延长中国民营企业寿命周期对策的思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3(4):74-76.

[20] 苏启林, 万俊毅, 欧晓明. 家族控制权与家族企业治理的国际比较[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3, 5: 2-8.

[21] 李春琦. 影响我国家族企业绩效的经验证据——基于对家族上市公司控股比例和规模的考察[J]. 统计研究, 2005 (11):55-58.

[22] 陈凌, 应丽芬. 代际传承: 家族企业继任管理和创新[J]. 管理世界, 2003, 6(2).

[23] 李蕾. 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8): 45-48.

[24] 张强. 自家人, 自己人和外人——中国家族企业的用人模式[J]. 社会学研究, 2003 (1): 12-20.

[25] 郑蕊,虎瑞纳. 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其优化研究——以李锦记集团公司为例[J]. 中国市场,2016,24:199-214.

[26] 周志强,赵振军. 政府视角下中小家族企业外部融资机制研究[J]. 管理观察,2016,14:126-128.

[27] 张钢, 于小涵. 我国家族式企业的特征与成长模式[J]. 中国软科学, 2002 (7): 57-63.

Research on the Causes of Short Life of Private Family Enterprises in China

Xiang Bo Li Jie

Private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on-Public Sectors Of the Economy (NPSOE) in our country, 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smooth running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is familization, and the private family enterpri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hort life" and "small size". Through combining the enterprise life theory and the family enterprise theory, with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enterprise strategy and analysis on existing classic literature, we can build a logic framework based onthese clues: corporate mission and vision, corporate governanc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strategic stratifi cation. This framework can help to analyze the problem that average life of Chinese private family enterprises is short.

Private enterprise; family enterprise; life of enterprise; enterprise strategy

F276.5

A

1005-9679(2016)06-0071-05

相博,上海交通大学2015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杰,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奢侈品品牌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全球品牌领导中心中国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品牌战略、奢侈品品牌资产及品牌延伸。

猜你喜欢

家族企业寿命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对其现金持有量的影响探讨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