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润壶》创作谈

2016-12-30徐文超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制壶壶嘴壶把

徐文超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南润壶》创作谈

徐文超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南润壶》色泽明快、泥质细腻、手感舒适,整款壶形为坛形,线体流畅、自然有致,壶嘴、壶把前后呼应,口盖紧实,俨然密不透风,搭界分毫不差,结构严谨,整个形制凸显淳朴、古雅,壶钮处以球形为状,壶嘴、壶把、壶钮使壶体平衡一致,加强了壶的意境。

南润壶;艺术创作;器型

《南润壶》

宜兴紫砂,驰名中外,享誉古今。从“陶朱公”范蠡起迄,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仅以发展时期的宋代,成熟时期的明、清计算,也已历时弥远,盛誉久扬。故而古时便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之赞说。延续到今天,紫砂在制壶的技艺、审美的内蕴方面更是日臻完美、日益丰富,宜兴紫砂早已超越一抔黄土的实物价值,堪称是“能与黄金争价、与日趋华”,有些甚至比黄金还贵重。紫砂艺术也早已独树一帜,牢牢植根于博大精深的艺术园林。紫砂壶的美是由内而外的,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紫砂壶,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内涵,使壶器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紫砂壶作品《南润壶》的线韵之美,以形体为骨干,以气韵为灵魂。紫砂艺术在多层次、多角度、多空间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在不断发展创新中全方位打造出线条艺术的无穷魅力。紫砂《南润壶》色泽明快、泥质细腻、手感舒适,整款壶形为坛形,线体流畅、自然有致,壶嘴、壶把前后呼应,口盖紧实,俨然密不透风,搭界分毫不差,结构严谨,整个形制凸显淳朴、古雅,壶钮处以球形为状,壶嘴、壶把、壶钮使壶体平衡一致,加强了壶的意境。

艺术创作往往是自然生活的高度提炼,自人界的万事万物加上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实践力,造就了形式万千的人类艺术,紫砂壶不乏为其中的佼佼者,制壶艺人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考虑壶的实用性能以外,通常也对其艺术风格、文化特性也极为讲究,而这些并不是凭空臆想就能实现的,每一位真正的制壶艺人往往会穷其一生的精力,将所观、所思渗透到壶里,使之成为自然生活的载体,富有情感魅力。

紫砂泥性特殊,其优良的可塑性能任意加工成大小各异的不同壶器造型,为紫砂艺术千姿百态的风貌天上了完美的一笔,同时更为陶艺家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施展工艺技巧提供了保证。在《南润壶》的制作过程中,充分掌握和利用紫砂泥性的特点,古朴的泥质仿佛穿云若雾回到了悠悠古风里。紫砂壶的创新不仅在于造型的新颖,而且在于文化的理解和剖析,能够在无形中凸显其个性特征,从而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紫砂《南润壶》流露出了浓郁的砂壶情。

艺术创作总是在传统和创新的范畴间不断变化和变换、紫砂装饰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感染力的艺术,其类型极为丰富,雕塑、陶刻、泥绘等都是颇为常见的装饰形式,他们切壶、切题、切意,美观又有内涵,使装饰技艺不断发展到与时俱进的境地。紫砂壶与一般的工艺制品不同,除了具有美观的视觉艺术效果外,还兼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和鲜明的人文色彩,尤其是其内在的文化、思想和情感内涵以及人文寓意等,成为其真正走进人心的关键原因。

紫砂艺术是内藏丰富的,它不拘泥于器物的形式而吸收其设计风格和特点、元素等,经过艺人智慧的思考和实用性创作,借鉴文化思想和艺术语言变成了紫砂本身的艺术形式。宜兴紫砂与文人的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紫砂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要做到艺术的传承。茶壶也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一个制壶人做一个好的茶壶与科学家研发一个高科技产品其探究的道路是一致的,艺术价值的高度也如出一辙,宜兴紫砂壶,人文、哲理与造型都应该是出众的,关键是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我们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紫砂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紫砂陶》 季野 刊于1991年台湾《茶与艺术》杂志社

猜你喜欢

制壶壶嘴壶把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紫玉飘香
——生活中的一点诗意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