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学习党史国史 增强“四个自信”

2016-12-30吴常兴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3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中华民族道路

◎吴常兴

深入学习党史国史 增强“四个自信”

◎吴常兴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把握历史,才能把握未来。学习好党史、国史,我们才能认清历史脉络、把握现实方位、辨明发展走向,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深入学习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发展史,增强道路自信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大肆侵略和掠夺中国,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一批批先进分子、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前赴后继的斗争,但都屡起屡败。历经曲折,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走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由于照搬封闭僵化、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我们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我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现在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

深入学习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史,增强理论自信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应对各种挑战考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用以指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的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思想引领。这既是我们党的巨大优势,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更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新道路、夺取新胜利的智慧源泉。

我们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奋斗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深入学习新中国60多年的建设史,增强制度自信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建设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增强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就能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深入学习5000年中华文明史,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和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和生命力的充分肯定与坚定信念。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价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政以德、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义以为上、知行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要思想观念。二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包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比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三是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当前,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5000多年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就在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释放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非凡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凝聚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终都根植于文化自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底气。

(作者单位:福州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中华民族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