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6-12-30王华军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3期
关键词:经营性租金国有资产

◎王华军

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王华军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行政事业性收费、集资、捐助或财政拨款及上级补助等各种资金渠道自建、购置的以对外经营为目的所占有和使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经营性房产、经营性土地,对外投资、国有股权,利用国有资产开办的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等资产,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兴办的各类公司、企业等各种经济实体。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分散管理状态,管理混乱、收益分散、效益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有些经营性资产成了少数部门少数人的福利,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必须改革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源头上铲除可能滋生腐败问题的土壤。

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清查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经营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经营性资产存量不清,账实不符,管理混乱。在目前管理体制下,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存量不清、产权不明、账实不符、管理混乱的现象。

经营性资产闲置浪费和损失严重。国有资产由各单位分散占有和使用,作为所有者的国家所有虚置,统一管理失控,致使资源配置失衡,闲置浪费和损失严重。

国有资产收益大量流失。表现在:一是租金不合理,一些单位经营性资产的租金明显偏低同处黄金地段租金每平方米的年租金,不合理出租造成租金损失;二是决策不公开,一些单位在出租经营性资产时未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是与承租人“一对一”交易缺乏透明度未引入竞争机制,个别单位甚至由主要负责人说了算;三是缺乏市场经营意识,不讲国有资产效益,造成国有资产隐性损失;四是大部分单位逃避财政监督,截留国有资产收益,致使国有资产收益流失。

收支不规范。有的单位房屋租金收取不及时迟收、少收房租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单位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租金不能及时、足额解缴财政专户,个别单位甚至将租金作为本单位的“小金库”用于干部职工的福利或用于吃喝玩乐,各单位间干部职工福利补贴苦乐不均,主要是由于经营性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和收益的不均衡,致使干部职工的福利补贴在部门之间产生很大差异,引发单位之间互相攀比,争项目、争土地、争资金,进而导致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大建设规模,造成资源浪费。

部门分割管理,产权过度分散,影响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由于财政支出形成的各单位国有资产存量不均衡,加上产权过度分散,财政对现有资产的存量、结构、使用情况掌握不清,当年的财政支出预算很难做到合理,结构优化问题难以解决,最终削弱了财政的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影响了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

管理不到位,缺少风险意识。一些单位租赁合同不规范,甚至存在司法障碍,有的单位将房屋一租了事,对承租人改变房屋结构、消防安全等方面缺少必要的约束和管理,对承担法律连带责任的有关知识知之甚少,房屋安全风险和经营风险都很大。

财政监管缺失。出租出借或对外投资未向财政部门履行报批手续,资产经营随意性较大,未能充分体现资产的经营效益;租金收入不列入预算或只列入部分预算;对外投资不按规定上缴资产占用费。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

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本身不够完善,单位经营性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单位没有建立经营性资产等相关制度。

管理层对经营性资产的使用和管理重视不够。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有些单位没有专门的经营性资产管理部门,有的是由财务部门管理,有的是由办公室代管,容易造成财务管理和经营性资产管理脱节,难以形成内部相互监督机制。

管理处罚不严格。在宏观管理层面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部门是财政部门,但是财政部门在管理中手段缺失,尽管国家明确规定国有资产流失有罪,要对责任人进行刑事处罚,但国有资产流失一直很严重,绝大多数责任人却很少受到应有的处罚。

对策和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近年来群众反映的热点之一,必须从实际出发改革现行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

加强制度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精神,进一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属性和特点,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保护好、利用好、经营好各类经营性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类经营性资产的作用,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集中规范运营。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应坚持“公平、透明、规范、高效”原则主要理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原则上归政府所有,由财政部门授权相关机构统一规范运营,集中公开拍租、拍卖,负责收益收缴及日常管理维护。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效益。实现经营性资产租赁程序、资产经营政策、利益分配的公开、公正、公平,提高资产经营的综合利用效率。首先,要规范经营性资产的租赁程序,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实行“阳光操作”。其次,要依法制定资产经营政策,既要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又要充分考虑承租人的合法权益。

发挥经营性资产规模效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按照产权集中、平台运作、授权经营的原则,对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实行集中管理,搭建管理平台,统一管理,资产收益纳入预算,实现国有资产最大程度地保值增值。

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和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监督检查,对因失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擅自转移或处置资产的、隐瞒资产收益或坐支收益的、故意逃避国资部门监管的,一经发现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影响了国家财产有效合理的使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使经营性资产管理制度化透明化,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和提高,使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六安市财政局)

猜你喜欢

经营性租金国有资产
租金320元!70斤iPhone官方自助维修包,里面有什么?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保障性住房租金会计核算案例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大树爷爷收租金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思考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公立医院经营性问题的思考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