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国企人力资源工作

2016-12-30武树丽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企绩效管理人力资源

武树丽

(中国二冶集团市政工程技术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如何做好国企人力资源工作

武树丽

(中国二冶集团市政工程技术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 要]人力资源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开发、使用这一资源,可增加每一个人的工作动力,发挥每个人最大的能力,保证企业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自身的优势和活力。因此,企业各项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便是人力资源工作。而企业要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应根据能力基准进行岗位分配,加强员工培训,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实现人性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国企;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任何企业和组织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发展的生命力,关键是科学规划人力资源工作。当今社会,市场形势不断变化,企业或组织要适应市场需要,必须科学规划和管理人力资源,保持自身活力。尤其是国有企业,其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一脉相连,这就促使国有企业科学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做好管理工作,大力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保证企业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1 科学分配岗位

岗位配置是人力资源工作重要内容,企业在进行这一环节之前,务必要严格考核员工的能力,将“能力”作为岗位配置的金标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现人员的合理配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适才适所。每个人在能力、兴趣、气质、性格、专业等层面存在一定差异,而岗位也有本身特定的需求,如何实现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这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纵观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现状,不难发现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缺乏弹性,基本是“一配定终身”。配置实质上包括两个层面,也即数量配置、岗位配置。配置的人员数量不够,难以保证工作的正常、稳定展开,反之,配置的人员数量过多,必然造成人浮于事,滋长懒散风气,直接降低工作效率。因此,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应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明确岗位数量,合理分配资源;二是设立公平竞争机制,公布岗位的基本条件、要求,通过公平的员工竞争来决定是否上岗;三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和发展情况,合理设置机构,力求做到高效、精简。

2 完善培训机制

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建立和完善员工培养机制,提高员工素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是转变员工观念,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是确立需求。需求包括企业需求及个人需求,有需求培训才有动力和意义。企业需求源自企业发展需求、目标规划等。而员工需求包括个人愿望、工作要求等。而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很多员工只是消极应对,尤其是老员工,认为自己已经在岗位上工作多年,自身的职业知识、工作经验已完全达到岗位要求,无需再浪费时间去培训。企业要保证企业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关键要从个人需求的方面入手,充分了解不同阶段的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制订本企业人员素质要求,让员工对照权衡,并通过专门的考核方式,对未达到素质要求的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总之,到企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契合点,才能实现二者统一。

其次,优化培训内容,保证领导自身素质过关。领导负责员工的培训工作,员工素质低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培训师自身素质和经验的欠缺。因此,优化培训内容,提升领导层素质十分重要。再者,针对性开展培训工作。由于每个员工之间的素质水平不同,其培训需求也不同,因此,企业培训工作应分设新员工、老员工、高素质人才等三个层次来推行,让不同层次的员工接受不同的培训内容,切实做到针对性培训,保证每个员工接受培训后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 大力培训高素质人才

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培养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年龄结构应与梯次配备相协调,一般情况下,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年龄主要为40~45岁,其次为30~35岁,大力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创新管理手段,强化现有人员培训工作。此外,大力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应准确、全面地把握市场最新动态,针对性培养一批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跨专业适应其他岗位工作,还能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去,以理论指导实践,适应企业的全方位要求。

4 完善绩效制度

科学、完善的绩效工资制度应充分实现人性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有效结合。合理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应包括个人资格条件、岗位条件差别、工作绩效等三个层面的内容。个人任职岗位薪级、绩效情况、个人资格条件等因素综合决定员工工资。这一工资制度透明度高、人随岗走、有法可依、岗变薪变、便于监督,是一种创新型分配方式,能有效适应市场发展新需求,最大程度实现企业需求与员工需求之间的契合。具体操作如下:岗位薪级工资,这是相对固定的一部分,岗位劳动差异体现在岗位薪级数的设置层面上;个人职称、个人技术等级等资格条件是对员工劳动贡献和经验的一种补偿,分段计算或一年一变,这样不仅有效体现了员工的个人价值,还促使新老职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调整;业绩工资,这根据企业的实际效益和个人业绩考核两个层面进行分配,这部分应占薪资分配中较大的比例。由于绩效工资制定必然会设计绩效考核问题,因此,应将绩效工资的发放依据确定为绩效考核。

5 结 语

人力资源规划集中反映了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事政策,只有实现人员补充、激励机制、培训开发等层面内容的有效统一,才能真正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柏瑛,祁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萧鸣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郑晓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15-11-13

[中图分类号]F272.92;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2-0073-0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059

猜你喜欢

国企绩效管理人力资源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基于目标管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机械加工设备贸易公司的组织绩效管理分析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