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2016-12-30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会计实务信息披露

王 艳

(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第五采油作业区,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王 艳

(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第五采油作业区,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 要]文章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为基础,分析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信息披露和会计要素确认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会计实务中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实务;信息披露

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是仅仅按照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和现实。这种交易模式不是只按照交易和事项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这就保证了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信息的真实性。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任务就是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企业会计核算根本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其形式只是内容的载体,因此,为了实现企业合计核算的真正意义,应如实反映企业的每项业务,即从实质的角度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只有客观地确认和计量企业经济业务的本质,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等情况,进而确保提供的企业会计信息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随着对会计信息可用性的期望和要求日益增加,企业对会计核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提出也是满足现代企业会计核算化新标准的需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操纵利润的机会。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2.1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应用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应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报表中附注资产负债表的非调整事项等情况。以新疆油田公司的会计工作为例,在实际操作中,公司的会计人员在制作会计报表时除了在会计报表中附注资产负债表的非调整事项外,也附注了关联方的具体交易过程。这样就可保证油田公司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只要存在实质上的关联关系及交易,就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披露。

2.2在固定资产的确认方面的应用

和其他企业相比,油田公司的资产形式以固定资产为主,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油田公司的固定资产确认上。一般来说,油田公司固定资产包括企业自行建造的房屋、建筑物、各种设施及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等。由于正确核算企业的固定资产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因此在进行会计工作时,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必要的。对此,新疆油田公司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例如在固定资产的入账时间确定上依据“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原则来进行界定,这种情况下即使固定资产没有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但只要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的状态,会计人员就会对其做入账处理,并且在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

3 会计实务中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3.1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新准则赋予财务人员一定的职业判断空间,“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务中能否得以很好地贯彻实施,做到真实准确地反映交易事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关键在于财务人员合理、可靠的职业判断。单位财务需要懂得法律、会计专业技术等各个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只有这种综合型人才才能在复杂的财务工作中操作自如。因此,就需要培养大量的开拓型、复合型的人才。虽然在实际中,企业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未必都掌握上述完备的知识结构,但尽可能多地具备多个方面的知识技能,对于许多财务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这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从业人员学习的目标。另外,只有全面了解和熟悉财务相关的规定,才能在复杂的形式、现象中,准确地进行职业判断,去伪存真,把握实质,规避财务风险。3.2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适度

实质重于形式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在进行会计核算和反映会计信息时,应当正确运用,要适度而不能过度,避免把它变成操控会计利润的工具。运用得好,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若过分强调、苛求,反而会影响会计信息的总体质量,甚至成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时主观臆断的借口。因此,会计人员在具体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时,应准确进行职业判断,建立以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相结合的磋商制度、请示制度,把握好“实质”的尺度及其与“形式”的协调,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会计信息。

4 结 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会计核算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导致企业的会计核算只能按照交易和事项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这就使其法律形式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和现实状况,不利于我国财政税收制度的顺利实施。“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使用性,能够准确把握会计的实质,保证在纷繁复杂形式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企业等提供了经济决策的依据,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齐晓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运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隋玉明,王雪玲.我国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3]李薇.会计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分析及应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4]周亚萍,李艳,管文.“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收稿日期]2015-12-18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2-0025-0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020

猜你喜欢

会计实务信息披露
分组分岗协作学习在中职会计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局限性及对策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分析
网络会计的特点及其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我国环境税的会计核算与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