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2016-12-30段金德
段金德
(中共新乡县委党校,河南 新乡 453700)
刘庄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段金德
(中共新乡县委党校,河南 新乡 453700)
刘庄位于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是史来贺的家乡,以集体经济先进典型闻名于世。从1953年开始走上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如今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就是,坚持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坚持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刘庄;集体经济;做法与经验
一、刘庄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沿革
刘庄位于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地处豫北平原,紧临107国道和京港澳高速,南距省会郑州市60公里,北距新乡市25公里。全村现有372户1 799人,耕地1 050亩。村党组织为村级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有203名党员。村民自治组织为村民委员会,含6个村民小组。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刘庄农工商总公司,有华星药厂、绿园药业、淀粉糖厂、运输公司、机械厂、农场、商业公司及大酒店等多个经济实体,现已形成以高科技医药工业为龙头,其他产业配套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习近平、胡锦涛、江泽民、李鹏、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视察、题词激励;先后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前来参观考察。在中国社会数以万计的农村中,一个原本非常普通的小村庄,为什么能得以持续发展,为什么能够吸引这么多的领导的关注?
实事求是地说,应该怀念并感激曾为刘庄经济社会发展和村民幸福,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做出巨大贡献的带头人——原村党委书记史来贺同志。他1930年出生,1952年担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直到2003年4月23日积劳成疾不幸谢世,史来贺同志在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奋斗了五十一年。他一生人不离农村、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他在践行实事求是作风、巩固党在农村的阵地、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等方面,探索创造了许多经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989年建国四十周年前夕,中组部把史来贺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列在一起,誉为“解放以来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2009年4月3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亲临刘庄视察,要求中央有关部门好好研究刘庄现象,总结刘庄经验,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史来贺去世后,村民一致选举史世领同志为刘庄村党委书记。十二年来,新的领导班子,继承老书记遗志,团结带领村民注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全村经济社会事业,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201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村民全部住上了由村集体统一建造、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式别墅。刘庄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国家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二、刘庄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刘庄从1953年成立初级社,到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开始,就走上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如今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管理民主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近六十年来,刘庄在探索“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以支柱产业为支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道路上,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稳步健康地走到今天,除了党的好政策,做法很多,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坚持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1.坚持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刘庄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典范,成为农业战线飘扬五十多年的一面旗帜,有一条基本经验,就是:“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核心。“农村要致富,必须建好党支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支部看支书。”从史来贺到史世领,深知其道理所在,因此非常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史来贺说:党支部是群众的领路人、主心骨。刘庄党委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始终坚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政治思想教育。制定并落实理论学习制度,村两委成员每周1次集中学习,党员干部每两个月上1次党课;把党的政策理论编成教材,要求党员干部分工负责,采用不同方式向村民宣讲,使科学理论入眼、入耳、入心。二是健全组织生活。村党委制定了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委成员4个月1次,支部成员3个月1次,党员每月1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员干部真正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每个党员联系2—4户,每月至少到联系户走访1次,了解群众家庭和个人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和呼声,通过有效沟通,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激发村民干事创业热情。三是抓好自身建设。坚持用人“三原则”:即业务精、政治强、威信高。规定领导干部“四不准”,即不准搞宗派、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打击报复、不准马虎工作。规定了“五免职”,即以权谋私的免职、搞派性不团结的免职、弄虚作假争名誉闹地位的免职、对批评者打击报复的免职、工作敷衍了事的免职。强化廉洁自律,践行“三严三实”作风,用分配公平、处事公正,换取群众的“信”。所以,刘庄的党员干部队伍在各个时期,为村庄的治理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1991年时任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刘庄,对刘庄的党建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并题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走共同富裕道路。”
2.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不刮风、不跟风,说来容易,真正做到的确很难。特别是在经常出现“一刀切”“忽左忽右”大动荡、变革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就更不容易。史来贺曾说过:“当干部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做政治工作不能过左,做群众工作不能过急,搞经济工作不能过热,搞改革要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字里行间充满着实事求是,这就是刘庄几十年来总结出来的一条十分有效的工作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分田到户的“大包干”体制,给多数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对调动农户积极性,解决温饱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相对富裕的刘庄,当时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70%的收入来源于工副业,2/3的劳动力已转移到二、三产业。如果简单的一分了之,势必影响大机械的管理和使用,也会引发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怎么办?在面临全国以家庭联产为主的大背景下,刘庄压力可想而知,当时摆在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把工厂、土地分掉,归个人承包,一分了之;二是把工厂给集体、土地分给个人承包;三是工厂和土地依然由集体经营。当时群众认识也不一致,史来贺组织在全村开展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农业政策是什么?刘庄的实际情况是什么?你认为哪种责任制更适合刘庄实际?这场关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刘庄实际相结合的大讨论,最后经过全村18岁以上村民民主表决,终于取得了共识。大家认为,刘庄选择并建立的村级核算体制,基本符合刘庄生产力实际,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根据这种情况,村两委决定,实行有创新的经济体制,概括为“集体综合经营、专业分工生产、分级承包管理、奖罚联产联责”。这一模式既保持了集体经济的优势,又吸收了“大包干”的优点,既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地位,又建立起市场经济所必需的竞争机制,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更为旺盛的活力。
3.坚持发展集体经济。“集体有,跟党走;集体空,没人听;集体富,走的才是社会主义路。”这是史来贺对发展集体经济重要性的形象表述。实践也早已证明,刘庄正是因为长期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实行专业联产承包”这一符合本村实际的经济模式,才把一个穷刘庄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典型。
刘庄发展集体经济,大体上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搞平整土地,科学种田,以农养农,使粮棉由低产变高产,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也为刘庄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发展工副业,搞多种经营,先后办起了畜牧厂、冰糕厂、面粉厂、造纸厂、机械厂、食品厂。1980年刘庄成为“中原首富”,是河南省首个小康村。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科技,搞生物工程。1984年起步选定医药制造项目肌苷,上马支柱型企业——河南新乡华星药厂,经过不断升级改造,拉长产业链条,规模越做越大,实力越来越强。刘庄经济社会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第四阶段是守业拓展,实现新突破。史来贺去世后的十多年来,新任党委书记史世领,时刻牢记“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守好业,必须创新业”箴言,继续带领干部群众,在建成华星药厂三四五期工程之后,与沿海发达地区合作组建现代化高新企业——绿园药业有限公司,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形式,实现了资本运营新突破。
4.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史来贺一直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就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一个村子里的乡亲,如果有人富得流油,有人住房吃饭都还不宽裕,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刘庄坚持按劳取酬、合理差别、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在分配政策上既不搞平均主义大锅饭,也不搞两极分化,实行有差别的共同富裕,坚持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方向,让群众真正实现了既富裕又幸福。具体体现在老百姓最切身的住房、就医和上学三件大事上:在住房上,刘庄从1976年就开始建设第一代新农村,自2000年起规划并建设了400套第三代住房,每户472平方米,人均120平方米,全框架结构,中央空调、信息网、路网、电网、轻音乐、集中供热供气、供排水、生活废水处理、休闲健身广场、中心花园、全天候安保监视系统等设施配置完备,刘庄人自豪地称为“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式农民别墅”。在医疗保障上,刘庄建立有适应本村现状的医疗保障制度,全村群众由集体出资,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看病,除享受国家新型合作医疗的各种优惠政策以外的费用,村集体全部报销。在就学上,刘庄在1980年普及高中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投资2 600万元,建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现代化教育园区,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在刘庄,包括智残智障的“弱势群体”,也和村民一样,享受公平合理的待遇。可以说,全村没有贫困户,没有冒尖户,没有两极分化,只有集体共同富。
[责任编辑吴明宇]
F321.32
A
1673-291X(2016)25-0112-02
2016-07-08
段金德(1976-),男,河南新乡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