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效果
2016-12-30张明霞
张明霞
(西安培华学院通识教育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0)
自从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后,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代大学生,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任务,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是衡量教育得失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1 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大学生群体比较特殊,因为他们的心理正在趋向成熟,价值观处于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都显示出这个时期的特殊性。
政治价值观方面,大学生的整体方面表现出的价值观是健康向上,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即愿意为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我所在的民办高校,来自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价值取向有多元化倾向。
人生价值观方面,大学生比以往更加注重现实和功利,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享受,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
道德价值观方面,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合拍,知的多而做的少。比如说,很多人知道垃圾应该分类,但做的时候,只有不到20%的人能够做到。在诚实守信方面,学生们都知道不诚实的后果,但在考试时作弊的学生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
2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2.1 改进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西安培华学院通识教育中心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室(下简称毛中特教研室)近几年来,致力于课程改革和创新,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在了首位,也取得了不少成效,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2015-2016第一学期,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了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实践、勇于发言,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每次课上,都有学生探讨社会热点问题,课前制作PPT,发言做到言之有物,精准到位。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学生们在课堂上一时无法解决的,还会到课后再去研究。这样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不再觉得这门是一门枯燥的理论课,认识到学习的过程是很愉快的一个过程。
2.2 第二课堂的开设有利于实践
毛中特教研室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的教学,学生们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我们组织了“认国情、长才干、做贡献”的专题演讲后,学生们就参加了社会调研、志愿去敬老院服务、社会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确实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有社会价值的人,对人生就不会再有太多的迷茫。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强,如果不能将其渗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们就会觉得离自己太远。为了达到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效果,我们毛中特教研室下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以榜样来引领学生的模仿和学习,在每个教学班树立典型,学生们通过身边的人的好的示范效应,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在行动中养成爱思考,积极做的好习惯。比如,有的班级开展了在公交车上让座,并评选优秀的活动;有的班级开展互帮互助,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共同进步和提高;有的班级的学生在具有国家纪念性的日子里,巧做宣传进行爱国教育;有的班级举办给贫困灾区捐献物品献爱心的活动。等等这些都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只写在书上、挂在墙上的空洞文字,它应该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地方的活的东西。
3 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展望
当代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学习和社交的趋势越来越强,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更新,学生们将会越来越多地使用新媒体。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教研室也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教改,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相结合、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有效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手段和途径。例如,我们展开了在学生中用微信传播正能量,在朋友圈转载心灵鸡汤,个人参与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等,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借助于新的载体,在大学生的头脑中构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 靳玉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要求[J]教育研究,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