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教传播过程中佛经插图变化
2016-12-30刘耀
刘 耀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书籍中应用插图,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就已出现。伴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典籍中的插图技术也日趋成熟。“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作为中国书籍的初期形式,其文字都还保留有相当浓郁的图画气息。”从考古实物我们可以知道,战国时期开始,插图就已经出现在以帛作为原料的简牍上。发展到汉代,帛书上的插图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呈现现代书籍插图的一些特点。1942年在长沙战国楚墓中曾出土有一件帛书,四周有用青、红、绛三种颜色绘制的神像,并附带有200多个字的解释性文字。两汉之际,佛教由南亚开始传入中国,为更好的在民间传播,较为空洞的经文与感官的神像逐渐的走到了一起,插图技术开始被广泛运用,我国最早意义上的版画即是从刻印佛像开始的。
1 汉唐时期巧妙的佛经与神像结合
“宗教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土壤和气候,而被传播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则是决定性的因素。”为求得生存,初期的佛教采取了依附于统治者和依附于黄、老、道教的策略。佛教的早期传教不仅重视对知识分子的渗透,也积极笼络下层的广大劳苦大众,作为重要思想载体的佛经自然得到极力的宣传,此时的佛教经书逐渐发展出经文与佛像相结合的复合形态以期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积极宣扬的教义“生死轮回”善恶定数观因符合统治阶级意愿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使得佛教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李唐时期一度达到鼎盛。佛学义理此时期的蓬勃发展也促成了大乘各宗派纷纷建立,一时间山山有宝刹,处处现灵光。无数僧侣以及善男信女还以积极地抄写佛经、绘制佛像作为对佛的一种功德,并以散播数量多少作为其虔诚程度的标尺。据《僧园逸录》载:“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从书籍产生开始,书籍插图也得以迅速发展,它与书籍都同样重要。书籍插图既是插图的一种形式,也是插图中最为常见的。它是插图绘画者通过对书籍中文字内容的深刻理解,并结合自身艺术素养,加入自己内心情感,用绘画艺术展示出来新的视觉传达媒介。”
“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在雕版印刷技术发明之前,僧徒以及善男信女们通过手抄经典书刊、手绘神像作为佛教传播的最主要形式。这类手抄本的佛经,通常也附带有彩绘佛像插图,多采用卷首插图的形式。唐时期西域佛教壁画即是如此,“摩尼教美术发达,这主要是因为摩尼教注重用绘画传教。大至壁画,小到插图,都用来向没有文化的广大民众宣传教义。”五代时期雕印的《大慈大悲救苦救世观世音菩萨像》和《大圣毗沙门天王像》也都是在页面上刻图像,页底雕有题记。
2 宋元时期版画插图佛经的盛行
宋至元的四百年间,是中国雕版印刷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版刻插图技艺得到长足发展的时期。结束五代十国纷乱局面,宋朝统治者有意识推行“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渐趋繁荣的经济形势,使得北宋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此时的佛教、道教也由于统治者的推崇而十分兴盛。从现存的宋代插图本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宗教宣传品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大并且样式多样。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刊印的《启运慈悲道场忏法一心归命三世诸佛》,采用梵荚装的形式,页面上方雕绘有盘坐在莲花宝座上的佛像,旁边还有花卉纹装饰,显得很是庄重而大方。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文沼雕印的《大随求陀罗尼轮曼陀罗》,四边镶有花框,花框内侧左右各雕一竖行汉字经文。两边下角雕手执法器的八臂菩萨端坐于下有神士举托的莲花座之上,四周还有梵文佛经。整个图案上绘满了各种佛教吉祥图案,画面构图俨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布局合理均匀。元代统治者在战争时期就注意保护工匠,为雕版印刷事业保留了人才。完成统一之后,在着手恢复经济的同时,鼓励民间兴办书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也促进了插图技术的发展。弘法寺所刻官版《弘法藏》、杭州所刻的西夏文《河西字大藏》及杭州南山大普宁寺所刻私版《普宁藏》是元代佛教经典插图本。元大德九年(1305年)耶律楚材等编的《玄风庆会图》人物众多,背景复杂,却能处理的简洁明快,主旨突出,是北方风格的成功之作。
连续性插图的出现,是书籍插图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临安府私人刻印的《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共绘有五十四幅图,一幅为佛国禅师图,其余都为善财童子图。图画下方记载的是善财童子参访的故事,描绘了五十三种修菩萨行的法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插图组画的代表作。在1974年山西应县木塔发现的辽代版画中,发现了红蓝双色印本《释迦说法相》,大大提前了我国彩色印刷史。元代至元六年(1340年),资福寺刊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采用墨色书写经文,用红色来记录注文。卷首插图《无闻和尚注经处产灵芝》也采用朱墨两色印刷,是现存已知世界上仅次于《释迦说法相》的早期彩印板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印书籍插图。
3 明清市民阶层的兴起与佛教插图版画
明清两朝,跨越近五百年,是中国古代书籍出版印刷的巅峰时期,也是佛经插图版画兴旺发达的黄金时代。随着市民经济的繁荣,市民文学载体的小说开始出现并借助于雕版印刷迅速发展,受到佛经插图版画的启发,小说人物插图的采用更是促进了明清图小说的繁荣。“插图的形象性不仅可提高阅读的兴趣,帮助和引导读者理解文本内容,而且插图作为版画,其艺术性不断增强,逐渐具有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从而又进一步推动了明清小说的传播。”
3.1 市民经济兴起背景下的雕版商业化
明代前期的雕版印刷,在工艺上继承元代的技术特点,大多以宗教题材的书籍为主。有过出家经历的朱元璋十分推崇佛教,佛教典籍的版印技术在明初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至明中期以后数量才相对有所减少。值得一提的是洪武五年(1372年)在南京开始雕版的大藏经,史称《洪武南藏》,其中的插图《玄奘法师译经图》一向被历代研究者所重视。
进入明代中期,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逐渐遭到破坏,土地兼并日趋严重。为求生计,大量破产的农民涌入城镇,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社会压力的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海运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大了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使得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形成,也逐渐演化出一种新的社会市民阶层。伴随着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市民文学创作日渐活跃,不但大大突破了宗教的宗教宣传和皇家教化的范畴,使出版物的内容大为丰富,而且促使印刷出版事业本身的商业化。此时的版本插图在书名上多以“纂图”、“绘像”、“绣像”、“全像”、“出像”、“图像”、“全相”、“出相”、“补相”等字样,用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以从我们也可以看出带有插图的书籍还是很受市场欢迎的。
3.2 中西交融下的版画插图
明代后期,“西学东渐”下的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版画也吸收借鉴了某些西方的铜版画技法,开始出现西方宗教题材的版画插图。最为典型的是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滋兰堂程君房刊《程氏墨苑》中就绘有《圣母怀抱圣婴耶稣》、《信而步海,疑而即沉》、《淫色秽气,自速天火》、《二徒闻实,即舍空虚》四幅。
清王朝建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维持社会稳定,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文治”举措来笼络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图书出版印刷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小说版插图也在清代达到顶峰。《红楼梦》是清代小说插图的最高水平的代表,流传至今的清代众多版本的《红楼梦》均保留有许多插图。可以说清代统治者对于版刻插图艺术的重视和利用程度较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点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内务府刊印的大型插图本《万寿盛典》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万寿盛典》是记载清康熙皇帝60大寿庆典活动的书籍,全书共分为120卷,其中第41、42卷绘有盛况画卷,由名刻工朱圭将当时名画家王原祁等创作的《万寿盛典图》精刻印成为148页相连的长卷版画,画中不仅再现了寿诞场面的浩大,也细致的描绘了京城内外的居民生活场景,为后人研究康熙时的人民生活状况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此外,清内务府还刻有《龙藏》,重刻《避暑山庄图咏》和《授时通考》、《钦定西清古鉴》等一系列带有珍贵插图的著作。
清代前期的文化繁荣中,实际上已经蕴含着由盛而衰的因素。康、乾年间的大兴文字狱,使得知识分子人人自危并逐渐形成空谈义理的乾嘉学风;对于小说、戏曲等市民读物的厉行尽毁,一度兴盛的市民文化也得到摧残;严格控制图书的出版,促成了整个雕版印刷事业的衰落。两次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古老的中国被迫开放已关闭多时的国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同时遭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速形成。在此大背景下的徽商的衰落,带来了以徽派为代表的清代版刻插图事业的全面危机。先进的石印、照相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旧时手工作坊生产机制。以现代机器的生产和管理经营理念武装的西方印刷工业迅速击败了落后的失去传统文化保护的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行业。前后也就不过数十年的时间,就将延续千年的版刻插图挤出了图书市场。
4 佛经插图形式的演变意义
佛经插图伴随着中国图书事业的发展其形式也做着改变,由早期上图下文的扁窄条状,变为单方面方式,再到后期复杂的双面连式结构布局,经历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演变。其变化决不能单单看作画面的简单扩展,要更加注重画中人物与环境背景关系的变化。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着重山水而轻人物的画风,为数不多的人物画中又往往忽略其背景。早期的佛像画,大多是单纯的个体神像图案,看起来显得很是单调。在少数的带有背景的佛像图中,也不免落入传统的画风之中,缺少些灵气。直至明清小说插图的出现,这一情况才有了根本的改变。小说的插图,是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而设计的,它既要求人物的形貌与其所处环境相融合,还必须借助于故事背景环境来衬托情节的进展,这就使得环境背景在画面上的地位大为提高。这种技术在佛经插图中也被广泛使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佛经的质量,推动了佛教的传播扩散。
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已达2000多年,其始终是主张与人为善,提倡宽怀为本,所以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梁启超先生盛赞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其讲义关于哲学学理者十而八九,反覆辨难,弗明弗措,凡以使人积真智,求真信而已”。起初人们只是刚刚认识到雕版印刷的优势,但并没有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恰恰是多用于佛教宣传品,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老百姓懂知识懂文化的较少,因此为了使佛教更快的被人们接受,宣传佛教的书籍就不能只用文字经文,而是要适应大家需求用简单的图画形式传播宗教,所以不得不说佛教影响了我国的印刷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书籍插图的广泛传播。
[1]薛冰.中国版本文化丛书·插图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8.
[2]陈炳熙.论插图[J].潍坊学院学报,2001,(01):99-108.
[3]吴虚领.佛教初传中国时期的形态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1994,(04):96-104.
[4]杨薪誉.书籍插图传播作用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3.
[5]戴继诚.浅析中国佛教的传播方式与特点[J].五台山研究,2008,(04):13-18.
[6]祝重禧.回纥宗教艺术大观[J].敦煌研究,2006,(01):50-53.
[7]宋莉华.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J].文学遗产,2000,(04):116-125.
[8]石超.明代戏曲刻本中的“全像”、“出像”与“绣像”[J].古典文学知识,2015,(04):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