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2016-12-30刘玉颖
刘玉颖 李 勇
(烟台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刘玉颖李勇
(烟台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摘要:县域经济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找出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协调发展三大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新企业的发展;大力引进人才,加强人力资源储备;加强文化建设,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加快交通网建设,完善交通体系,以有效推动烟台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烟台;县域经济;SWOT分析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但目前关于烟台县域经济的研究文献仍然较少。烟台市作为山东省最大的渔港和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是中国最早开放的港口之一,也是环渤海经济圈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著名港城、商城和旅游城,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但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经济竞争中,受诸多因素影响逐渐放慢了经济建设的脚步,未来要想实现新的腾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烟台县域经济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以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优势。烟台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濒临渤海和黄海,同时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与日韩两国隔海相望,有着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目前,烟台在建和将建的铁路、轮渡和高速等交通线也正在紧张的运营和筹划中,随着德龙烟铁路、烟大轮渡、环渤海高速等交通线的陆续建成和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烟台将成为山东省海运的一大重要枢纽,其区位优势也将日益凸显。
2.环境优势。烟台的自然环境宜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使得烟台一年四季无极端天气,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和休闲度假胜地。在人文环境方面,烟台更是有着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优势,被评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还被联合国评为“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正因其良好的环境优势,烟台无论在环渤海经济圈还是在东亚地区,都是名声显赫的国际性港城、商城和旅游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外商前来投资。
3.历史优势。历史优势体现在文化和经济两方面:文化方面,齐鲁文化在烟台这座城市源远流长,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形成了很大影响,作为文化传递的纽带,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经济方面,烟台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久的经济合作关系,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4.资源优势。烟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其良好的地理位置,降水丰沛,土壤肥沃;烟台是温带季风气候,年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果类的糖分积累,盛产葡萄、苹果、大樱桃、草莓、梨和蓝莓等水果,远近驰名;山林众多,林木资源丰富;有着曲折的海岸线、温和宜人的气候,旅游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还有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矿产资源。
5.产业优势。烟台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和宜居城市,一直受到国内外投资商的青睐。在烟台投资建厂的外地企业非常之多,日韩等外资企业也不在少数,早在2006年之前,烟台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等为支柱产业的先进制造业,目前烟台的第三产业更是蓬勃发展,海洋经济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中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劣势
1.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在烟台的经济结构中,尽管增长速度最快的第三产业年均增长达10%,然而占比重最大的仍然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较小。纵向来看,烟台第三产业由1990年发展至今,虽有大幅增长但依旧落后于第二产业,并且在某些年份还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横向来看,烟台第三产业占比更是远远落后于青岛和济南,甚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第三产业对科技发展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要想第三产业能够良好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是第一带动力。而目前烟台市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金融、信息等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不高,体现出烟台服务经济发展缺乏创新力,自主研发能力尚有待加强。
3.交通网络不够完善。烟台地理位置优越,濒临黄海和渤海,临近日韩两国,但却缺乏与之配套的交通运输网。“要想富先修路”,作为最早开放的一批沿海城市之一,烟台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落后于青岛,这与它相对闭塞的交通和不够完善的交通网不无关系。
(三)机会
1.“蓝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山东省两个国家级战略发展规划之一,成为“十二五”乃至“十三五”规划期间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烟台作为“蓝区”规划城市之一,在这次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具有很大优势:烟台冷链物流园的建设、烟台牟平沙质海岸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开发、德龙烟铁路的通行、烟台海阳贝尔特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的实行等为烟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契机。
2.海洋强国战略与跨海通道建设的提出。烟台—大连渤海跨海大通道包括烟台—大连跨海大桥和烟台—大连海底隧道,自2013年首次提出便引起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最长的海底隧道,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缩短烟台至大连的通行时间,由以往的8小时航海时长缩短至半小时。此外,通过直接贯通大连和烟台两座港城,改变以往的交通轨道,环渤海经济区将会迎来自身发展史上一次质的突破,其作用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将体现在军事和政策上,届时环渤海经济区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开放格局,烟台也将迎来经济发展的一大飞跃。
(四)威胁
1.面临“蓝区”其他城市的竞争。作为“蓝区”经济发展规划城市之一,烟台在迎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作为同一批享受政策优惠的海港城市,烟台在经济建设上面临来自青岛、威海等其他城市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政策扶持上,也体现在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招商引资的竞争和博弈上。尤其是面对老牌港城青岛这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烟台要想在经济建设博弈中拔得头筹,着实面临着不少难题。
2.优质人才流失与短缺。当前烟台市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力资源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行业,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不足;二是创新型人才的流失,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优质人才倾向于机会更多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造成了烟台本地人才的流失和短缺,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二、烟台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协调发展三大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烟台作为著名的宜居城市和旅游城市,发展经济的同时切不可以环境为代价,这要求在推动与服务有关的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应注重第一、二产业的合理发展,全面考虑环境和人文等多方面因素,追求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新企业发展
将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未来烟台县域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发展一大批高新企业,为产业发展起到带头和引导作用,并带动烟台经济的整体发展。要注重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发展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促进烟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引进人才,加强人力资源储备
要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就必须不断引进人才,将吸收优质人才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烟台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创新能力缺乏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缺少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大力引进各行各业的人才,不断丰富人力资源储备,才能为烟台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烟台经济的突破性发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经济发展理念
烟台经济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上。烟台有着内陆城市无法企及的区位优势,靠近黄海和渤海,可以大力发展蓝色经济。而要大力发展蓝色经济,首先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使各级政府和有关各界充分了解海洋经济,认识到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从而突破思维限制,推动海洋经济的创新发展。
(五)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体系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交通体系的完善是重要基础。烟台作为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经济发展曾领先于青岛,近些年却与青岛的经济发展差距日益增大,这与交通体系不完善有很大关系。目前,烟台正在加快完善其交通运输体系:潍莱高铁与济青高铁建设争取年内同步启动、龙烟铁路将于2016年建成通车、青岛到海阳城际铁路被列入规划等,但路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烟台在这方面必须加快步伐。
[参考文献]
[1]李世泰,王庆,王富喜.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59-64.
[2]李兵弟,徐会夫.中国城乡空间规划的新发展——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4(12).
[3]艾华,张广海,李雪.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模式仿真研究[J].地理科学,2006(2).
[4]胡序威.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6(6).
[5]苗长虹,王海.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J].地理研究,2006(2).
[6]苗长虹,王海江.中国城市群发育现状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
[7]王富喜,王仲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05(6).
[8]李世泰,魏清泉,李庆志.葡萄酒旅游开发研究——以烟台张裕葡萄酒旅游为例[J].经济地理,2005(1).
[9]林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探析[D].天津大学,2004.
[10]逄增勇.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评估与提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乔虹)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2-0064-03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13WG22);烟台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0807)。
[作者简介]刘玉颖(1995-),女,湖北荆门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李勇(1979-),男,山东菏泽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