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6-12-29张静

知识文库 2016年18期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在校学生关注时事发展,了解和学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一个主要窗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却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高校重视程度不够,不能深刻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形势与政策课正常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关注程度不够,以就业为导向,大学生更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课学习,部分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滞后、老生常谈,甚至有些同学认为是“假大空”的说教。师资力量有待提高,一些非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教师、辅导员、行政工作人员被充实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过程中,师资队伍的欠缺和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学内容滞后,部分任课教师不及时进行教学内容更新,甚至出现一个专题连续讲授数年的情况。教学手段单一,一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仍然固守采用机械的填鸭式教育,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课堂讨论环节等,不能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改革:

一是要在科学认识上下功夫。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将形势与政策教育经常化、规范化、课程化,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改善知识结构,了解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与进程。要上好形势与政策这一门课,就要明确该课程的特征:一是政策性强。形势与政策课的一项主要功能就是及时的有效的向学生传达党中央的政策、路线和方针,了解国际的最新动态。这就决定了该门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二是时代感强。形势与政策课反映的是在当时代的事物现象及党中央在当时代下所做的一些新的政策、路线和方针。三是复杂性大。形势与政策课不仅反映的是政治方面,还有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许多方面,它不仅关注国内事物的发展,还要关注国际事物的发展,内容量很大,也就决定了它的复杂性大。因此,只有在形成科学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前提下,才能为上好这门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是要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形势与政策课每一个专题内容都很充实,提供的教学参考也很丰富,但在教学中不能泛泛而谈,而要坚持“精”与“管用”原则。“精”就是在内容的选取上要突出重点,从可讲的素材中提取出最适合当前形势发展,学生最想了解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作为要讲的内容,同时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把所选取的内容给学生讲深讲透,让学生领会并学会运用。“管用”就是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在思想上、认识上真正受益,避免空洞乏味地理论说教。因为政治教学承担着两种使命,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不仅要教会学生教材理论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如何做人。这就需要提前与上课班级学生代表沟通、了解学生较为关心的问题,从而确定“讲什么”。

三是要在教学形式上下功夫。形势与政策课由于其政策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课程内容稍显死板。那么,怎样让这门课程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们认为,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想要打动学生,首先需要打动自己,就如同演讲一样,只有打动了自己才有可能打动学生。老师在讲授时,内容一定要生动,用通俗的语言、幽默的表达的方式,加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引起学生的同感和共鸣。很多时候,单独的课件比较单一,纯文字表述不仅苍白无力,而且学生也会感到枯燥和无聊。因此,在课前,可以根据主题,广泛搜集素材,充分利用各方资源,重新组合,设计课程。配合相应的视频、图片,特别是视频,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可以给同学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还可以通过新闻评述、形势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师生交流、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为特征的和谐课堂,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不断发展和提升,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提高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

四是要在强化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尤其是对于没有上课经验、知识储备欠缺的年轻老师,只要站在讲台上,就一定要力争比学生知道的多。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信息量和复杂性都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各方面的最新国内国际事物的新动向,达到学生对教师知识方面的“尊”,促进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兴趣。努力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做到与时俱进。要上好这门课,除了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之外,更应有相当广博的知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在第一时间了解一些国际国内的重大突发事件,掌握实时热点,发表最权威言论,以此来提升自身素质,同时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