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式思维模式探究汉英口译中的中式英语

2016-12-29薛卓婷

知识文库 2016年18期

前言: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与国际上的联系越来越多,英语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各个领域对于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对其英语水平的要求也非常的严格。我国大多数的口译人才的母语都是汉语,所以,汉语对于口译人才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般情况下,口译人才经常会下意识的说出带有汉语味道的英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式英语,这种现象将严重影响我国与国际上的交流效果,降低了我国的口译质量,不利于我国在国际上的建设。

一、思维模式与英语口译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的媒介,是由词汇、语法、句子、段落等堆积而成的,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语言不仅仅是文字的积累,还具有非常强大的思维能力。人脑根据概念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知、结果就是思维,思维分为简单与复杂,像是大猩猩等高级动物就具有简单的思维,而人类则具有复杂的思维。不同的人类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也各不相同,所以思维模式的分类也是各有千秋。英语口译是一种翻译形式,是将汉语用英语翻译过来,从而加强我国与国际上的交流与沟通。

很多人觉得只要认识的单词够多,掌握好固定的语法模式就能够做好英语口译,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就像中文里面有方言一样,英语中也存在一些俚语,或者是单词有引申含义的时候,而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在书本中学不到的。进行口译的过程中,不能直接机械的翻译词语,组成句子,而是要将自己的感情包含在其中,这样才能使口译结果更加富有生机,而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思维模式的点拨,总而言之,思维、口译、语言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二、思维模式在英语口译中的重要性

就像笔者之前提到的,思维、语言、口译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英语口译受思维模式的支配,并不是单纯的进行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思维活动,通过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进行语言的表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汉语中的“爱屋及乌”用翻译成英文就是“Love me,love my dog”,我们都知道“Dog”的意识是“狗”而并不是“乌”,但是这两句话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只是选择对比的事物不同罢了,但是在英语中,按照这种模式翻译就比按照原话翻译要文雅的多,而这都是通过人们思考出来的,由此可见,只是机械性的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是不对的,必须要经过思维模式加以点拨。

三、中式思维模式与西式思维模式存在差异的原因

不同的风俗习惯注定了中式思维模式与西式思维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一般情况下,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在语言的运用中比较明显,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像是地理环境不同、经济制度不同、哲学传统不同都影响着中式思维模式与西式思维模式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不同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在面对环境、资源的方式上也各不相同,中国的地理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对人们的生活压力也不是非常的大,由于中国是以陆地为主,因此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比较明朗,随着对农业的深入研究,人民群众逐渐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对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赋予了中国人宽广的胸襟、博大的胸怀,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也更加的谦卑、中庸,但是,这种长期的封闭状态是中国人变得更加保守,民族意识过强的特点。西方国家则是生活在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当中,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比较的自由、开放,无拘无束的性格使他们回归自然,凭借对自然地向往去积极探索,大力发展工业、商业、航海业等,这种开放式的空间加大了西方国家的征服性,这也是他们经常会与其他国家发生争端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这种自由的地理环境增加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经济制度不同

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闭关锁国的时期,断绝了与其他国家之间贸易上的往来,提倡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使人们的思想更加的闭塞。处在那个时期的人类宗教信仰都比较旺盛,他们认为现在所有的一起都是依靠上天的恩赐,只有将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才是发展的最高境界,讲道德伦理作为人生存的基本要素,服从的意识比较强,对于个人权利的认知几乎没有。而西方国家的人们的好奇心都非常的旺盛,他们积极的对宇宙、自然、数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探索,崇尚实验科学高于宗教信仰,更加注重思维的运用,充分发挥了人类的组织性、竞争性,充满了自我斗争、自我征服的欲望,将自身权益看的比较重要。

(三)哲学传统不同

中国的哲学传统以道家和儒家为主,西方的哲学传统以古希腊哲学为发端。中国的哲学重视实践,而西方的哲学重视追求真知,二者之间各有各的好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弊端。9BZgD0clJAEtRt2SEJFICQVuw6fluDl9jrZX7DC0G64=汉语与英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所以,他们的思维模式本身就存在着差异。中国哲学比较重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认为淡淡依靠语言去表达情感就会束缚了人类的思维;而西方哲学则认为语言是理性的,是非常严谨的,每一个词、句的构成都是由一定组合完成的。

四、改善我国中式英语的基本手段

(一)中西结合的英语教学方式

要想改善我国的中式英语,就要将我国从中式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加强对英语口译的运用与掌握,从而提高我国的英语水平。英语是我国各个年龄段的教学过程中,都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可以说学英语要从娃娃抓起,那么改善我国的中式英语也要从娃娃抓起。首先,要改变我国英语的教学方式,英语口译一般到高中才会接触到,那么之前所学习的英语都是为了打下一个坚持的基础。我国传统的口译课是由中国教师授课,一般都会采取展现口译内容——学生进行口译——教师进行点评这个模式,不得不承认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英语口译的学习有很大的效果,但是学生并不能熟练的掌握,毕竟在英语口译的过程中还是会受到中式思维模式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就会暴露出中式英语,从而影响了英语口译课程的教学质量。在现代化的英语口译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采取中西结合的英语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在课堂上,可以由一个中国教师,一个外国教师共同授课,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每一个英文单词的发音,了解外国人在说话时候的语序、语调,最重要的是能够摆脱中式思维模式的影响,从根本上降低了英语口译中的中式英语。

(二)训练双语思维的灵活转变

英语口译教学要秉承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要将英语口译中正确的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们,训练学生双语思维的灵活转换。将英语和双语思维转换联系到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英语口译的本质,提高人们的英语口译能力。就像是顺向思维转换为逆向思维一样,要从中式与西式这两个角度去进行思考,不停地进行双语思维的灵活转变,直到能够熟练掌握英语口译的能力为止。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进行双语思维的灵活转变训练的时候,有五种转变的方式,分别是意合形动的转变、主动被动的转变、具体抽象的转变、重复替换的转变以及直接间接的转变。

(三)加强自身的语言能力,积极的接触正宗的英语

要向具备优秀的英语口译能力,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这里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指英语水平,还有汉语的水平。就像笔者之间说到的,英语口译并不是机械性的对汉语进行翻译,而是要理解汉语的意义,将自己的理解用英语复述出来,只有这样英语口译的结果才会更加的出众。译者要不断提高自己对汉语的理解能力,加强英语词汇量的积累,讲英语与汉语结合在一起,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去学习。

另外,还要积极的去接触正宗的英语,学习他们说话的语气语调,才能提高译者的英语口译能力。我们生存在汉语的世界里面,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会出现汉语,与英语的接触并不是非常的多,所以才会受到中式思维模式的影响,不知不觉中说出了中式英语,要想改善这种现象就要积极的去接触地道的英语,像是看美剧、浏览英文网站、看英文文章等。

结论:综上分析可知,对思维、语言、口译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非常的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到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汉英口译不仅仅是汉语与英语的转换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换,通过对两种各方面都不相同的语言进行研究,了解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降低英语口译过程中的难度。我们要积极打破使用中式思维模式去看到英语口译的习惯,优化我国中式英语,像是采用中西结合的英语教学方式、训练双语思维的灵活转变、加强自身的语言能力、积极的接触正宗的英语等。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