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结构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2016-12-29王勇

知识文库 2016年18期

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计算机的学习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计算机专业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通过对数据结构进行简单的描述,了解其内容及主要特点。针对现阶段我国数据结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数据结构教学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实现其教学工作,给予一些自己的建议。

1.引言

数据结构作为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内容抽象、所涉及知识面广、算法复杂等一系列特点,给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需要相关数据结构教学工作者对其进行适当的帮助与引导。现阶段我国高校数据结构教学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以提高数据结构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针对数据结构教学工作,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借此平台,与各位相关研究人员进行交流讨论。

2.简述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或者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集合,其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一种方式,可以为使用者带来更高的运行与存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1.数据的逻辑结构。其是指反映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数据结构,主要包括: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以及圆形结构等。2.数据的物理结构。其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的存放形式。通常情况下,一种数据结构拥有一种或者多种的存储结构。3.数据结构的运算。现阶段,我国常用的数据结构主要包括:数组、栈、队列、链表、树、图、堆以及散列表等。

3.数据结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没有真正了解掌握数据结构知识

数据结构作为我国高校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要求相关学习者与操作者熟练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与硬件设施设备,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具有知识面广、算法样式多样复杂、逻辑性强等一系列特点,给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2】。同时,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并没有接受比较系统、完善的计算机教学,对计算机知识并没用深入的了解,致使其在听课的时候,如听“天书”。长此以往,许多学生就会产生“数据结构”很难的思想看法,对数据结构的学习抓紧失去兴趣。这一现象的发生,更不利于数据结构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影响数据结构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效率。

3.2数据结构教学模式单一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进行数据结构的教学工作时,一般采用教师讲解为主,上机操作为辅的教学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多数数据结构的教学课堂与上机操作地并不在同一个教室中,致使学生在学习数据结构知识之后,不能及时的对其进行操作。这就导致有些抽象、难懂的算法或者数据类型很难在课堂中被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导致数据结构教学效率的降低。此外,一般情况下,我们记忆的事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下课之后,所记忆的数据结构知识很容易消失,不利于学生对于数据结构的学习。

3.3缺乏实践机会

数据结构作为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不仅要对数值之间的联系与计算进行研究,还需要对数据元素的存储与结构类型进行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该课程的重要性以及特点特征,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的教学,还应重视实践环节。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任务量繁重、课时紧张等一系列特点,因此,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量,我国高校数据结构教学工作者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3】。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进行数据结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对于数据知识学习的兴趣。

4.创新数据结构教学方法

4.1明确数据结构知识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我国高校的学生都具有判断所学知识是否重要的能力,并根据其重要性决定其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因此,高校数据结构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工作之前,应花费一段时间,对该门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详尽地讲解,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使之能够对该门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学生只有在明白自己所学知识的作用之后,才会主动对其进行学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因此,数据结构相关教育工作者还应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实例,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明白其主要作用,进而增加学生对于数据结构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4.2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到计算机专业知识,对其并不是十分的了解。而数据结构又是一种比较复杂、抽象的计算机程序语言,其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知识的高校学生来讲,具有极大的困难与挑战。这就要求我国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对其进行数据结构讲解之前,应对其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提高其计算机水平。在此基础上,高效数据结构相关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其所讲解的内容进行归纳,将其难点、重点分散,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减少学习数据结构的难度,提高数据结构的教学效率。

4.3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掌握了数据结构知识的基础概念,无法使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导致其数据结构的学习一直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数据结构教学工作的教学效率,阻碍其教学进程【5】。因此,我国数据结构教学工作者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在课堂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数据结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解答。同时,数据结构相关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将知识点适当的串联起来,使学生在掌握一个知识点的同时,对其他知识点也能进行适当的了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对线性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将栈、队列、数组等概念穿插进教学知识点中,对其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对其进行掌握与了解。

4.4重视实际操作

计算机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很高的实际操作技能,数据结构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因此,高校数据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操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将理论教学所在地与上机操作地设置于一个教室,这样,教师在对数据结构理论进行讲解之后,学生便可以及时地对其进行操作练习,促使数据结构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紧紧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于数据结构的整体理解,从而提高数据结构的学习效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据结构是我国高校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学生计算机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数据结构教学工作中仍存在着诸如学生不能真正了解掌握数据结构知识、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机会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数据结构教学工作的进程,致使其教学效率降低。针对这一现象,我国高校相关教学工作者应积极采取包括明确数据结构知识的重要性、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际操作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地解决,以帮助学生对数据结构知识进行充分地了解与掌握,进而提高其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警察学院信息安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