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专业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应用
2016-12-29章海哨
理实一体化行为引导教学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为现代中职学校的教学提供了最佳途径。本文阐述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优势、应用以及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分析了行为引导型教学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充分发挥真正优势,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倡并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定位不再是以往单一的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而是侧重培养在生产、技术一线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需要向学生传授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竞争力。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它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格地区分开,而是将两者交替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的局限,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性质和形式
1、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性质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搜集信息跟踪技术进步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2、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主要形式
◆大脑风暴法 ◆模拟教学法
◆卡片展示法 ◆角色扮演法
◆项目引导法 ◆案例教学法
◆文本引导法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行为引导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行为引导教学,简单的说,就是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根据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内容,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为了进一步探索理实一体化行为引导教学在我校汽修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现以《活塞连杆组拆装》课为例。
1、课前准备,突出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制定计划的能力。
任课教师根据每个所学项目内容,精心设计项目学习工单和项目评分表,主要包括资讯、计划、实施、评价等内容。每个工作任务实施之前,教师下发项目学习工单,要求全体学生通过查阅教材、资源库资料、登陆网站搜索等途径完成一次理论知识的学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课中学习,突显知识的再认知,实现人人有事做。
1)、任课教师通过预设现实学习情境引入,采取知识竞答等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课前所学项目理论知识点情况进行摸底,对各组上台展示拆装计划的同学予以奖励,极大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任课教师则对各组拆装计划进行点评,指出不完善的地方再次进行修改。
2)、各小组学生根据完善过的拆装计划实施,各小组成员通常为五人,将人员编号,先两人到工位,1号操作、2号负责跟踪评分,组内其余学生则填写教师下发的下个项目的学习工单。任课教师则在操作区域内进行巡视,并对操作学生的失误加以引导,同时指导评分学生按照要求对操作实施学生进行评分。操作完毕,1号学生返回学习区,完成工单,2号学生操作,3号学生评价,依次进行,这样实现了学生多次观察,细心体会,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各小组实施完拆装环节,跟踪评分学生依次反馈组内成员操作时存在问题,并公布评分结果,任教老师则对整堂课中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点评,提出学生做的好的地方,并指出有待提升的问题。
3、课后复习与评价。
课后组与组之间交替批改学习工单,并通过设计海报、制作PPT等形式上交老师,将整个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融入其中,达到巩固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目的。
四、实施理实一体化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教育的实践成果
经过这几年多时间行为导向教学的熏陶,学生情况发生了变化,理实一体化行为引导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具备新的能力--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和方法能力。在教学生产实习中,同学们表现出了较强的职业活动能力,受到了企业的青睐。成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方面
1)学生求知欲增强。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后,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和展示技术,总会主动提出问题,而教师也明显感到了同学们的可爱之处,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2)学生个性、技能明显提高。由于推行了理实一体化行为导向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知识运用、联系实际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开发和锻炼,教学中的团队合作又使每位同学的个性得到了展示和培养,交往能力得到增强。
2、教师方面
1)教师合作的协调性,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之间根据教学进程相互协调与渗透,并且充分挖掘各自的能力资源。即能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又是知识和技能的互补又是一种相互提高的过程,通过这种合作构建了“双师型”教学团队。
2)教学方法多姿多彩。行为导向教学就是要使学生的手、脑动起来,我们采用了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多种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生动活泼、富有青春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大脑风暴法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次次高涨。
3、社会影响方面
培养了社会认可的技术人才,通过对毕业班进行了问卷调查来看,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教育模式所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
五、实施理实一体化行为导向教学法还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理实一体化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教师的不适应问题
1)、教学准备工作量加大
2)、知识面不够的影响
3)、现有教师实践太少,这样的教学习惯或教学水平难以完全接受或胜任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这种大开放式教学。
2、学生的问题
1)、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中,活动式教学显著增加,但在活动式教学中,真正做到有意义的学习很难,学生的注意力难以维持。
2)、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成绩较好学生包办、代替成绩相对落后学生现象,使学习没能真正做到全面性。
六、结束语
总之,“理实一体化行为引导教学法” 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 有利于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汽修专业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温州交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