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字教学的真谛

2016-12-29杨传辉

知识文库 2016年18期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教”、“学”、“做”与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今天,我们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思想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大体上是一致的。因此,我在识字教学中实践了“教学做合一”理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做”字,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不是从前的人告诉他的,而是玩把戏偶然发现的,所以注重实践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真谛。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在识字教学中实践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发兴趣,培养热情

陶行知先生认为“闻知是别人传授进来的,说知是自己推想出来的,亲知是自己经验出来的。依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说来,亲知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没有亲知做基础,闻知、说知皆不可能。”他强调教学以“做”为中心,要交给学生求进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吸收经验,学习正确识记字词方法,激发自主识字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有一个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逐渐转化的过程,特别是学生对上课感兴趣,往往是因为在课堂上老师要讲故事。同时,处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模仿欲非常强烈,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为此,我尝试了以下两种方法:

低年级学生对故事中的一些人物总是充满着崇拜,在教学中,适当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汉字起源与发展的知识,介绍一些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一)编故事

课堂上一味地书写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枯燥,如果把一个字变得生动一些,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书写的形式生活化能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写,既有兴趣效果又好。比如在“心”字教学时,我讲到第一点是一个枕头,一个人(卧钩)躺在上面,好心的人给它盖上了两条厚厚的被子(两点)。

(二)游戏化

书写内容游戏化也是激发兴趣的一种方式。学生猜字的过程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是联想的过程,是组合、分解、分析、比较的过程。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冬天藏在方框里(图),口里有一块玉(国)等等。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不仅对生字的结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既不会写错又能记得牢,学生自然就会喜欢写。

二、美感熏陶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精神,我们把识字教学从语文课堂扩展到美术课堂,从而实现跨学科整合的各种识字活动。

汉字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色彩斑斓情趣盎然的抽象画。小小的方块汉字像魔方,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美术课的画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是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因此,我把写字教学与画画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乐写、爱写,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兴趣。由于象形字、会意字与图形在形状上相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看图比较从而认识了生字,并且兴趣很高,我就趁机启发引导学生:同学们都喜欢画画,其实写字就跟画画一样,要认真观察字形特点,注意间架结构以及写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才用心地照着“画”好每个字。我还作了比较,把一些在田字格中找不准位置的字,或者是写得太大或太小的字与规范的字进行比较;把写得“东倒西歪”的或随便了事的字与规范字进行比较,让学生辨别哪个字写得好,学生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语文学科就像美术学科一样,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也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写字教学中处处不能忽视美感熏陶。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形象直观,是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和识字心理特点的,也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识字教学的生动实践。

三、语境提炼

所谓“语境提炼”,就是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经常创设语境条件结合汉字运用来强化学生识字效果。

(一)读准字音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课文,在语境中来认识这些字,这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也是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

(二)要理解字义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时时刻刻注意有意识地把握汉字音、形、义的整体性教学,就是要做到在辨别字音时结合辨字形,在辨别字形时结合辨字义,在辨别字义是结合组词造句等加深理解。一句话,巩固汉字的识字教学,要遵循汉字语言规律,结合词语、句子理解字义,从字义、字形、字音的联系,加深理解和巩固字义。比如同义、反义、近义字的归类比较,要理解掌握生字体现在语言环境中才能容易记住。如“粘贴”“粘稠”“打颤”“颤抖”的区别。

总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全心实践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增强学生学汉字、用汉字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这就是我们当今教师做识字教学的真谛!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区临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