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2016-12-29袁文娟

知识文库 2016年18期

动机通常情况下被理解为促使某人完成某项活动的想法。就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而言,动机能够直接对英语学习的成效产生作用,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对现今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而言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由于大学生的心智已经较为成熟,单一的激励措施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采用新型的激励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教育工作者在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时,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必须根据新型的激励方法加强他们学习的动机。本论文针对如何激励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进行研究,进而为相关的教育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水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也日渐频繁,因此,英语作为国外广泛使用的语言,对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有着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必须加强对英语的学习,进而为我国的发展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就我国高校学生的英语教育而言,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英语学习较为困难,所以很多学生都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给以学生一定的激励,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进而达到提高他们学习英语兴趣的目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到动机对于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案来提升与保持他们的学习动机,提升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为我国的英语教育添砖加瓦。

一、高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别

1、融合型、工具型动机。其中,前者是高校学生学习英语有着一定的兴趣,期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了解到的西方民族的文化内涵、风俗习惯等加以融合,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国家进行融合进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而后者是高校学生为实现某一现实的目标而产生的学习兴趣,把相应的英语知识当作能够为自己今后的实际生活产生一定帮助的工具。这两种动机都能够对学习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前者很难被其他多种不确定性因素所影响,而后者却往往会根据现实的情况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工具型动机的作用效果远远低于融合型。

2、整体、情景、任务动机。其中,前者为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普遍态度,为实现学习目标而产生的整体促进作用。情景动机主要是由他们英语学习的背景而决定,学习背景的变动往往会对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后者则是高校学生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英语任务而产生的推动作用。这三大动机都将对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能够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产生较大的作用。

二、激发高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1)选择适当的英语资料,提高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在大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中,英语资料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资料,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也基本上是围绕着英语资料而展开,能够对高校学生完成教育者布置的任务产生较大的影响。英语学科教育工作者的一大工作内容便是提升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推动学生自主的完成相应的英语任务,进而激发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目前,市面上的英语类教材数目众多、种类繁杂,很多材料中的知识点都过于老旧,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新换代,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英语资料。选出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内容丰富多彩、知识点全面的英语资料,借助这些英语资料让高校学生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充分认知,产生对英语资料详加了解的欲望。所以,适当的英语材料对于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而言极为关键,英语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对课内使用的英语资料加以筛选,另一方面还需要为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课下进行英语学习的资料,进一步确保高校学生能够产生与保持学习英语的动机。除此之外,合理的课外英语材料能够开阔高校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完善他们的英语知识体系。

(2)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尊重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同时确保动机的持续性与稳定性。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也会对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一定的作用,所以教育工作者在教学阶段必须给他们设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学习英语的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在学习的时候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这一方法能够激发高校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了解,对他们的进步给以适当的鼓励,让他们能够有一种被人认可的感觉,进一步确保他们学习动机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对于高校学生,还需要给以适当的尊重,应该平等的看待他们,切忌因为他们的英语水平差异而区别对待,怀着一颗包容的心促进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另外还需要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加以认可,并且针对某些不足的地方加以修正,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育工作者在施教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关心、尊重学生的关键意义,给以他们的学习动机一定的保障,进一步将对高校学生的关注、尊重体现于现实的教学过程中。

(3)对英语学习的层次加以适当的划分,进而致使高校学生有一定的目标感与方向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制定相应的英语学习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对英语学习的层次加以适当的划分,能够让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努力的方向,树立起他们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信心,让他们在完成相应任务时能够有一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体现出他们的自我价值。目前,由于我国各地的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大学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所以,为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同时确保动机的持续性与稳定性,英语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况加以详细的了解,制定出适应于学生英语水平发展的相应目标,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进而完善自身的英语知识体系。

(4)教育工作者还需要通过提升高校学生的协同精神。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校英语的教学往往是针对每一个个体,而没有发挥出团队的作用。就现今英语教育形式而言,必须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习英语的过程不再是孤军奋战,将一个班级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小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协同,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就某一个单体的英语学习而言,一方面英语学习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内容比较枯燥,容易丧失对于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就会造成自身的英语知识体系产生较大的漏洞,这两个方面都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动机。而团队合作则不然,可以让学生组合为一个整体,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记忆的时候互相促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在某一个学生产生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向团队内的其他成员求助,进而及时的弥补自身知识体系的漏洞。在小组成员都对该知识点不甚了解的时候,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及时的解答。倘若该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还可以在全班通讲,对提出问题的小组加以鼓励与表扬,进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另外,该方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维持他们学习动机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动机是提升高校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关键性因素,而动机又由个人的具体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根据相关调查得出,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往往和他们的英语水平有着较大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该学科教育工作者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在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上下一定的功夫,通过选择恰当的英语材料,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与尊重,对英语学习的层次加以划分,提高学生的协同能力等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于此同时,在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一定提升之后,自然也会进一步对学习的动机加以稳固。借助对高校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促进,提升我国英语的教育水平,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