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学好高中生物
2016-12-29李婧婧
问题是启发学生探索认知的基本工具。但是课堂教学中问题怎么设计?在哪里提问却大有学问。如果提问不能有效结合知识的关键肯綮,不能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肯定无法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班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然后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抓住学生认知和知识肯綮的契合点,以形象、灵动的方式设置问题,启发和驱动学生深入探索学习,生成运用能力。鉴于此,笔者联系这几年的生物教学经验结合案例分析怎样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认知。
一、设计问题要抓住知识细节
基础决定建筑。高中生物教学中许多同学们知识不牢固就是因为基本概念细节把握不好,理解不透彻,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围绕概念细节设置问题来启发学生深入探索和认知。
1.抓住核心词设问
生物概念是对生物现象的高度概括,所以理解概念我们一定要能抓住概念描述的核心词设置问题进行启发。比如: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我们细分这个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参与”是前提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设置问题“中枢神经系统是指什么?”、“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有什么区别?”这样设置问题,不但让学生回顾旧知识,还让他们注意到反射的概念的前提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可谓前瞻顾后,为知识迁移能力奠定基础。
2.抓住概念的例证设问
高中生物教材中通常在抛出概念后,要给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典型的概念例证设问,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完善对概念细节的详细把握。例如: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比较简单,一般要借助于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类微小生物的总称。许多学生一看这个概念很简单嘛,但是我们一定要通过设问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所涵盖的范围,启发同学们归纳、总结:“微生物一般包括哪些类别的生物?”;我们还可以列几个特例,诸如“蘑菇、银耳、黑木耳”等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微生物”。这样设置问题就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认知微生物,有效规避知识漏洞。
二、设置问题要有探究价值
在问题设计时,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生物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设置目的性和探究性比较强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有意义学习的主动建构者。
例在学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时,如果果教师采用先讲述减数分裂的概念,再讲述精子形成过程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么提的问题应当紧扣减数分裂的概念。①在减数分裂的什么时期“染色体复制一次”?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使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几个精子?③“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原细胞中的减少了一半”,是由两次细胞分裂中的哪一次分裂决定的?由此引导学生详细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重点讲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三、设置问题要能联系学生体验
学习生物这样的自然学科,我们不能只让学生掌握概念,还需要他们以形象的方式认知和体验生命过程和生物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题海战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体验知识生成过程完善思考、认识知识。于是,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个关键环节抓住探究体验设计问题。比如,我们在教学“基因分离定律”时,就可以让学生针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进行探究:子一代是高茎特征,我们让子一代自交,发现从子二代开始显现性状分离: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3:1。通过这个显现我们就可以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为何子一代是显性性状?到子二代就发生了性状分离呢?”,“为何子二代性状分离比约是3:1?”。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分析:如果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独立性比价高、互不沾染的话,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产生两种相等的配子。这样设计便于引导同学们积极用测交法或者是F1高茎豌豆自交进行探究验证,从而对遗传规律有深入的认识,为将来实践运用奠定基础。
四、参照实验设置问题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传统的自然学科,实验是探究和形象认知的基本手段。但是如果我们只让学生按照教程去实验,那肯定无法触及实验探究的本质。高中生物实验的基本设置过程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及材料、实验步骤、实验原则等等。每个环节我们要设置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启发,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深入理解实验探索,强化他们体验、感悟和反思。例如,针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我们可以抓住实验原理阶段设置这样的问题启发:“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什么化学试剂提取?为什么?”启发同学们去经过思考和探索弄懂实验原理;围绕实验材料我们可以设问“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材料如何选取,为什么?”这样设问让同学们站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结合实验原理,优选实验材料;围绕实验过程可以设问“画滤液细线时用毛细吸管,你还能找出什么更好的替代实验用具?”;围绕实验结果设问“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分别是什么色素?你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此一致吗,为什么?”……这样围绕实验不同环节层层设问,让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结合思考去体验,这样才做到动手和动脑的有机结合,强化了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回顾和反思。
本文是我联系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巧妙设问启发展开的分析与讨论。总而言之,新课改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放开课堂,还原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所以,我们就要一改传统的填鸭灌输教学,代之以从学生实际认知规律出发,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通过契合他们认知和发展的问题启发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知识生成和体验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活学生参与知识互动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河北省泊头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