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类高校资产评估专业建设探析

2016-12-29王琳

知识文库 2016年18期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资产评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资产评估人才的重要职责。然而当前高校资产评估专业的发展时间不长,专业建设情况依然有待改善。现文章主要针对财经类高校资产评估专业建设进行研究。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在1989年开始兴起,在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后资产评估服务对象已经从国有产权主体拓展为多种所有制产权为主体,业务涵盖范围包括金融资产评估、知识产权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等。特别是在上市企业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出售、资产减值测试等业务中,资产评估占据着价值挖掘、价值判断与价值实现的关键作用。因此,对财经类高校资产评专业建设进行研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1.财经类高校建设资产评估专业的必要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状态不断改善,资产评估行业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对资产评估行业人才的需求也正在不断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全部3000余家评估机构中,虽然注册评估师有3.8万余人,然而实际上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人数仅仅只有1.7万左右,难以满足资产评估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自从资产评估专业开设以来,企业对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严重缺少资产评估师。而财经类高校作为社会、企业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的重要场所,建设资产评估专业,满足企业对资产评估师的需求势在必行。

2.财经类高校资产评估专业建设

2.1设定专业建设目标

财经类高校资产评估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完成资产评估理论构建,掌握基本技能与方法,提升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为学生日后参与资产评估实践中奠定理论知识基础,累积实践经验。从资产评估对象的角度来对资产评估人才培养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专家型与综合型两大类别。其中,专家型人才是指在不同行业的资产评估领域的专业人才。例如,房地产评估师、金融资产评估师等等。综合型人才是指熟悉资产评估理论,了解评估方法、技术,拥有高水平协调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针对财经类高校资产评估专业现gRYjf3u4+M38qPvx82SyWQ==状,应该以培养综合型评估人才为主,培养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等专业型人才为辅。

2.2完善资产评估专业课程体系

财经类院校可以在站广度与深度的方向来开展创新化改革。从资产评估专业课程设置的广度来说,需要与人们对资产现象的认识保持一致。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资产种类繁多,内容多样。并且在社会经济活动持续增加的基础上,新的资产还将会不断衍生。因此,财经类高校可以根据其所在区域的社会、文化、经济、资源等条件,在众多资产类型中选择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的,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资产评估专业课程。就资产评估专业课程建设置的深度来看,应该更加充分的体现专业化的发展需求。当前,各财经类高校的专业课程往往都只是关注资产价值的评估,鲜于顾及资产本身的性质与属性。而资产评估的对象为资产,对资产本身的关注与认识不够正确,将无法形成正确而合理的结构。这种资产课程体系难以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评估人才。基于此,今后财经院校的资产评估专业课程可以上深度挖掘方面开设资产属性课程教授。例如,在房地产评估方向教学中,可以适当开设建筑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课程。

2.3创新资产评估专业校区合作模式

财经类院校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积极调动企业的积极主动性,以实现企业、学生、高校三方共赢的好结果。高校企业合作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企业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的制定,在培养学生的具体过程中企业可以提出各项要求与合理建议,并可以参与到教学计划的设置与教学方案的实施中,切实改善资产评估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二是学生前往基地顶岗实习,在依托基地的基础上形成校内校外长时间的实训模式,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要求学生前往企业基地参与6-9个月持续的实习,转变以往基地实习学生无法学习到专业技能,无法进入核心业务的局面。三是,开展订单式培养。财经类高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学校负责招生与培养人才,在学生毕业后企业负责接收。这一培养方式下企业可以提前介入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并且参与到资产评估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方面。这一培养模式能够充分确保财经类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是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3.结束语

财经类高校资产评估专业建设是符合社会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因此,财经类高校应该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资产评估专业的建设当中。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高校资源,依托当地资产评估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建立资产评估专业。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资产评估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以吉林工商学院资产评估专业为例》(项目编号:GH14491)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财税学院)